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景依據。為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國務院先后印發《關于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和《“互聯網+政務服務”技術體系建設指南》。我省根據國務院部署,先后印發了《安徽省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方案》和《安徽省網上政務服務平臺總體建設方案》,并及時啟動平臺建設前期工作。李國英省長先后兩次主持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平臺建設有關工作。省政府辦公廳會同省編辦、省發展改革委組織起草《安徽省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規劃》(以下簡稱《工作規劃》)。
2.主要內容。《工作規劃》分三個部分:
?。?)工作目標。圍繞“力爭使我省成為全國審批事項最少、辦事效率最高、投資環境最優、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獲得感最強的省份之一”的總體目標。提出了階段性工作目標:到2017年12月底,基本建成省市網上政務服務平臺,網上辦理事項超過85%,在全省基本實現群眾和企業辦事“最多跑一次”。建立網上審批負面清單制度,到2018年12月底,清單以外的事項基本實現群眾辦事“零跑腿”。
?。?)主要任務。一是建成全省網上政務服務平臺。主要包括:建設全省標準統一的政務服務門戶,實現“群眾辦事一個入口”;建設政務服務管理平臺,實現“內部監管一個平臺”;建設標準統一的支撐體系,實現“用戶認證一個號碼”;完善基礎設施和保障措施,實現“運行保障一套規范”。
二是優化再造政務服務。主要包括:實行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編制政務服務事項目錄清單和實施清單,建立清單動態管理機制,推進全省無差別服務;優化辦理流程,推行“減證便民”,建立網上預審機制,實現簡便快捷服務。
三是推進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主要包括:整合政務信息系統,制定共享清單;建設全省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實現共享交換和業務協同;推進公民、法人、地理空間、電子證照等基礎信息資源,以及政務服務事項、辦件、投資項目、社會信用等業務信息共享應用。
四是強化平臺推廣應用。主要包括:推進各地各部門所有政務服務事項都在平臺辦理,實現統一監管;推進與企業生產經營和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事項都能在網上辦理,逐步實現“應上盡上、全程在線”;探索綜合窗口服務、“智慧審批”等新模式。
?。?)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制度體系、強化考核監督和加強培訓推廣。
按照施工要求,《工作規劃》對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細化分解為74項具體任務,逐項明確牽頭單位、責任單位和時限要求。
3.政策亮點。
一是堅持需求導向。運用近3年政務服務社會滿意度調查結果,從群眾反映的網上辦事渠道分散、可辦事項少、材料重復提交等突出問題入手,建成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推進網上辦理和信息共享,讓群眾辦事少跑腿。
二是學習借鑒外地做法。綜合浙江、貴州、河南、福建等地經驗,重點參考江蘇建設模式,實行省級統籌、統分結合,省市兩級建設、省以下統一使用。
三是突出安徽特色。在“3+2”清單基礎上實現政務服務事項標準統一;發揮五級政務服務體系優勢,融合線下線上服務;提出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探索推進“智慧審批”。
四是統籌建管用三者關系,把管理和應用貫穿于建設全過程,明確責任分工,建立工作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