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政府印發了《安徽省“十三五”信息化發展規劃》(皖政〔2017〕86號,以下簡稱《規劃》),現就有關政策解讀如下。
一、《規劃》出臺的背景
當前,我國信息化發展面臨的環境、條件和內涵正發生深刻變化,網絡信息技術日新月異并全面融入社會生產生活,成為改變全球經濟格局、利益格局、安全格局的關鍵因素?!笆濉睍r期是信息化引領全面創新、構筑國家競爭新優勢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是信息化與經濟社會深度融合、促進新舊動能充分釋放的協同迸發期,必須順應和引領新一輪信息革命浪潮,加強戰略規劃統籌,主動作為,開創信息化發展新局面。
近年來,我省先后制定并實施了《安徽省信息化促進條例》《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意見》《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建設“寬帶安徽”的意見》《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云計算創新發展培育信息產業新業態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文件,為我省信息化發展做出了科學的部署,信息化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不斷增強。當前我省信息化步伐不斷加快,但仍存在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薄弱、資源開放共享程度不夠、運行管理機制有所欠缺等問題。
根據《“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國發〔2016〕73號),我省制定出臺《規劃》,必將對全省信息化發展起到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凝心聚力的重大作用,有利于進一步激發我省信息產業創新活力,深化普及各類信息化應用,鞏固增強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充分發揮信息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推進器作用,進一步釋放新動力新活力。
二、《規劃》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
在指導思想方面,《規劃》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和共享發展的理念,以惠民為宗旨,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信息化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全面深化改革、服務全省戰略、全球視野發展、安全與發展并重的原則,深入實施“互聯網+”行動,加快“寬帶安徽”建設,積極服務“三重一創”、制造強省等全省重大戰略,著力推進新興信息技術研發與應用,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信息化和經濟社會深度融合,健全信息共建共享體系,加強改革創新和安全管理,加快推進全省信息化發展,讓信息化更好造福社會和人民,為建設五大發展美好安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大動力。
在目標任務的確定上,《規劃》注重定性與定量相結合,這是我省的特色,也是由省情決定的。在總體目標上,提出建設“智慧安徽”建設,到2020年信息化水平躋身全國前列。在具體目標上,分為3類:一是建成創新、融合、開放、共享的信息化應用體系。主要包括信息技術領域自主創新、信息資源共享開放、電子政務、兩化融合、電子商務以及信息產業等發展目標。二是建成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信息基礎設施體系。主要包括光纖寬帶和4G網絡建設、5G試驗網、試商用網絡和IPv6規模商用等發展目標。三是建成法治、誠信、規范、健全的信息化保障體系。主要包括信息化法治體系、網絡安全防護體系、信用體系建設等發展目標。
三、《規劃》的主要任務、重大工程及重點行動
按照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參考國家規劃確定的重大任務、重點工程及優先行動,結合我省信息化發展特點,提出三項主要任務、七項重大工程及十項重點行動。
?。ㄒ唬┲饕蝿?。一是積極推廣,加速融合,全面提升信息化應用水平;二是互聯互通,提速增效,不斷完善信息化基礎設施;三是開放共享,強化安全,著力增強信息化保障能力。
?。ǘ┲卮蠊こ?。分別是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工程、農業農村綜合信息服務工程、電子商務提升工程、信息技術產業創新發展工程、信息化創新社會治理工程、網絡提速降費工程、關鍵領域信息安全保障工程。
?。ㄈ┲攸c行動。分別是網絡技術提升行動、應用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數據資源共享開放行動、“互聯網+”政務服務行動、美好安徽信息化專項行動、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行動、繁榮網絡文化發展行動、“互聯網+”教育普惠行動、醫療健康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行動。這十項行動與國家規劃的優先行動進行充分銜接,并結合我省實際執行。
四、《規劃》的保障措施
一是加強規劃的統籌協調和組織實施;二是完善推進信息化發展的體制機制;三是加大財稅金融支持力度;四是健全人才培養體系;五是建立健全法規標準體系;六是加強合作交流。
五、《規劃》的實施
《規劃》通過保障措施及重點任務分工,進一步明確各地、各部門的職責,強化統籌協調,做好規劃實施評估和政策跟蹤落實,確保規劃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