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國家數字經濟發展戰略及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設“數字江淮”決策部署,2018年10月30日,省政府出臺了《安徽省支持數字經濟發展若干政策》(以下簡稱《數字經濟政策》)(皖政〔2018〕95號)?,F將主要內容解讀如下:
一、《數字經濟政策》出臺的背景和過程
數字經濟是指以使用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為重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的有效使用作為效率提升和經濟結構優化的重要推動力的一系列經濟活動,它是信息化發展的高級階段,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后更高級的經濟社會形態,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驅動力。今天,數字經濟發展已經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
近年來我省信息化建設取得長足進步,數字經濟日趨活躍?!栋不帐⌒畔⒒龠M條例》《安徽省“十三五”信息化發展規劃》《關于加快建設“數字江淮”的指導意見》等相繼出臺,初步形成法規、規劃、政策聯動支持數字經濟的保障體系?!皩拵О不铡苯ㄔO扎實推進?;窘ǔ扇饩W省。4G網絡實現城市城區、縣城城區、鄉鎮和高速、高鐵連續覆蓋,所有行政村基本實現4G覆蓋。信息安全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加快,網絡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升。電子信息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2017年全省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總產值首次突破4000億元大關。量子保密通信等前沿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全球領先?!爸袊暪取背蔀槭讉€國家級智能語音產業集聚區。合肥、宿州、淮南等特色云計算和大數據產業集群逐步壯大。信息化與產業發展加速融合,兩化融合指數領先中部,正進入全國第一方陣?!盎ヂ摼W+制造”、“互聯網+現代農業”、“互聯網+服務”的新模式不斷涌現?!盎ヂ摼W+政務服務”加快推進。智慧城市覆蓋面不斷拓展,信息進村入戶試點取得明顯進展。全國首家智慧醫院在我省掛牌,建成一批智慧學校。信息化的快速發展為我省發展數字經濟奠定了堅實基礎。此刻適時作出發展數字經濟戰略,可謂乘勢而上,搶占未來發展先機。
制定一個兼具指導性、可操作性于一體的政策,對于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李國英省長數次召開專題會議,對政策起草提出指導意見和明確要求。鄧向陽常務副省長、何樹山副省長多次對政策起草作出批示要求。省政協為此還召開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專題協商會以獻計獻策。按照省政府要求,我們努力找準數字經濟發展的著力重點以求加大政策的影響力。為此開展了大量調研、論證、反復征求各部門和社會各界意見等工作,最終形成了今天的政策。
二、《政策》的總體考慮
一是全面貫徹落實國家與數字經濟有關文件精神。去年以來國家先后在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制造業“雙創”、人工智能等方面作出新的工作部署。這些工作與數字經濟發展息息相關。例如工業互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所催生的新業態新模式,是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核心載體;制造業“雙創”是構建大中小微企業融通發展、集群發展的制造業新生態的重要途徑,將催生大批數字經濟市場主體?!皵底纸洕摺眹@國家關于上述工作的最新要求,結合我省實際制定相關政策措施,加快推進相關領域工作。
二是全面支持數字經濟各領域發展?!皵底纸洕摺币酝七M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為路徑,強供給做大數字經濟規模;以加強數字社會建設為牽引,擴需求拉動數字技術應用;以提升數字政府能力為抓手,優保障營造數字經濟良好環境。同時,針對數字經濟企業迫切需要支持解決的實際問題,提供精準支持政策,構建全要素、全方位的政策體系。
三是充分利用現有政策?!皵底纸洕摺迸c我省已出臺的“三重一創”、科技創新、制造強省、降成本等政策銜接,在金融、稅收、土地等要素方面給予重點支持,力求形成政策合力,使財政資金發揮最大作用。
三、《數字經濟政策》的總體框架和主要內容
“數字經濟政策”主要包括十個方面內容,具體如下:
一是支持數字技術創新。主要是支持建設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培育“互聯網+制造”示范,對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產業、軟件“鑄魂”工程等領域的國家級試點示范企業(項目)給予一次性獎補,最高100萬元;促進人工智能技術創新,對獲得國家級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創新項目的,給予一次性獎補100萬元;每年優選一批智能硬件產品給予一次性獎補,每個最高50萬元;對優秀的智能家居產品和成套智能家居系統給予一次性獎補,最高100萬元;加快數字技術標準研究等。
二是加強市場主體培育。主要是培育和引進骨干企業,對總部(含研發總部和區域總部)新落戶我省的全國電子信息百強、軟件百強、互聯網百強企業,每戶給予一次性獎補200萬元;對首次進入全國電子信息百強、軟件百強、互聯網百強的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補100萬元;支持企業做大做強,對我省數字技術企業營業收入首次達到1億元、10億元的,分別給予一次性獎補100萬元、500萬元;催生“雙創”新主體,對獲得國家級制造業“雙創”試點示范的企業,給予一次性獎補100萬元;對獲得“創客中國”安徽省創新創業大賽一、二、三等獎的項目,每個分別獎補50萬元、25萬元、10萬元。
三是大力培育數字經濟平臺。主要是推動“皖企登云”,每年優選一批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和云平臺,每個獎補50萬元,優選一批工業互聯網和云公共服務平臺,每個獎補100萬元;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鼓勵行業龍頭和骨干企業基于互聯網平臺開放各類資源,面向公眾提供創新創業服務,對平臺內創業項目年收入總計超過1億元、5億元、10億元的平臺主體企業,分別給予20萬元、50萬元、100萬元的一次性獎補;完善企業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等。
四是打造數字經濟產業生態。主要是建設數字經濟特色園區;構建數字技術應用生態,每年安排1000萬元,獎補一批由我省企業自主研發并取得實效的工業APP;培育信息化解決方案供應商,對獲得工業互聯網領域國家級、省級優秀解決方案的,每個分別獎補100萬元、50萬元;培育數字經濟創新共享服務聯合體,每年優選一批聯合體給予一次性獎補,每個最高500萬元。
五是大力發展“數字+”服務。主要是推廣智慧學校、智慧醫療、智慧養老,發展智慧旅游、智慧交通,推進電子商務、智慧物流發展,推進智慧社區建設,推廣“數字+”建設等。
六是加快發展“互聯網+政務服務”。主要是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建設、統一政務云平臺建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等。
七是完善信息基礎設施。主要是支持應用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企業內外網建設,每年評選一批“網效之星”企業,每個給予一次性獎補50萬元。
八是加強人才智力保障。主要是積極引進高層次人才,大力培養數字經濟創新人才,鼓勵校企合作培養技能人才,加強重大貢獻榮譽激勵,每年評選10個“數字經濟領軍企業”,給予每家企業一次性獎補100萬元;評選10名“發展數字經濟領軍人物”,給予其領導的團隊一次性獎補50萬元。
九是加強財稅要素保障。主要是強化資金支持,省財政每年專項安排2億元支持數字經濟項目;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優先安排建設用地,給予用電支持等。
十是統籌組織實施。主要是加強組織領導、保障政策落實、加大宣傳力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