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園區管委會,各有關單位:

  《梧州市數字經濟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已經市委、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2024年6月5日

 ?。ù思_發布)

  梧州市數字經濟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指示要求,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和梧州市委、市政府關于數字經濟的相關工作部署,根據自治區《關于加快構建廣西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意見》(桂發〔2024〕4號)和《中共梧州市委員會關于深入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意見》(梧發〔2024〕1號)精神,為提升我市數字經濟發展競爭力,推動數字技術與傳統優勢產業深度融合,打造數字經濟新高地,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重大方略要求,解放思想、創新求變,夯實數字基礎設施,深挖數據要素價值,大力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以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為支點,全力推動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速建成具有梧州特色的數字經濟生態體系。

  二、發展目標

  到2026年,全市數字經濟發展整體水平顯著提升,數字經濟成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重要引擎,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7%以上,爭取創建自治區級數字經濟示范區。

  結合六堡茶、科技寶石、不銹鋼等特色產業,建設一批智能制造示范企業?;窘ǔ筛咝Щヂ摰奈锪魍ǖ?,打造具備多式聯運功能的智慧物流體系。智慧旅游、電商、物流等服務新業態進一步壯大,網上零售額年均增速達到15%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產值超200億元;規上互聯網和相關服務、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超120億元,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貢獻度年均超過10%。通過政務數據資源整合與開放,實現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一次不用跑”占比達到95%,打造一批綜合集成的跨部門應用場景。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西部陸海新通道、珠江—西江經濟帶,全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重要戰略腹地先行區,數字經濟產業規模持續增加,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億元規模。

  三、主要任務

 ?。ㄒ唬┩七M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筑牢數字經濟底座

  1.積極布局新型傳感網絡體系。探索感知網、通信網、算力網、電力網四網融合發展新模式。加強5G網絡、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通過云平臺、大數據分析共享等手段,推進數字化與工業制造、農業生產、公共服務等深度融合,夯實產業升級基礎。(責任單位:梧州市通管辦,市發展改革委〔大數據發展局〕,各縣〔市、區〕政府)

  2.持續推進網絡“強基行動”。加快千兆光纖網絡建設,累計建成5G基站8000個,推進“村村通5G”專項行動,覆蓋所有行政村,20戶以上自然村5G網絡覆蓋率超過90%,5G用戶數超200萬,千兆寬帶用戶數超50萬。推動建設縣域云計算中心機房、云資源池,推進大數據、云計算等互聯網技術的全面運用。(責任單位:梧州市通管辦,市發展改革委〔大數據發展局〕,各縣〔市、區〕政府)

  3.改造升級數據中心。推動數據中心節能增效,整合規模小、效益差、能耗高的數據中心,加強綠色數據中心建設。構建集約化、模塊化、低碳環保的數據中心,面向數字政務、智能制造等領域提供服務支撐。支持已建數據中心擴大規模、拓展業務,提升業務承載能力,優化數據中心能源利用效率和算力供給能力。聚焦新能源布局、新型電力系統,加強與增量配電網、源網荷儲一體化發展聯動,探索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算力工廠”,面向粵港澳大灣區提供算力服務、數據服務和算法服務。(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大數據發展局〕,梧州市通管辦,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梧州〕管委會,各縣〔市、區〕政府)

 ?。ǘ┐龠M數據資源流通,發掘數據要素效能

  1.推動公共數據資源開放共享。推動各行業、各部門按照統一的標準和規范進行數據采集、存儲、管理和共享。依托自治區公共數據開放平臺,授權政務數據開放,引導社會化利用,促進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加入公共數據開放陣營,匯聚形成梧州開放數據資源池。(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大數據發展局〕,其他相關單位)

  2.推進高質量數據開發利用。支持市場主體依法合規收集、存儲、加工、使用數據,提升數據資源處理能力。積極配合自治區實施數據要素融合應用“百千萬工程”。充分發揮數據的核心要素作用,培植數據驅動型創新體系和發展模式,深入挖掘數據要素價值,鼓勵企業參與數據要素市場化交易,支持企業開展數據資產入表,利用公共數據資源進行創新和創業,推動數據資源的商業化使用。(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大數據發展局〕,各縣〔市、區〕政府,各園區管委會)

  (三)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激發高質量發展動能

  1.驅動企業數字化轉型。引導企業強化數字化思維,提升員工數字技能和數據管理能力,全面系統推動企業研發設計、生產加工、經營管理、銷售服務等業務數字化轉型。圍繞重點行業和重點產業集群需求,建立數字化轉型服務供給資源池,探索開展企業上云本地化服務。支持陶瓷、不銹鋼、科技寶石、食品醫藥等行業進行數字化轉型升級。(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展改革委〔大數據發展局〕、商務局、農業農村局,各縣〔市、區〕政府,各園區管委會)

  2.深化工業數字化轉型。推進人工智能賦能工業轉型升級,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爭取建設一批智能制造優秀場景和智能制造示范企業,形成智能制造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傳統行業全方位、全鏈條數字化轉型。圍繞再生資源、高端金屬新材料、建筑材料、食品醫藥、電子信息等支柱產業,積極打造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建設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引入國內知名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中小企業數字化服務商、企業上云服務商。鼓勵產業園區圍繞本地特色產業集群,搭建數字化管理服務平臺,利用數字技術全面提升運行管理、產業服務、運營決策能力,高效賦能園區企業數字化發展,高標準建設智慧園區。(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展改革委〔大數據發展局〕,各縣〔市、區〕政府,各園區管委會)

  3.推動智慧農業轉型升級。持續推進智慧農業建設,引進農業領域的大數據、人工智能企業,圍繞六堡茶、砂糖桔、粉葛等特色農產品,推動農、林、牧、漁業智能化發展。推進農產品追溯體系建設,支持第三方主體匯聚利用農產品的產地、生產、加工、質檢等數據,支撐農產品追溯管理、精準營銷。加快傳統農機設備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加快農村電商發展,持續鞏固和發揮蒼梧縣、岑溪市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的建設成果,擴大農村電商覆蓋面。(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林業局、商務局、市場監管局,各縣〔市、區〕政府)

  4.數智驅動六堡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圍繞打造“廣西千億茶產業半壁江山”發展目標,深入推進智能水肥一體化系統、數字管理系統、大數據實施監控平臺等建設應用,實現六堡茶種植、管理、加工、倉儲、銷售全過程數字化、智能化升級,助力數字茶園建設,實現六堡茶產業生產過程自動化、質量控制智能化、供應鏈管理全流程數字化,全面提升六堡茶茶葉品質、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林業局、商務局、市場監管局,各縣〔市、區〕政府)

  5.加快服務業數字化升級步伐。推進物流數字化、信息化和標準化,推動藤縣中和國際陶瓷交易中心、岑溪泰森新紡織產業集聚區等項目建設智慧物流配送中心。著力發展梧州港赤水圩作業區(核心)和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梧州)物流片區(互補)兩大物流樞紐功能區,加快推進智慧梧州港多式聯運平臺建設,提升區域物流組織效率,打造智慧西江航運。大力發展電子商務,開展千企萬店入網、電商載體建設、四季電商造節、電商惠企惠民、數商興農等行動。布局建設一批智慧商圈、智慧街區、智慧旅游等高品質數字生活服務示范場景,促進生活性服務業數字化升級。在萬達、旺城、百盛等商圈,打造數字化文化消費新場景。依托“一鍵游廣西”平臺,整合梧州旅游資源,提升智慧服務能力,打造5G智慧景區。鼓勵智能化充電基礎設施、智能樓宇、智能小區建設。(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商務局、交通運輸局、文廣體旅局,各縣〔市、區〕政府,各園區管委會)

 ?。ㄋ模┘恿底之a業化發展,打造產業集聚新高地

  1.壯大發展電子信息產業。深入開展培優支柱產業工作,聚焦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電子材料、智能終端、智能可穿戴設備、光伏新能源產業等領域延伸產業鏈,發揮鏈主企業在招商中的引領作用,引駐產業鏈上下游關聯配套項目。重點發展智能電子元器件、智能終端設備等產業,加快打造新型信息技術產業集聚區,在新型超薄阻容元器件、電感器件、電聲器件、電子線路板等產品研發生產上持續發力,延伸打造高靈敏度低功耗傳感器件、微電機系統、光電通信模塊等產品。(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展改革委,各縣〔市、區〕政府,各園區管委會)

  2.培育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以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梧州)、梧州數字經濟產業園等信息技術服務業集聚區為依托,在云計算、大數據、工業互聯網、信息技術應用創新、共享經濟、5G 應用等領域,重點引入數字經濟專精特新企業。強化本地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能力,積極推進數據采集清洗、專業標注分析等高端知識型外包服務。(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大數據發展局〕、投促局,各縣〔市、區〕政府,各園區管委會)

  3.加快培育新業態新模式。積極打造可應用人工智能的各類場景,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實現業務流程創新和再造,圍繞數字化賦能,推動一批應用場景在全市范圍內推廣應用,孵化一批新業態新模式,形成不斷壯大的“技術+場景”應用生態圈。依托智慧街區、智慧商圈、智慧園區、智能工廠等建設,發展基于數字技術的智能經濟,加快優化智能化產品和服務運營,培育智慧銷售、無人配送、智能制造、反向定制等智能服務新增長點。鼓勵個人利用電子商務、社交軟件、知識分享、創客等新型平臺就業創業,促進靈活就業、副業創新。(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大數據發展局〕、科技局、商務局、工業和信息化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各縣〔市、區〕政府,各園區管委會)

  4.提升產業集聚區建設水平。積極創建數字經濟與本地優勢產業深度融合的數字經濟集聚區,強化園區數字基礎設施和智慧園區建設,提升園區管理能力、服務能力和承載能力。重點支持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梧州)打造承接電子信息產業轉移集聚區,實現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綜合實力新跨越。實行“一企一策、精準施策”,針對入駐園區的數字經濟相關企業,在辦公場地、人才公寓、網絡使用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局、商務局,各園區管委會)

  (五)培育數字創新體系,助力技術研發突破

  1.強化創新載體建設。積極響應自治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挖掘和發揮區域資源優勢,強化數字經濟創新載體建設,構建科技創新生態體系,加強本地信息技術教育和科研機構的培育升級,支持本地企業、科研機構、高校圍繞數字經濟核心技術建立創新聯合體與技術創新平臺。推進園區協同創新發展,推動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梧州)、梧州臨港經濟區爭取建設為國家級園區。(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工業和信息化局、科技局,梧州學院、梧州職業學院,各園區管委會)

  2.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與應用。加速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推動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助力全鏈條科技成果轉化,為產業升級提供有力支撐。推動中國—東盟以及粵港澳大灣區數字技術轉移與成果轉化,鼓勵各類技術合作交流平臺組織高層次的技術轉移活動。(責任單位:市科技局、教育局,梧州學院、梧州職業學院,各園區管委會)

  (六)推動平臺經濟發展,培育堅實網絡中臺

  1.?發展生活服務類平臺。積極培育本地頭部平臺企業做大做強,鼓勵共享出行、自助洗車、外賣配送等領域產品智能化升級和商業模式創新。圍繞吃、住、行、游、娛、購等領域,打造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生活服務類平臺。(責任單位:市商務局、發展改革委〔大數據發展局〕、工業和信息化局、文廣體旅局,各縣〔市、區〕政府)

  2.發展網絡銷售類平臺。重點支持電商企業發展短視頻推廣、AI數字人直播、創意設計等業務。借助電商線上帶貨的“快速通道”整合梧州六堡茶、科技寶石、本地農副產品行業實體商業資源,通過電商經濟盤活農村資源、拓寬銷售渠道、擦亮本地產業名片。(責任單位:市商務局、農業農村局、發展改革委〔大數據發展局〕,各縣〔市、區〕政府,各園區管委會)

  3.發展文旅類平臺。依托京東、抖音、快手、視頻號等媒體平臺,以承辦文化旅游發展大會為契機,加強宣傳推廣數字文旅成果,重點推薦梧州粵劇、藤縣獅舞、六堡茶非遺等文化優勢資源宣傳。拓展云旅游、線上游覽景區等新型服務應用,運用AI、AR、VR等相關智能技術,打造沉浸式旅游體驗。推動梧州市打造嶺南歷史文化名城,鼓勵明朝兩廣總督府、騎樓城、白云山等建設智慧景區。開展智慧鄉村旅游試點工程建設,壯大休閑農業、體驗農業、鄉村民宿經濟等新業態,推動鄉村智慧旅游發展。(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市文廣體旅局、農業農村局,各縣〔市、區〕政府)

 ?。ㄆ撸┥罨瘮底终ㄔO,構建現代化治理體系

  1.提升數字政府質效。推進各級政務服務大廳網絡化、智能化升級,集成融合政務服務辦事終端,打造一體化智能服務,實現掃臉辦、掃碼辦、手機辦、就近辦,推進24小時“不打烊”政務服務智能辦。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手段優化再造政務服務流程,推動全市各級部門政務系統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探索推動更多事項實現智能審批,加大審管聯動力度,提高審管信息雙向利用效率,實現“秒批”、“不見面審批”。依托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設置“優化營商環境專線”,及時受理市場主體訴求。(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行政審批局,各縣〔市、區〕政府,各園區管委會)

  2.實現社會智管新提升。推動社會治理模式從單向管理轉向雙向互動、從線下轉向線上線下融合,擴大“互聯網+監管”平臺應用廣度和深度。加強市場監管、公安、生態環境、應急管理、交通運輸等政府部門執法監管系統數據共享,實現執法監管“一網通管”。推進城市空間“一張圖”數字化管理,優化“數字城管”系統,完善智能感知系統,打通社區末端、織密數據網格,整合多領域信息系統和數據資源,擴展完善實時監控、模擬仿真、事故預警等功能,實現城市管理精細化、智能化、科學化。(責任單位:市委政法委,市發展改革委〔大數據發展局〕、城市管理監督局、公安局、自然資源局、生態環境局、交通運輸局、應急管理局,各縣〔市、區〕政府)

  3.打造民生服務新圖景。整合全市各類民生服務資源,運用大數據等信息化技術,推進文化教育、醫療健康、養老社保等多領域數字化建設,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完善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建設,推進電子病歷數據共享,推廣檢查檢驗結果數據標準統一和共享互認,拓展智慧醫療、智能健康管理等數據應用新模式新業態。推動跨部門、跨層級的數據融合與開放共享,優化數據資源配置,為民生服務提供強大數據支撐,推進各類應用服務匯聚,打造一批綜合集成的跨部門應用場景標桿示范。(責任單位:市教育局、民政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衛生健康委、醫保局、發展改革委〔大數據發展局〕,各縣〔市、區〕政府)

 ?。ò耍┌l揮區位優勢,吸引數字產業生態投資

  1.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定期舉辦數字經濟投資洽談會、推介會等活動,擴大招商影響力。發揮招商服務平臺紐帶作用,以商引商、以企引商,提供一站式項目申報、審批服務。組建專項駐點招商工作隊,推動一批重點產業鏈項目簽約落地。(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大數據發展局〕、投促局、行政審批局、商務局、財政局,各縣〔市、區〕政府,各園區管委會)

  2.培育壯大重點地區數字產業承接平臺。主動承接粵港澳大灣區中、高網絡時延業務轉移,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互聯網數據中心產業轉移先行區。全面加快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深化粵桂交流合作,積極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經濟輻射,將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梧州)打造成國內一流的承接東部產業轉移集聚地和粵桂合作重要載體,聚焦先進制造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推動“灣企入梧”,大力引進一批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和產業集群。(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大數據發展局〕、投促局,各縣〔市、區〕政府,各園區管委會)

  3.發展面向東盟的跨境貿易服務平臺。支持梧州綜合保稅區建設跨境電商1210零售進口集散分撥中心,開展跨境電商9610、9710、9810業務。聚集跨境電商生態企業,培育梧州六堡茶、龜苓膏、蜂蜜等特色食品產業向東盟輸出,打造跨境電商產業鏈和生態圈。大力發展在線展會、在線直播、在線洽談、在線簽約等新方式,打響梧州品牌。(責任單位: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梧州〕管委會,梧州海關,市商務局、農業農村局、發展改革委〔大數據發展局〕,各縣〔市、區〕政府)

  四、保障措施

 ?。ㄒ唬娀M織實施。加強組織領導,高效推進相關政策貫徹落實。各縣(市、區)、各有關部門進一步優化數字經濟發展職能配置和職責定位,構建上下銜接、統籌有力的組織體系,以“清單制+責任制”方式抓好重點項目、年度任務推進實施,強化對項目建設跟蹤分析和督促指導,定期開展數字經濟運行調度分析。研究數字經濟關鍵統計指標、統計口徑和統計方法,強化數字經濟發展動態監測和綜合評估。加強數字經濟統計入庫企業排摸力度,精準培育推動數字經濟企業上規入統。

 ?。ǘ┘訌娰Y金支持。充分利用各類財政資金政策,加大對數字經濟發展的支持,積極爭取國家、自治區專項政策資金支持數字經濟領域關鍵技術研發、產業鏈構建、重大應用示范、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落實各項金融支持政策,發揮政府引導基金、創業投資基金等社會資本作用,加大對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的支持力度,滿足數字經濟企業發展多元化融資需求,助力數字產業發展。

 ?。ㄈ┘哟髷底謩撔氯瞬乓?。推動梧州學院、梧州職業學院等本地院校開設數字技術領域學科專業建設,強化與粵港澳大灣區、區內外高等院校數字化人才培養的聯動與合作,加強職業技能型人才培養。深入推進“周末人才”、“飛地人才”等工程,通過顧問指導、短期兼職、項目合作、候鳥服務、對口支援等柔性方式引進數字產業領軍人才(團隊)和高層次人才,促進人才區域間的流動。

 ?。ㄋ模┘訌姅祿踩U?。落實數據隱私保護、分級分類管理、安全審查等機制,強化覆蓋數據收集、傳輸、存儲、處理、共享、銷毀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防護,推動數據使用者落實數據安全保護。增強預警通報網絡和數據安全威脅和隱患能力,落實密碼應用安全性評估制度,切實保障數據安全。

  附件:2024年度梧州市數字經濟發展重點項目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