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案出臺的背景
“各自為政、條塊分割、煙筒林立、信息孤島”是困擾政務信息化縱深發展的老大難問題,近年來,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發展,實現政務服務在線化已成為政務服務努力的方向,2017年5月3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實施方案》(國辦發〔2017〕39號),這是繼2016年國務院印發《政務信息共享管理暫行辦法》(國發〔2016〕51號)之后,推動政務信息資源整合共享的又一重要文件。我省在2015年也已省政府令的形式頒布了《河北省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管理規定》(省人民政府令〔2015〕第5號)。按照省政府領導批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會同省發展改革委、省委網信辦、省政府辦公廳(技術處)根據國家《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實施方案》,結合我省實際制定了《河北省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二、充分認識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的重要意義
黨中央、國務院對政務信息化工作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要以信息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構建一體化在線服務平臺,打通信息壁壘,構建全國信息資源共享體系?!崩羁藦娍偫矶啻尉图涌靽鴦赵翰块T和地方政府信息系統互聯互通,推動政務信息跨地區、跨層級、跨部門互認共享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在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加快國務院部門和地方政府信息系統互聯互通,形成統一政務服務平臺”。
推動落實好《實施方案》意義重大。一是通過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可以更好地加強政務信息化建設的統籌規劃和整體推進,有效地將目前分散于政府不同部門的信息數據進行系統整合和有序共享,從整體上進一步提升政府信息資源的利用水平和政務服務能力。二是通過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可以有效破解跨地區跨部門跨層級政務服務中標準不統一、平臺不聯通、數據不共享、業務不協同等突出問題,有利于“放管服”改革向縱深推進。三是通過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建設“大系統、大平臺和大數據”,逐步實現基礎信息數據和服務事項的交換共享和聯動辦理,進而實現“凡是能通過網絡共享復用的材料,不再要求企業和群眾重復提交,凡是能通過網絡核驗的信息,不再要求其他單位重復提供”的目標,有利于解決老百姓辦事難、證明難等實際問題。四是通過政務信息系統整合,有利于推進電子政務集約化建設,有效避免重復建設造成的新一輪“信息孤島”和“數據煙囪”,推動電子政務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
三、準確把握推動落實《實施方案》的各項工作
推進政務系統整合共享是各級政務部門當前一項急迫的重要工作,各部門一把手要負總責,按照“五個統一”的總體原則,對照《實施方案》的工作目標,不折不扣的按時完成。
首先,全面摸清系統和數據的底數。一是開展信息系統審計工作,通過專項審計,結合部門自查,掌握各部門信息系統數量、名稱、功能、使用范圍、使用頻度、審批部門、審批時間、經費來源,為系統清理奠定基礎。二是印發《河北省政務信息資源目錄編制指南》,指導各政務部門開展政務信息資源梳理和目錄編制工作,建立我省政務信息資源目錄體系。同時啟動開展全省政務信息資源大普查,通過信息資源大普查,掌握各部門、各地市數據資源情況,為進一步推動數據共享和開放奠定基礎。
其次,推進各級政務部門信息系統整合共享。一是清理消除“僵尸”信息系統。對系統使用與實際業務流程長期脫節、功能可被其他系統替代、占用資源長期處于空閑狀態、運行維護停止更新服務,以及使用范圍小、頻度低的“僵尸”信息系統,進行清理取締。二是加快部門內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在2018年9月底前,各級政務部門原則上要部門內將分散的、獨立的信息系統整合為一個互聯互通、業務協同、信息共享的“大系統”。
第三,推進構建基礎環境,形成整合共享大格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將會同有關單位積極推進有關工作。一是構建目錄(河北省政務信息資源目錄),作為“總鑰匙”,統領全省各部門、各地市形成統一的省級數據資源體系。二是完善平臺(河北省信息資源共享交換平臺),作為“總樞紐”,為全省各地市各部門系統聯通、數據共享提供統一平臺支撐。三是建設網站(河北省政務信息共享網站),作為“總門戶”,為各地方、各部門數據共享開放提供統一門戶服務。四是落實辦法(河北省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管理規定),作為“總要求”,以此管理、評估、考核各地方、各部門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工作。各市、省直各部門每年1月15日前向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報送上一年度政務信息資源共享情況,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匯總后向省政府提交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