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共上海市委關于制定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

  李 強

  受市委常委會委托,我就《中共上海市委關于制定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起草的有關情況向全會作說明。

  一、《建議》的起草情況

  “十四五”時期是上海在新的起點上全面深化“五個中心”建設、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關鍵五年。市委對《建議》起草和規劃編制工作高度重視,成立領導小組,深入開展專題調研,廣泛聽取意見建議,開通了公眾建言平臺,使文件起草過程成為發揚民主、開門問策、集思廣益的過程。起草組結合各方面意見建議和研究成果,于9月底起草形成征求意見稿。10月上旬,征求了市委、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市政協和市有關部門、各區主要領導同志的意見。11月5日提交市委常委會會議審議后,又廣泛征求了市四套班子領導、市委委員和候補委員、市紀委委員以及各區、各部門、部分企事業單位、老同志、部分基層黨代表等各方面意見,聽取了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的意見。起草組按照充分吸納、能改則改的原則,反復修改完善,形成提交全會審議的《建議》討論稿。

  《建議》起草總的把握三條:一是始終貫穿一條主線,把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和在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上重要講話精神作為鮮明主題和突出主線,對黨中央交辦的重大任務逐條進行細化落實。二是堅持服務全國大局,全面對標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緊密結合上海發展實際,推動中央確定的目標要求和任務舉措貫徹落實。三是體現長遠戰略謀劃,研究把握城市發展中的基礎性、根本性、關鍵性問題,提出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

  《建議》由十個部分構成,分為三大板塊。第一板塊是總論,包括第一、第二兩個部分,主要總結“十三五”時期上海發展成就,分析“十四五”時期發展環境,提出了二〇三五年的遠景目標,明確了“十四五”時期上海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方針和主要目標。第二板塊是分論,由第三至第九部分組成,分領域闡述“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任務,明確了主動服務新發展格局、著力強化“四大功能”、全力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大力弘揚城市精神品格、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努力創造高品質生活、全面提升超大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等重點工作。第三板塊是結尾,包括第十部分和結束語,主要講保障落實,提出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團結全市人民為實現“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而奮斗。

  二、“十四五”發展需要把握的重大問題

 ?。ㄒ唬蚀_把握“十四五”發展環境和背景的深刻變化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面對這樣的大背景,要在透過復雜現象看清問題本質中謀定發展戰略,在把握短期波動和長期趨勢中調整發展戰術,在不斷增創競爭優勢和有效化解風險挑戰中打贏一個個發展戰役。要把握三個重大變化:第一是世界格局之變。對上海這樣高度開放的城市,短期的外部沖擊可能更直接、更嚴峻,但從長期看,隨著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的提升,也將對上海代表國家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提出更高要求、帶來新的機遇。第二是發展階段之變,就是我國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階段。謀劃上海未來發展,必須依據新發展階段的新部署新要求,著眼全國現代化建設大局,按照“基本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定位,在新的發展征程上展現新的氣象。同時,要把握人民城市的根本屬性,把讓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回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在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上取得更大成效。第三是發展格局之變,就是要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上海既要更好聯通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也要更好服務擴內需戰略,更好引領推動國內大循環。

  《建議》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大判斷和指示要求,深入研究上海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并在此基礎上,明確了今后五年乃至更長時期的發展目標和任務舉措。這些目標任務是綜合考量全市發展實際提出的,也是積極穩妥的,但要如期實現必須付出艱苦的努力。我們一定要胸懷大局、服務全局、開辟新局,既對未來面臨的挑戰有足夠估計和充分準備,也要看到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作出上海應有的貢獻。

 ?。ǘ┲鲃臃蘸腿谌胄掳l展格局

  我們提出要把上海打造成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鏈接。所謂中心節點,就是要把大國經濟內需為主導、內部可循環的文章做足,在要素配置中占據關鍵環節,在供需對接中鍛造關鍵鏈條,在內需體系中打造關鍵支撐,助力國內經濟循環更加暢通。打造中心節點,主要是賦能,增強暢通國內經濟循環的推動力。所謂戰略鏈接,就是要把國內國際雙循環能量交換的文章做足,構建要素鏈接、產能鏈接、市場鏈接、規則鏈接,形成獨具優勢的戰略通道,助力我國經濟全面融入世界經濟體系。要打造吸附全球要素資源的引力場、融入全球產業鏈的橋頭堡、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的試驗田,成為“走出去”的最好跳板、“引進來”的前沿陣地。中心節點和戰略鏈接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撐、相互促進的,要在強化統籌聯動中提高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在服務新發展格局中贏得開放發展的戰略主動。要對全市發展格局進行再審視、再調整、再優化,率先探索有利于促進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有效路徑。

  一是推動長三角率先形成新發展格局。這是立足更廣區域、重塑外部布局的必然要求。要以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為突破口,聯動長三角區域發揮人才富集、科技水平高、制造業發達、產業鏈供應鏈相對完備和市場潛力大等優勢,更加積極主動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

  二是優化市域空間格局。這是把握循環機理、重塑內在布局的必然要求??偟乃悸?,是加快形成“中心輻射、兩翼齊飛、新城發力、南北轉型”空間新格局。這當中,五個新城的建設要擺在突出的位置,按照獨立的綜合性節點城市定位,加快提升交通樞紐能級,加快建設引領高品質生活的未來之城,加快打造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為上海未來發展構筑新的戰略支點。

  三是完善經濟發展格局。這是暢通經濟循環、重塑動力結構的必然要求。上海經濟形態呈現出創新型經濟、服務型經濟、總部型經濟、開放型經濟、流量型經濟這“五型經濟”的特征,這是必須做強做優的重點領域。創新型經濟重在打造源源不斷的創新活力,關鍵看人才;服務型經濟重在輻射和賦能更廣區域,關鍵看品牌;總部型經濟重在對產業鏈供應鏈的掌控力,關鍵看頭部企業;開放型經濟重在提升經濟聯通性,關鍵看通道;流量型經濟重在推動要素高效流動增值,關鍵看平臺。要量身定制一批精準扶持政策,培育一批有影響力的頭部企業,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五型經濟”集聚區。

  四是形成城鄉融合發展格局。這是著眼長遠發展、重塑戰略空間的必然要求。要把握超大城市特點,促進資金、人才、技術等要素雙向流動,在鄉村嵌入更多產業、文化、生態功能。同時,要持續提升鄉村人居環境,推動鄉村面貌整體大提升,打造都市高品質生活的重要空間。

 ?。ㄈ┲娀八拇蠊δ堋?/strong>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上海強化“四大功能”,為我們推動高質量發展指明了主攻方向。城市功能是超越數量和規模的核心特質,是打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戰略優勢的根本所在。超大城市的功能不僅要滿足一城一域生產生活之需,而且要服務輻射更多城市、更大地區之需,甚至要代表國家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

  圍繞強化“四大功能”,《建議》專門用一個章節來部署,關鍵要聚焦重點抓落實和推進。

  一要鍛長板、補短板。鍛長板,就是要瞄準前沿、彎道超車,注重不可復制性和難以取代性,打造人無我有、人有我強的“殺手锏”。比如,面對全球經濟治理體系變革,要提高在世界生產網絡、國際市場體系中的話語權。面對全球人才流動的新趨勢,要實施更大力度的“海聚英才”計劃,打造國際一流人才高地。補短板,就是要盯牢差距、持續用力,補齊發展受制于人的創新短板,補齊制約活力動力釋放的環境短板,補齊影響生產效率和治理效能的制度短板。

  二要搶先機、求突破。發展變化越來越快,要在起勢之前落子布局、在定局之前搶先成勢。比如,金融科技是未來金融發展的關鍵變量,要努力在金融科技中心建設上實現領跑。比如,要打造國際數據港,使之成為上海國際航運和貿易中心建設的又一新增長點。

  三要抓聯動、促整體?!八拇蠊δ堋笔窍噍o相成的有機整體,資源配置是基礎,創新策源是內核,產業引領是載體,樞紐門戶是支撐。要注重統籌謀劃、協同推進,抓好載體、打造平臺,實現聯動發展、整體提升。

 ?。ㄋ模┰谛碌钠瘘c上推動浦東高水平改革開放

  在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專程出席慶祝大會,發表重要講話。我們要遵照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更加堅定地走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之路,走面向世界、擴大開放之路,走打破常規、創新突破之路,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轉化為敢為先鋒、勇立潮頭的務實行動,全力打好新時代浦東高水平改革開放這張“王牌”。

  要全面展開更深層次改革、更高水平開放新探索。打造自主創新新高地,重點要推動更多重大科學設施等向張江科學城集聚,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打造協同創新大平臺,加快在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領域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激活高質量發展新動力,重點要加強改革系統集成,探索開展綜合性改革試點;增創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重點要做深做透推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這篇大文章;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重點要增強全球資源配置能力,提高對資金、信息、技術、人才、貨物等要素配置的全球性影響力;開創人民城市建設新局面,重點要堅持廣大人民群眾在城市建設和發展中的主體地位,加快構建經濟治理、社會治理、城市治理統籌推進和有機銜接的智慧治理體系。

  要舉全市之力,顯全局之效。各部門要把支持推動浦東高水平改革開放作為重大任務,放手讓浦東去大膽試大膽闖。各區要主動用好浦東高水平改革開放這個大平臺,加強改革聯動、開放聯動、創新聯動、發展聯動。浦東要在抓落地見實效上不斷加大力度、加快進度、拓展深度,不斷拿出更多首創性改革、引領性開放、開拓性創新的成果,輻射帶動全市發展整體突破。

 ?。ㄎ澹┤嫱七M城市數字化轉型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要堅定不移建設數字中國。我們在《建議》中也明確將推動城市數字化轉型寫入指導思想,并對數字化發展作出部署。上海在數字化發展上已有較好基礎,特別是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和城市運行“一網統管”這“兩張網”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完全有條件、也必須加快在城市數字化轉型上走在前列。

  城市數字化轉型,內涵主要體現在三方面。其一,這是整體性的轉變,涵蓋生產、生活、生態方方面面,包括經濟數字化、生活數字化、治理數字化等各個領域,推動城市整體邁向數字時代;其二,這是全方位的賦能,讓城市更聰明、更智慧,進一步提升城市巨系統的運行效率、配置效率和產出效率;其三,這是革命性的重塑,以大數據深度運用為驅動,倒逼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深刻變革,引領生產生活方式和思維模式全面創新,創造最具未來感的數字城市新體驗。

  整體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是全新的課題、系統性工程。要瞄準未來數字城市的特征和趨勢,把數字城市的框架搭好,把數據應用的瓶頸打通,把應用場景的開發激活,努力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數字之都。

 ?。┣袑嵦岣哳I導發展的能力

  要提高黨領導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關鍵要看我們是否有識變之智、應變之方、求變之勇。一要增強思想的敏銳性。對新事物、新變化,要有高度的敏銳性和深邃的洞察力,知規律、知趨勢、知未來。各級干部要以提升自身本領的最大確定性來應對未來千變萬化的不確定性。二要增強工作的前瞻性。要把潛在的機遇轉化為現實的機遇、把潛在的風險化解在萌芽的狀態,強化前瞻布局和預案制定,掌握工作主動權。三要增強落實的穿透性。要多深入基層、多關注群眾和企業的痛點,在“司空見慣”處多發問、多改進,不斷開動腦筋,找到破解之道、拿出管用之策、取得發展之效。

  奇跡不會從天降,美好未來靠奮斗。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同心同德、頑強拼搏、扎實奮斗,為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為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