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區人民政府,市府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現將《南京市“互聯網+政務服務”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南京市人民政府
  2017年1月10日
 
南京市“互聯網+政務服務”實施方案
 
  為貫徹《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國發〔2016〕55號)和全省政務服務工作會議精神,落實全省政務服務“一張網”建設工作部署,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切實提高政務服務質量與實效,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深入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圍繞“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目標,秉持開放、互動、平等、共享的互聯網思維,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促進政府職能轉變,不斷優化政務服務供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著力解決阻礙創新發展的“堵點”、影響干事創業的“痛點”和市場監管的“盲點”。創新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方式,滿足互聯網時代用戶高并發、大流量、跨區域、多層次、高效率等政務服務需求,消除信息孤島,促進部門業務融合,切實增強政務服務的主動性、精準性和便捷性,持續有效推進政府治理創新,努力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營造良好的服務環境。
 
  二、工作原則
 
 ?。ㄒ唬﹩栴}導向、創新突破。針對企業和群眾辦事過程中“時間長、蓋章多、材料多、中介多、收費多”等問題,研究制訂目標可達的解決方案,優化政務服務架構、完善建設機制、打通信息壁壘。
 
 ?。ǘ┛傮w設計、規范先行。根據國家和省的頂層設計要求,按照全市一盤棋、因地制宜的工作思路,建立覆蓋“互聯網+政務服務”全流程各環節的技術標準與管理規范,推動政務大廳信息化管理平臺與網上服務大廳的融合,最終形成市、區、街(鎮)一體化政務服務體系。
 
 ?。ㄈ┙y籌建設、分級使用。市級統籌建設基礎性、公共性的政務服務基礎設施、應用系統,確保數據同源展示,系統無縫對接,應用統一發布,全面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集約發展。
 
 ?。ㄋ模┬畔⒐蚕?、安全可靠。充分利用現有設施和數據資源,發揮統一平臺優勢,加強部門間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減少辦事證明材料,簡化政務服務流程環節。重視信息安全體系建設,提升技術能力,完善管理機制,全面保障平臺運行和數據安全。
 
 ?。ㄎ澹﹥灮?、注重實效。以數據開放、技術創新為著力點,運用互聯網思維,推進實名認證注冊,優化用戶體驗,增進互動交流,著力解決群眾辦事的堵點、痛點、難點??茖W設置績效指標,加強政務服務水平的考核評估,提高企業和群眾辦事的滿意度。
 
  三、總體目標
 
  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和《“互聯網+政務服務”技術體系建設指南》的具體要求,大力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著力建設市、區、街(鎮)聯動的南京政務服務網,并延伸至社區(村),全力打造縱橫全覆蓋、事項全口徑、內容全方位、服務全渠道的網上“政務航母”,建成以統一身份認證形成的一碼、整合政務服務資源形成的一網、線上線下集約辦理的一門、面向社會公眾的統一客戶端,以及提供監督投訴的一號等“五個一”為特色的政務服務體系,提升政務服務整體水平,打造南京政務服務品牌。到2020年,全面實施并完成“3456”工程。
 
  促進三方融合:促進政府部門的供給側改革、增強企業群眾的需求側感受、引導社會中介服務接軌等三個方面的業務融合、同網運行。
 
  整合四大平臺:整合全市政務服務門戶、政務服務綜合管理平臺、部門業務辦理系統和政務服務數據共享平臺等四大平臺,納入統一的政務服務體系,實行政務服務的全流程、產品化供給。
 
  聚焦五化目標:聚焦政務服務標準化、精準化、產品化、平臺化、協作化目標,實現事項同碼、服務同項、數據同源、標準同一、跨區域通辦。
 
  實行六統一:建設統一的管理體系、集成統一的服務門戶、編織統一的用戶網絡、搭建統一的監管平臺、延伸統一的業務系統、匯聚統一的數據中心。
 
  四、主要工作
 
 ?。ㄒ唬├眄槻⒋罱ㄈ小盎ヂ摼W+政務服務”的總體構架,對接國家和省政務服務的系列標準規范。
 
  1.落實技術方案。按照全省“互聯網+政務服務”總體技術方案,完善“互聯網+政務服務”技術構架,明確系統設計思想、技術路線和實施計劃,組織開展各項工作。
 
  2.確立標準規范。制定“互聯網+政務服務”技術規范和接口標準,形成統一的電子證照歸集、比對和存儲標準,自然人和法人統一的身份信息在線校驗核對標準,公共支付和物流快遞業務統一接入技術規范,實現政務服務數據信息跨區域、跨部門、跨層級的交換共享。
 
  3.對接完善目錄系統和事項庫。按照全省政務服務“一張網”的要求,完善政務服務事項內容公開。圍繞“三級四同”(省、市、區三級,名稱、編碼、類型、依據相同)的要求,做好市區兩級權力清單的補充完善工作。健全清單信息動態調整機制,改變部門網站政務事項發布方式,通過反向鏈接實現與全省政務服務門戶相關內容與目錄系統同步更新,嚴格做到一數一源、實時同步。
 
 ?。ǘ┙ㄔO全市統一的政務服務數據共享平臺和綜合管理平臺,實現市、區、街(鎮)、社(村)政務服務事項一網辦理。
 
  4.建立全市統一的政務服務數據共享平臺。建設全市統一的身份認證體系,為辦事對象提供實名認證,通過全市網上政務服務“一次認證、全網通行”,實現統一身份認證、統一證照共享、統一搜索服務、統一咨詢評議。制定統一的信息編碼規則,市、區、街(鎮)的政務服務事項辦理各環節數據信息,統一由市政務服務數據共享平臺歸集、比對和存儲,實現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的政務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滿足政府部門審批過程中的證照審核、材料鑒別的需要,真正做到“凡是能通過網絡共享復用的材料,不得要求企業和群眾重復提交;凡是能通過網絡核驗的信息,不得要求其他單位重復提供;凡是能實現網上辦理的事項,不得要求必須到現場辦理”。
 
  5.推動行政審批、公共服務等政務服務事項進駐全省政務服務網辦理。依據全省統一的政務服務事項庫,以自建或統建網上服務兩種方式實現政務服務網上辦理功能,并對接政務服務數據共享平臺?,F有自建或擬自建的政務服務網上辦理系統,應按照技術規范的要求實現統一身份認證、電子證照驗證和服務流程信息的上傳。同時,統一建設“云服務”平臺,提供事項網上受理、結果反饋等基本功能,供所有非自建系統的政務服務事項使用。各級各部門應將所有政務服務事項的互聯網入口,統一遷移至全省政務服務網門戶,方便企業和群眾“一站式”獲取所需的政策定制、“套餐”服務,眾籌辦事攻略。
 
  6.升級改造政務服務綜合管理平臺。按照國家和省相關技術規范和業務要求,在技術架構、數據處理分析、任務分發、在線監管、安全防護等方面升級改造平臺系統,對接物流快遞應用平臺,實現審批服務申報材料、證照批文第三方速遞,進一步拓展綜合管理平臺的服務功能,增強對互聯網辦事大廳的支持力度。
 
  7.開發全市統一的政務服務移動互聯網客戶端。依托“我的南京”公眾信息服務平臺,對接網上辦事大廳的服務功能,廣泛應用場景式辦事導航體系、智能檢索、智能標簽、電子地圖、搜索優化等智能化互聯網技術,提升網上辦事服務的便捷度和使用率。
 
  8.建立統一公共支付平臺。按照政府非稅收入收繳管理要求,建立統一的公共支付平臺,滿足非稅收入收繳的網絡支付,為繳費人提供通過政務服務門戶的“一站式”支付服務。
 
 ?。ㄈ┥罨⑼七M網上聯合審批和跨層級、跨區域聯動審批,實現政務服務事項的網上協同辦理。
 
  9.改造和延伸部門業務辦理系統。市級各相關部門應當改造業務辦理系統,將業務受理、辦理和結果反饋的相關數據實時上傳到全市統一的政務服務數據共享平臺,實現業務辦理系統、政務服務綜合管理平臺及政務服務門戶間數據互聯互通。同時,將業務辦理系統向區(園區)、街(鎮)延伸部署,實現市、區、街(鎮)三級一套標準服務、一個系統辦理、一個口徑統計。
 
  10.深化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應用。建立投資項目并聯審批平臺應用的監督和考評機制,細化工作職責,量化工作指標,提高平臺應用率和信息準確度。在統一項目代碼和數據交換規則的基礎上,逐步實現聯動審批信息的跨層級、跨部門自動采集。
 
  11.推進其他服務管理事項網上協同辦理。大力推廣多圖聯審、多評合一、多規合一、聯合踏勘、聯合驗收等服務模式創新經驗,準確把握公眾辦事需求,全面梳理服務關聯事項,持續優化辦理流程,整合服務環節,推動服務事項跨地區遠程辦理、跨層級聯動辦理、跨部門協同辦理。
 
  12.對接完善系統功能。按照全省統一要求,做好12345政務熱線、公共資源交易等平臺對接、系統完善和功能拓展,實現政務服務的全面覆蓋。
 
 ?。ㄋ模┩晟撇⒓毣鞒淘诰€電子監察、績效考核與數據分析,促進政務服務的規范運行和效能提升。
 
  13.對“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開展績效考核。按照國家和省考核工作要求,建立健全“互聯網+政務服務”績效考核工作機制,完善考評系統,對各區(園區)、各部門開展相關工作進行績效考核,并定期通報考評結果。
 
  14.加強對政務服務數據信息的分析運用。建立數據分析機制,建設完善數據信息分析系統,加強對政務服務數據信息的挖掘與運用,為提升和優化全市發展環境提供決策參考。
 
  五、實施步驟
 
 ?。ㄒ唬﹩与A段。2016年12月,進行動員部署,建立工作機制;各部門圍繞工作任務制定詳細方案、排出關鍵節點、明確時間進度、落實工作團隊;開展技術培訓,解讀建設指南,培訓業務骨干;進行宣傳推廣和引導,提高“互聯網+政務服務”的社會認知度和群眾認同感。
 
 ?。ǘ嵤╇A段。2017年6月,完成軟硬件環境建設;年底前初步建成統一的政務服務管理平臺、政務服務門戶、政務服務數據共享平臺、統一身份認證系統,完成事項動態管理平臺向區(園區)的延伸,市級部門業務辦理系統完成向區級對口部門的延伸覆蓋,各相關單位完成加載和維護政務服務門戶相關板塊和欄目內容,實現重點事項和熱點事項的全程網上運行。2018年,建成統一的人口、法人等基礎資源庫,市級政務服務達到國家三星級標準,全市50%的區達到國家三星級標準。
 
 ?。ㄈ╈柟烫嵘A段。2019年,完成政務服務事項庫、電子證照庫、投資項目庫等專題數據庫建設,市級政務服務達到國家四星級標準,全市60%的區達到國家三星級標準;2020年,市級政務服務達到國家五星級標準,全市80%以上的區達到國家四星級標準。
 
  六、保障措施
 
 ?。ㄒ唬┙y一思想認識。各有關單位要進一步提高對建設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的認識,充分認識這項工作的重要意義,以改善發展環境,搶抓發展機遇、釋放發展活力的思想意識,增強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認真組織、落實好各項工作任務。
 
 ?。ǘ娀M織領導。成立全市“互聯網+政務服務”建設協調推進領導小組,由分管副市長擔任組長,分管副秘書長擔任副組長,市各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統籌協調“互聯網+政務服務”建設。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政務辦,市政務辦主任擔任辦公室主任,抽調市政府辦公廳、編辦、政務辦、法制辦、發改委、財政局、郵政局、信息中心等部門業務骨干,組成總體協調、技術保障和督查推進三個工作組集中辦公,負責日常具體工作。全市各級各部門要切實加強對“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的領導,將此項工作納入年度重點任務統籌部署,建立相應的工作推進機制,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專人專項落實,明確工作時間表、路線圖,細化分工,責任到人,攻堅克難,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
 
 ?。ㄈ┘哟笮麄髁Χ?。加強輿論宣傳和群眾監督。組織媒體廣泛宣傳“互聯網+政務服務”建設成效,提高社會認知度和認可度。發揮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作用,不斷改善用戶體驗,增強群眾的獲得感。
 
 ?。ㄋ模╅_展監督檢查。要將“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作為重點督查事項,由市政府辦公廳牽頭,會同市監察局、市編辦、市政務辦等部門,對工作進展和落實情況進行全面督促檢查,定期通報工作進展情況,及時研究解決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對工作落實不到位的進行約談和督辦,推動各地各部門按時保質完成任務。
 
  原標題:關于印發南京市“互聯網+政務服務”實施方案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