各區縣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屬各單位:
現將《進一步加快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湖州市人民政府
2024年2月8日
進一步加快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決策部署,根據《浙江省人民政府印發進一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浙政發〔2024〕4號)文件精神,進一步提振市場信心、穩定發展預期、加強政策協同,加快打造“六個新湖州”,高水平建設生態文明典范城市,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現制定以下政策。
一、擴大有效投資政策(由市發展改革委牽頭實施)
扎實開展擴大有效投資“十百千萬”攻堅,以擴總量為核心、以優結構為重點,著力聚焦項目建設,強化資源要素保障,重點支持制造業、交通、能源和社會民生等領域投資。2024年,滾動推進百個省“千項萬億”工程項目建設,帶動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左右。
?。ㄒ唬┌l揮重大建設項目帶動支撐作用。緊盯百個省“千項萬億”工程項目,實行3億元以上項目滾動管理、動態監測,做好項目的全過程管理。推進全市“十百千萬”重大項目攻堅行動年度計劃,支持重大建設項目審批能快則快、要素保障應保盡保。推動投資“賽馬”激勵措施充分快速兌現。
?。ǘ┘哟筘斦С至Χ?。圍繞保障重大項目建設、激發全社會投資活力,全市財政2024年預算擬安排78.25億元。其中,先進制造業基地領域資金9.75億元,綜合交通強省領域資金20.82億元,水網安瀾提升領域資金3.94億元,城鎮有機更新領域資金12.36億元,農業農村優先領域資金0.63億元,文化旅游融合領域資金1.25億元,民生設施等其他領域資金29.5億元。
?。ㄈ┓e極爭取資金支持。爭取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增發國債、超長期特別國債等資金對重大項目的支持,爭取政府債券200億元以上,提升中央預算內投資占全省比重,用好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力爭全市投放政策性開發性銀行中長期項目貸款120億元左右。積極落實重大項目貸款、綠色項目貸款貼息等政策,用好重大項目融資協同聯動機制,力爭2024年新增項目貸款300億元。
?。ㄋ模娀玫乇U?。2024年,確保8個項目納入國家用地保障范圍,保障省級以上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5000畝。全力爭取省重大產業項目用地預支獎勵政策,取得省重大產業項目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1000畝。統籌保障市級重大項目使用林地,年度項目使用林地定額指標4000畝以上。健全完善土地要素“蓄水池”市級統籌管理機制,確保市級“蓄水池”用地指標1000畝以上,重點保障“2+8”產業平臺八大產業鏈項目和重點民生基礎設施項目。支持符合條件的省重大建設項目申請使用省統籌補充耕地指標。持續提高用地審批效率,簡化用地預審審查,對符合條件的項目實行分期分段辦理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
?。ㄎ澹娀媚鼙U?。2024年,保障新上重大項目用能120萬噸標準煤以上,確保新增能耗支持民間投資項目的比重不低于70%,確保省重大建設項目用能應保盡保。加快推動傳統產業集聚提升,加大節能技術改造力度,全年完成省定騰出存量用能空間目標任務。用足用好國家綠證抵扣能耗政策,鼓勵支持市場主體購買綠證,綠證對應電量不納入企業節能目標責任考核。允許符合條件的新上項目通過購買綠證等形式,落實能耗平衡方案。推動全市工商業用戶進入市場,發揮中長期交易電量的壓艙石作用,推動工商業電價在原有基礎上穩中有降。
?。┘哟竺耖g投資支持力度。全面落實省“民營經濟32條”、市“民營經濟39條”等政策,圍繞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重點產業鏈供應鏈、完全使用者付費的特許經營等3張項目清單,常態化向民間資本推介重大項目。全面落實全省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實施細則,規范推進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項目,充分調動民間資本積極性。
?。ㄆ撸┘恿ν七M城市地下管網建設等五大領域補短板。加快推進城市地下管網建設、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推動農民工市民化、有效增加醫療服務供給、有效增加養老服務供給等五大領域補短板,加大項目排摸梳理力度,謀劃實施一批重大項目,全力爭取國家支持,確保五大領域補短板走在全省前列。
二、科技創新政策(由市科技局牽頭實施)
圍繞省“315”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工程,聚焦高標準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重點推進科技企業培育、高能級創新平臺打造、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高層次高科技人才引育等方面。2024年,力爭研發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3.5%,規上企業研發活動率達到50%以上。
?。ò耍娀斦Y金保障。圍繞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推進,全市財政2024年預算擬安排19.97億元,主要用于主體培育、重大科創平臺和高校建設、關鍵技術攻關和人才引育等方面。
?。ň牛┐龠M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積極鼓勵支持在湖高校全力打造一流專業、一流學科,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能力、原始創新能力和服務地方能力。全力支持湖州師范學院創建高水平“湖州師范大學”,力爭早日完成更名工作。落實全省普通高?;A設施提質工程要求,持續推進湖州高教園區建設。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長興校區(一期)建設項目力爭投入使用。支持其他在湖高校高質量發展。
?。ㄊ┲С珠_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聚焦八大新興產業鏈,支持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實施核心技術“揭榜掛帥”項目,最高支持300萬元,首期按30%支持。國家級、省級項目有配套規定的,按照規定比例資助;實施市級重點研發計劃、科技攻關計劃、公益性技術研究和市自然科學資金項目,單個項目分別最高支持100萬元、15萬元、10萬元和4萬元。
?。ㄊ唬┘哟蟾咝录夹g企業培育力度。深化科技型企業“雙倍增兩轉化”工作,對首次認定為國家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每家給予40萬元獎勵;對重新通過認定的,每家給予10萬元獎勵。對新入選的省科技領軍企業、科技小巨人企業,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的獎勵。
?。ㄊ┩苿悠髽I加大研發投入。工業企業年度新增研發費用在200萬元以上(含)、增幅高于20%(含)且占營業收入比重達3%以上(含)(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重須達到4%以上〈含〉)的,對增量部分最高給予10%的獎勵,最高不超過200萬元。
?。ㄊ┘訌娖髽I主導的產學研深度合作。對實際到賬金額300萬元以上的單個橫向項目,支持列入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序列。推動“創新券”通用通兌,加大“創新券”對企業使用高校院所、科研機構科研儀器的支持力度,按照企業應支付費用最高給予50%補助,單個企業1年內最高給予20萬元補助。實施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打通專利轉化關鍵堵點,推動專利產業化,年度新增專利密集型產品備案認定120件以上。大力發展知識產權質押貸款、股權質押等業務,鼓勵銀行機構與投資機構、保險機構、融資租賃公司合作。
?。ㄊ模┲С指吣芗墑撔缕脚_建設。對新認定的國家、省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全國重點實驗室和全省重點實驗室,在按上級要求配套基礎上,單個項目最高獎勵1000萬元。對首次認定的市重點實驗室,給予最高50萬元的補助。對新認定省重點企業研究院(含農業)、省企業研究院和省高新技術企業研發中心的企業,分別給予100萬元、40萬元和20萬元獎勵。
?。ㄊ澹┲С中滦脱邪l機構建設。對新認定的省級新型研發機構,在按上級要求配套基礎上,給予100萬元獎勵。建立新型研發機構考核評價體系,對市級星級評定結果為四星、五星的新型研發機構,每個評價周期分別給予30萬元、50萬元的獎勵。
?。ㄊ┮M培育高水平創新型人才。迭代升級“南太湖精英計劃”,支持符合條件的科技領軍企業開展人才計劃自主評審。支持企業面向創新大國和制造業強國引進海外工程師。開展校企、院企科研人員“雙向雙聘”等流動機制試點,深化科技特派團試點,推動高校院所科研人員走進企業。
?。ㄊ撸┰鰪娊鹑诜湛萍紕撔履芰?。探索建立滿足科技型企業全生命周期金融需求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建好“一庫四體系”,提升金融服務精準度。鼓勵銀行機構充分運用再貸款、再貼現資金加大對符合要求的科技型企業信貸投放力度,推動“人才貸”“浙科貸”增量擴面。推動保險機構開發覆蓋科技型企業研發、生產、銷售等環節的科技保險和知識產權保險產品。組建科創母基金,擴大“天使基金”“鳳凰基金”規模,為初創期、成長期科技型企業提供資金支持??萍挤諛I貸款增速力爭高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萍挤諛I貸款增速高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新增省“專精特新”板掛牌企業30家以上,新組建市級產業基金5支以上,基金總規模不少于50億元。
?。ㄊ耍┨嵘苿摲趸d體質效。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綜合型科技企業孵化器,分別給予50萬元獎勵;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專業型科技企業孵化器,分別給予60萬元獎勵。對新獲得國家備案、省級備案、市級認定的眾創空間依托主體,分別給予10萬元獎勵。企業孵化期內,市級以上眾創空間和科技企業孵化器每培育1家高新技術企業(首次認定)、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首次認定)、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分別給予孵化載體運營主體3萬元、0.5萬元、0.3萬元獎勵。單個孵化載體一個年度內獎勵額度最高50萬元。
?。ㄊ牛┘哟罂萍紕撔陋剟?。對以第一項目完成單位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科學技術獎(包括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的,分別給予500萬元、300萬元、200萬元、100萬元獎勵。對獲得省科學技術大獎個人所在工作單位或團隊主要支持單位,給予100萬元獎勵。對以第一承擔單位獲得省科學技術獎(包括省自然科學獎、省技術發明獎、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的,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10萬元獎勵。
?。ǘ┩晟普少徶贫?。實施政府首購制度,對企業符合國民經濟發展要求、代表先進技術發展方向、首次投向市場、暫不具備市場競爭力,但具有較大潛力和產業帶動作用、需要重點扶持的科技創新產品或服務,在功能、質量等指標能夠滿足政府采購需求的條件下,政府采購應優先購買,不得以商業業績為由予以限制。適宜由中小企業提供的,嚴格落實政府采購項目預留份額要求。加大首臺(套)產品推廣應用力度,落實政府采購和招標投標支持首臺(套)產品政策。市屬企業在符合有關采購規定情況下,可參照執行。
?。ǘ唬﹥灮Y源要素配置。對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占比超過5%的企業,優先安排用電、用水、用地、能耗排放指標,并納入各類科技計劃支持清單。對符合規定的高新技術產業投資項目,按照高可靠性電費用收取標準的70%執行。
三、“415X”先進制造業群鏈培育政策(由市經信局牽頭實施)
圍繞省“415X”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工程,聚焦“高質量綠色低碳發展”主線,大力實施制造強市戰略,重點圍繞“4210”現代產業體系,迭代培育八大新興產業鏈,改造升級八個傳統行業,支持群鏈能級提升,著力打造長三角先進制造業基地,成為全國綠色智造名城,爭創國家新型工業化示范區。2024年,力爭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左右,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高于面上1個百分點。
?。ǘ┙y籌集成各類財政資金支持。聚焦新型工業化和先進制造業群鏈高質量發展,全市財政2024年預算擬安排9.75億元,主要用于企業開展制造業投資和技術改造、支持企業穩工穩產、推動企業綠色智造轉型、新型生產組織培育、首臺(套)產品工程化攻關與推廣應用、專精特新企業培育、人才培育及平臺建設等。全面落實《湖州市支持企業穩工穩產助力“開門穩、開門紅”的政策意見》(湖制高辦〔2024〕2號),一季度統籌安排專項資金2億元以上。提足用好土地出讓收入中提取0.5%以上作為“騰籠換鳥”專項經費,優先保障“415X”先進制造業培育工程、八大新興產業鏈培育工程等。
?。ǘ┞鋵嵍愂諆灮菡?。落實國家先進制造業、集成電路、工業母機企業增值稅加計抵減政策,國家集成電路和工業母機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引導大中型企業創建省級未來工廠,支持中小企業開展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加大研發投入,并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政策。
?。ǘ模﹥灮晟剖挟a業基金使用方式。發揮市產業基金引領作用,完善市場化激勵約束機制、容錯免責機制、績效評價機制,帶動社會資本支持八大新興產業鏈建設。加大與頭部資本和產業資本合作力度,遴選省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產業基金子基金管理人,打造產業生態圈,為我市導入優質項目及資金。加快基金投資力度,確保市產業基金中自主管理基金投向民間投資項目比重達到80%以上。
?。ǘ澹┥罨G色金融改革創新。實施金融支持制造業提升計劃,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制造業的支持力度,擴大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信用貸款規模,用好碳減排支持工具等央行貨幣政策工具。推動綠色金融與轉型金融有效銜接,促進綠色金融與普惠金融融合發展。落實綠色金融政策2.0,實施轉型企業貸款補助、綠色普惠貸款貼息。積極探索“綠證+綠貸”創新模式,將企業綠色轉型、節能技改、可再生能源項目實施、綠證申購等舉措納入融資主體ESG評價體系,引導金融機構創新與ESG評分掛鉤的貸款產品。實施“鳳凰行動”計劃升級版,與上交所深入共建綠色金融標桿區,支持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發行公司債、企業債、資產支持證券等,拓寬直接融資渠道,調整優化融資結構。2024年力爭新增上市公司5家,綠色貸款增速快于全部貸款增速,新增制造業中長期貸款180億元左右。推動金融機構對企業節能技術改造項目簡化審批流程、縮短審批時間、降低綜合融資成本。
?。ǘ娀I用地供應服務保障。積極申報省重大產業項目,對符合條件的省特別重大和引領性產業項目全力爭取省預支獎勵指標。全年供應建設用地3萬畝,出讓土地總量中工業用地比例不低于40%。支持工業用地采取彈性年期出讓、先租后讓、長期租賃等供應方式,允許工業用地帶條件招標拍賣掛牌出讓(租賃)。增加混合產業用地供應,單一工業用地中可突出主導用途(其中工業占地面積和建筑面積占比均不得低于50%),兼容倉儲、物流、研發、辦公、商業等混合用途。推進低效工業用地整治,2024年,完成低效工業用地整治2350畝。
?。ǘ撸┲С治磥懋a業先導區建設。支持德清北斗地信省級未來產業先導區,加快“地球磁場模擬與監測系統”大科學裝置、莫干山地理信息實驗室建設,大力招引“地信+”產業鏈項目;支持長興先進能源、吳興下一代半導體材料等創建省級未來產業先導區,全力爭取省級未來產業(人工智能)先導區財政專項激勵。落實省政府《關于支持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浙江德清)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深化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建設,貫徹執行《關于支持智能網聯車輛道路測試與示范應用合規建設的若干意見》等系列政策,推進實施一批智能網聯重大科技和產業化項目。
?。ǘ耍┲С謹底纸洕鷦撔绿豳|發展。深化德清、長興2個省級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全力推進南太湖新區康山半導體產業園、菱湖泛半導體新材料產業園、德清智能網聯萬畝千億產業平臺建設,在土地、能耗、算力等要素上支持數字產業集群培育壯大,支持南太湖新區、吳興、安吉等區縣創建省級數字經濟產業園和數字樓宇。實施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行動,加快推進南潯智能電梯等4個省級中小企業數字化改造財政專項激勵試點區縣實施,2024年新增未來工廠、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15家以上,力爭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改造1.0覆蓋率達到85%以上。
?。ǘ牛┲С制髽I高質量發展。迭代冠軍領航計劃,完善優質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加快實施專精特新企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開展“企小幫”志愿服務,精準精細服務企業,堅持分層分類分級培育,強化“鏈主”企業引領作用,培育壯大雄鷹企業、單項冠軍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等優質企業群體,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深化產業平臺培育作用,深入實施小微企業園提質增效三年攻堅行動,提升園區能級水平。2024年,力爭培育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隱形冠軍”企業30家以上,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20家以上,省專精特新產業園1個以上。完善工業企業畝均效益綜合評價機制,原則上有效期內的高新技術企業、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推廣目錄有效期內的省級以上首臺(套)產品企業不列入D類企業。優化完善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平臺,服務企業2000家以上。打響“湖小標”服務品牌,培育標準創新型企業70家、企業標準“領跑者”20項以上。
?。ㄈ┘訌妭€體工商戶精準培育。深化個體工商戶分型分類精準培育,率先在非遺傳承、民宿服務領域開展品牌建設工作,加大“名特優新”個體工商戶扶持力度,助力個體經濟不斷向好發展。開展“個轉企”直接變更便利化登記,充分發揮職能優勢,通過政策引導、法律規范、主動服務,全力支持具有一定規模的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為企業;開辟“轉型升級一站通”綠色通道,對個體戶轉型升級為企業的,由各基層窗口統一辦理,實行審核發照“一條龍”服務。
?。ㄈ唬娀圃鞓I人才支撐。引導各級人才計劃向省“415X”先進制造業集群、八大新興產業鏈傾斜,“南太湖精英計劃”八大新興產業鏈相關人才入選比例不低于80%。落實省制造業人才支持計劃,加大遴選省級卓越工程師的力度,推動創新人才向創業上市蝶變轉型。支持相關區縣爭創省級特色產業工程師協同創新中心。鼓勵鏈主型企業積極申報職稱評審權限,支持中級以下職稱評審權限向八大新興產業企業下放。
四、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政策(由市發展改革委牽頭實施)
圍繞省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百千萬”工程,深入實施市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十百千”工程,重點在打造服務業重點平臺、培育服務業領軍企業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推動服務業高質量發展。2024年,服務業增加值增長6.5%左右。
?。ㄈ┞鋵嵷斦Y金保障。全市財政2024年預算擬安排3.74億元,其中服務業專項0.91億元,商務領域發展專項資金1.08億元,旅游、文化、體育領域資金1.26億元。
?。ㄈ┲С执蛟旆諛I重點平臺。支持建設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區,首次入選省級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區的,給予30萬元獎勵,首次入選省級高能級創新發展區的,給予100萬元獎勵。根據省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區上一年度綜合評價結果,對排名居前的予以獎勵。優先推薦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區內企業申報國家服務業專項資金。
?。ㄈ模┲С峙嘤諛I領軍企業。積極推薦符合條件的服務業領軍企業納入省“雄鷹行動”培育庫,爭取省級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鼓勵企業爭創省服務業領軍企業,對列入省成長計劃的支持申報各類政府產業基金、創新基金以及重大科技專項,支持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政策性金融工具等,支持參與相關國際、國家、行業標準制定和推廣。
?。ㄈ澹┲С周浖c信息服務業穩進提質。加大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招引力度,支持區縣結合實際出臺減免租金、培育壯大等專項政策。符合條件的信息服務企業可享受相關所得稅優惠政策。鼓勵信息服務業企業基于自主開發軟件產品開展信息技術服務,對享受國際國內、省級首版次軟件產品風險補償政策的,按不高于實際保費的50%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100萬元。
?。ㄈ┩苿臃招椭圃焯嵘l展。以國家服務型制造示范城市建設為契機,新增培育建設省級工業設計中心、服務型制造示范5家以上,推動省級特色工業設計示范基地提升發展,遴選一批工業設計與人工智能、3D打印技術、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等技術融合發展的優秀創新案例,積極打造生產性服務業總部園區,形成一批標志性成果。
?。ㄈ撸┩苿游幕a業高質量發展。鼓勵培育重點文化企業,首次被認定為國家級、省級、市級重點(特色)的文化企業,以及首次被認定為市級成長型文化企業、“文化+互聯網”創新型企業等給予一定獎勵。鼓勵引導有特色、成長性好的中小微文化企業實現規(限)下轉規(限)上,壯大文化企業發展群體和規??偭?,對新納入國家統計局聯網直報范圍的文化企業滿足一定條件的給予一定獎勵。加快影視產業發展,對在我市申報的原創影視劇作品,或其他以湖州正面題材為主題的原創影視劇作品,在國內電影商業院線上映或在中央電視臺等平臺播出的,根據條件給予一定的獎勵。
?。ㄈ耍┩七M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支持創建文旅消費品牌,建設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建設5A級景區,培育千萬級核心大景區、世界級旅游度假區。創新旅游項目用地管制方式,結合城鄉融合、區域一體化發展和旅游開發和“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等合理需要,允許具有特定選址要求的少量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商業服務業用地選址在城鎮開發邊界外,每年安排一定規模的建設用地指標,為文化旅游項目提供用地保障。對重大文旅項目,積極爭取納入省重大產業項目,全力爭取省計劃指標單列,納入用地審批“綠色通道”。鼓勵支持城市轉型退出的工業用地根據相關規劃用于發展文化和旅游產業。對個人出租住房用以經營鄉村旅游的予以落實稅收優惠政策。
?。ㄈ牛┩苿芋w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統籌用好省級、市級扶持體育產業發展專項資金,設立省級、市級體育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項目庫,對入庫項目按照入庫等級進行獎補。同時,對獲評國家體育產業基地、省級運動休閑基地(鄉鎮)、省級運動休閑旅游示范基地(精品線路、優秀項目)的縣區(鄉鎮、單位),以及在湖州注冊且代表湖州、浙江參加全國頂級職業體育聯賽(足球為甲級聯賽以上)的俱樂部、列入《浙江省重點培育品牌體育賽事名錄庫》的品牌賽事等,根據效益評估等給予一定支持。
五、交通強市和全國一流內河樞紐港建設政策(由市交通運輸局牽頭實施)
深入實施交通強市和全國一流內河樞紐港建設,加快推進交通強市重大項目建設,加快打造現代化內河航運體系示范先行區。2024年,全市綜合交通投資力爭完成230億元以上,內河集裝箱力爭完成90萬標箱。
?。ㄋ氖┰鰪娯斦乇U夏芰?。全市財政2024年預算擬安排14.47億元,其中,市級安排公路建設4.35億元,鐵路建設1.93億元,用于重點推進滬蘇湖高鐵、如通蘇湖城際鐵路、湖杭高速公路吳興至德清段工程、東宗線湖州段四改三航道整治工程、杭湖錫線(武林頭至三里橋)四改三航道整治等項目。
?。ㄋ氖唬┘涌烊珖涣鲀群訕屑~港建設。加大對新建綜合性碼頭項目的支持力度,優化內河集裝箱運輸發展、新能源船舶推廣、集裝箱運輸航線開拓和河海聯運發展等扶持政策。支持核心集裝箱港區海關監管點建設,加強與沿海大港有效銜接。
?。ㄋ氖┘涌鞓嫿ìF代化交通物流體系。落實物流專項資金,支持我市多式聯運體系建設、龍頭物流企業培育、新型物流技術裝備應用、城市共同配送及城鄉物流配送網絡等建設。
?。ㄋ氖┙档徒煌ㄟ\輸成本。繼續落實國際標準集裝箱運輸車輛通行費優惠政策、國家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繼續實施市本級、德清、長興、安吉縣部分高速公路客車差異化收費優惠政策。繼續實施安吉至杭州高速公路有條件免費通行政策。
?。ㄋ氖模┓€步推進交通惠民。支持推進“四好農村路”2.0版,2024年,新建和改造提升200公里。支持農村客貨郵融合,開通城鄉客貨郵融合線路5條,新增綜合性服務站點25個,暢通“工業品下行、農產品上行”雙向通道。
六、擴大內需和對外開放政策(由市商務局牽頭實施)
深入實施“地瓜經濟”提能升級“一號開放工程”,深化拓市場增訂單專項行動,創新發展貿易新業態新模式,加快高質量外資集聚先行區建設,以市場開放釋放消費潛力,推動消費從疫后恢復轉向持續擴大,實現更高水平開放格局。2024年,全市外貿出口占全省份額基本穩定,確保實際使用外資總量全省前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左右。
?。ㄋ氖澹娀斦Y金支持。聚焦穩外貿促消費擴投資,持續擴大對外開放,全市財政2024年預算擬安排3.16億元。其中,重點消費行業0.35億元,電子商務發展0.57億元,開放型經濟2.2億元。積極爭取中央、省專項資金支持。
?。ㄋ氖└纳苽鹘y消費。落實新能源汽車減免車輛購置稅等政策。落實充電基礎設施用電峰谷時段優化等電價政策,2024年新增公共充電樁1300個。培育壯大商貿業市場主體,開展“金象金?!辟Q易企業認定。支持老字號企業集聚發展,打造老字號拓市場品牌活動,培育精品國潮國貨消費。開展“我和企業惠湖州”專項行動,助力“湖州名品”拓市。以“浙里來消費”為主線,推出“2024湖州文旅惠民消費年”活動,深化“味美湖州”餐飲品牌建設,舉辦綠色消費、餐飲消費等促消費系列活動100場以上。持續深入推進“放心消費在湖州”工作,打造一批放心市場、放心商店、放心網店、放心餐飲,動態培育放心消費商圈22個以上,無理由退換貨單位7000家以上,切實提升消費者獲得感。
?。ㄋ氖撸┡嘤滦拖M。積極推動內外貿一體化發展及商貿業項目招引。支持夜經濟發展,培育省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等高品質消費集聚區5個左右。激活流量經濟,推進演唱會、音樂節、體育賽事等各類活動舉辦,大力發展商文旅體融合的新消費業態。推動一刻鐘試點便民生活圈試點建設,培育10個以上便民生活圈一刻鐘試點。支持直播電商提質升級,提升農產品品牌價值和優化農村電商公共服務體系,累計打造電商直播式“共富工坊”160家。
?。ㄋ氖耍┐蚝猛赓Q“穩拓調”組合拳。迭代升級“百團千企”拓市場增訂單行動,開展“我和企業拓市場”系列活動,進一步加大展會政策支持力度,全年重點支持展會150場以上,組織出國(境)團組200個以上,服務企業1000家次以上。開展國際營銷體系試點建設,對企業設立批發中心、售后維修等海外營銷網點項目給予支持。聚焦八大新興產業鏈開展“十鏈百場萬企”系列活動,大力推動產業鏈上下游產銷合作、產融合作、產才合作。市、區兩級對短期出口信用保險保費給予不低于60%的補助經費,原則上單家企業不超過500萬元。加大進口支持力度,對企業做大進口貿易規模給予政策支持。積極爭取政策性銀行穩外貿專項融資額度,推動商業銀行持續加大外貿信貸支持力度。符合條件的外貿小微企業、綜合服務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辦理匯率避險業務,由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按照不超過結售匯總額8%的額度出具等值人民幣擔保保函,擔保保函額度可循環使用。推廣應用跨境金融服務平臺,完善應收賬款融資、出口信保保單融資和銀企融資對接應用場景,緩解外貿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ㄋ氖牛﹦撔掳l展貿易新業態新模式。加快完善跨境電商綜合物流服務體系,在跨境電商自主品牌、海外倉、獨立站培育等方面給予支持。2024年,全年新建公共海外倉2個,新增跨境電商獨立站10個。支持公共服務平臺、關鍵技術研發、標準化建設和產品服務創新,培育數字貿易高質量發展重點項目,積極爭取省級激勵,對經認定的省級數字貿易示范區給予支持。支持引育與我市特色優勢產業相關聯的展會項目,大力扶持會展經濟。支持企業開展綠色貿易,鼓勵有條件的企業開展綠色貿易先行先試。
?。ㄎ迨┏掷m推進全球大招商行動。積極參加“投資浙里”全球大招商活動,實質化推進赴歐洲、美國、日本等境外駐點招商。加大赴境外招商引資洽談力度,組織15個以上招商引資團組出國(境)開展經貿洽談活動。用好用足省級外資招商激勵資金,對符合條件的外資項目優先納入省重大產業項目庫,支持符合條件的外資項目爭取列入國家發改委重大外資項目和商務部重點外資項目清單,對列入清單的項目在資源要素上給予優先保障。
七、鄉村振興和城鄉一體化發展政策(由市農業農村局、市發展改革委牽頭實施)
圍繞省縣城承載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全市域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聚焦綠色低碳農業強市建設和加快推進以縣城為載體的新型城鎮化,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2024年,全市城鄉居民收入倍差進一步縮小,年經營性80萬元以上行政村比率達95%以上。
?。ㄎ迨唬┘哟筘斦С至Χ?。聚焦中國式現代化湖州鄉村實踐。全市財政2024年預算擬安排30.3億元。其中,支持全市域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資金4.76億元;進一步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和規模糧油生產資金1.96億元;推進農業“雙強行動”、打造“未來農場”,培育壯大現代種業、綠色漁業、農業科技創新等關鍵領域資金1.18億元;聚力強村富民,促進村集體經濟和低收入農戶增收資金0.68億元;財金協同,支持政策性農業保險和農信擔保資金0.78億元。
?。ㄎ迨┘哟蠼鹑谥мr力度。創新開發區域性特色農業保險產品,開辦小麥完全成本保險,對投保水稻完全成本保險的農戶給予保費93%的補貼。優化蠶桑等特色險種,提高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覆蓋率。2024年,推動“農戶家庭資產負債表融資模式”建檔覆蓋面超60%、授信戶數穩步提高,力爭涉農貸款增速高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充分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增信作用,確保完成2024年省定、市定政府性融資擔保任務目標,平均擔保費率不高于1%。
?。ㄎ迨┘訌姼乇Wo和土地綜合整治。2024年,推進實施土地綜合整治項目25個,抓好21個新申報項目審批及前期啟動工作,重點推進7個跨鄉鎮土地綜合整治試點項目。多元化開展搬遷農戶安置,積極穩妥推進貨幣化(房票)安置,推動農村人口向城鎮集聚。加快推進安置新村建設,強化鄉村設計管理,構建新時代美好鄉村風貌。2024年復墾農村建設用地3000畝,完成安置農戶5000戶,新建現代化農村新社區15個、建成10個。協同開展“百千萬”永久基本農田集中連片整治與高標準農田建設,實現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區內耕地、永久基本農田、高標準農田布局優化和多田套合。持續開展“百千萬”永久基本農田集中連片整治,全年實施項目40個,建設7.5萬畝集中連片耕地。
?。ㄎ迨模┙∪Z食安全保障機制。2024年,支持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7萬畝以上。實施規模糧油種植補貼、訂單獎勵、最低收購價、規模種糧主體貸款貼息等常態化補貼政策。對稻麥油復種面積50畝以上的主體,市本級給予每畝70元補貼。推進稻漁綜合種養高質量發展,保持稻谷最低收購價高于國家最低收購價。
?。ㄎ迨澹┙ㄔO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支持實施歷史文化(傳統)村落保護利用項目,加快推進未來鄉村建設。支持建設市美麗鄉村精品村和市新時代美麗鄉村樣板片區、組團式未來鄉村片區。適度超前建設農村電網,重點支持鄉村公共充電設施建設及運營,支持新建鄉村充電設施950根左右。鼓勵結合實際情況,利用存量農業設施大棚、即可恢復用地等,探索實施“共富光伏農業提升工程”。
?。ㄎ迨┲С挚萍紡娹r、機械強農。支持現代生物育種和智慧農機具裝備研發;對主要承擔國家、省重大科研項目的,給予上級補助經費配套,最高不超過500萬元。支持農機創新試驗基地、全程機械化應用基地建設。
?。ㄎ迨撸汛筻l村特色優勢產業。落實省級鄉村“土特產”精品培育工程,支持以縣為單位提升“土特產”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15條年產值超10億元的“土特產”全產業鏈。支持特色優勢產業建設,對新認定的市級“未來農場”給予獎勵。對符合條件現代設施農業建設項目貸款予以貼息。
?。ㄎ迨耍┥罨瘡姶甯幻襦l村集成改革。實施新一輪低收入農戶增收共富行動,統籌打好“數字強農、產業富農、聯結助農”組合拳。深入推進村級集體經濟強村計劃,落實“一村一策”,實施抱團項目,支持強村公司發展,推動農村產權交易與省級平臺實現對接。構建中國式現代化鄉村實踐評價體系,支持建設首批20個示范村。
?。ㄎ迨牛┐罅ν苿涌h城承載能力全面提升。扎實推進德清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省級試點,推動三縣“一縣一策”措施落地。統籌實施縣城綜合承載能力提升重大項目30個左右,全年完成投資100億元左右。推動政策性銀行安排45億元信貸資金,重點支持縣城城鎮化建設,促進人口和產業加快向縣城集聚。
?。┘涌齑蛟焯厣℃偵壈?。制定出臺《關于加快打造特色小鎮升級版的實施意見》,支持特色小鎮做大做優做強。全面落實覆蓋特色小鎮的財政政策。支持特色小鎮內符合條件的項目優先申報省重大產業項目。指導命名小鎮根據實際需求申請調整四至范圍,原則上不超過5平方公里。
?。唬┯行蛲七M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高質量推進戶籍制度改革,落實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制度,積極穩妥推進新市民積分管理。有序推進義務教育、基本公共衛生領域“錢隨人走”改革,推動公共服務優質共享。
八、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由市人力社保局牽頭實施)
圍繞省公共服務“七優享”工程,聚焦十方面民生實事項目,切實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認同感。2024年,確保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領域。
?。┏浞职l揮財政保障作用。按照社會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線的要求,聚焦辦好民生實事,全市財政2024年預算擬安排77.09億元。其中,促進高校高質量發展資金2.68億元,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和職業教育發展資金14.8億元,各類學生資助資金1.01億元,就業、高技能人才資金1.7億元,醫療、衛生資金26.56億元,養老保障資金23.33億元,困難群眾、殘疾人、優撫對象、孤兒及困境兒童等幫扶救助資金7.01億元。
?。┲С滞七M“勞有所得”。支持就業困難人員、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創業,助推“青創新城”建設。繼續執行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政策,多渠道支持穩崗擴崗。擴大工傷保險參保覆蓋面,增強用工單位及不符合確立勞動關系情形的特定人員參保積極性。穩步實施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制度。
?。模┲С滞七M“幼有善育”。完善普惠托育保障機制,大力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推動全市域普惠托育納入基本公共服務,擴大公辦托育資源。出臺家庭生育補貼等政策,指導區縣完善生育支持配套措施。
?。澹┲С滞七M“學有優教”。優化教育資源布局規劃,計劃新(改擴)建中小學10所,新增學位8600個。穩步推進學前教育評價改革和內涵發展,力爭通過全國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區)國家級評估的區縣比例達到100%。繼續深化城鄉義務教育教共體建設,有序推進教共體(集團化)辦學試點,力爭實現通過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區)省級評估全覆蓋。加快普通高中提質發展,探索拔尖創新人才一體化培養路徑。完善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持續推進湖州市職業教育公共實訓基地建設,全力打造我市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新高地。持續打響“學在湖州”品牌。
?。┲С滞七M“病有良醫”。持續推進“醫學高峰”建設,支持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及高水平縣級醫院建設。全面加強臨床??颇芰ㄔO。支持基層醫療衛生體系高質量發展。啟動湖州市“1314”衛生健康人才全周期改革實施方案。開展同質同標的參保城鄉居民和參保企業退休職工免費健康體檢,2024年,完成健康體檢60萬人。
?。撸┲С滞七M“住有宜居”。堅持“房住不炒”定位,更好支持剛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加快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多途徑籌集公共租賃住房實物房源。持續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2024年,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4個、327棟,支持有條件的樓棟加裝電梯。
?。耍┲С滞七M“老有康養”。建立困難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養老護理補貼和基本生活補助制度。高效推進全國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項目試點,深化實施已建住宅小區養老用房配置提升行動,推動老年人意外險“促康養”直賠全域覆蓋,推進養老服務“愛心卡”全域發放,推開“一床一碼”補需方改革全域試點。2024年,全市新增專職居家養老護理員200人以上,助餐服務城鄉社區覆蓋率達到75%以上,康養聯合體鄉鎮(街道)覆蓋率達到75%以上,長期護理保險投保人數達59.5萬人。
?。牛┲С滞七M“弱有眾扶”。落實低保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年標準達到1.4萬元以上。完善以三口之家計年收入不足10萬元的低收入困難擴面家庭配套救助幫扶政策,優化“政府+慈善”綜合救助幫扶模式,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推進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格局全省示范。培育壯大慈善力量,2024年,新增慈善組織10家、慈善信托規模1000萬元。精準落實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政策,新增殘疾人就業680人。
上述8個領域政策全市財政2024年預算擬安排資金,除交叉重疊部分外,支持總額為231.5億元。各領域政策市級牽頭單位要根據本文件要求,會同財政金融、自然資源、能源、人才等4張要素保障清單牽頭單位,抓緊制定深化細化的配套政策文件,及時做好政策的宣傳解讀、責任分解和落地實施,強化政策協同,積極向上爭取,確保同向發力、形成合力。各區縣要結合實際,推動政策措施精準滴灌、直達快享,確?;鶎佑懈?、群眾獲益、企業得利。
本文件明確的各項政策措施除標明具體實施期限外,均為2024年全年實施有效。同一事項涉及多項獎勵扶持的,按最優惠項執行。此前相關政策與本文件不一致的,以本文件為準。國家和省出臺相關政策措施的,遵照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