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找到與網絡治理標簽相關結果 7篇
深化網信領域改革 以網信事業高質量發展助力中國式現代化——訪中央網信辦主任莊榮文
新時代網信領域改革成效如何?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將從哪些方面重點發力?新華社記者采訪了中央網信辦主任莊榮文。
數字政府賦能網絡治理的挑戰與應對
數字時代,構建高效的數字政府來賦能網絡社會治理是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但是,數字技術驅動下的網絡社會面臨著多元化主體身份識別困難、網絡結構關系復雜以及網絡生態場景不明等問題,給數字政府創新管理職能與治理模式帶來新的挑戰。因此,需要以系統思維創新我國網絡社會治理模式,構建虛擬網絡與現實社會深度融合下數字政府高效治理網絡社會的協同機制,加快實現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
全國人大代表賈曉亮:建議建立國家統一網絡身份認證平臺
在賈曉亮看來,建立國家統一網絡身份認證平臺,不僅可以節省互聯網平臺的建設運營成本,避免用戶在多平臺重復注冊、影響體驗,而且可以確保用戶數據安全,有效遏制網絡賬號買賣等違法犯罪,有助于提升網絡綜合治理能力,為網絡強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張文顯: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網絡強國
文章指出,建設網絡強國離不開法治的引領、規范和保障。在法治軌道上建設網絡強國,著力點在于加快形成中國特色網絡法治體系,其中最關鍵的是加強網絡立法,加快健全互聯網建設和治理急需的法律法規,大力推進網絡治理法治化,在互聯網這個“新疆域”切實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促進網絡文明,樹立辯證思維,正確認識和處理網絡強國建設中涉及法治建設的重大辯證關系,推進全球網絡治理體系變革,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汪玉凱:提高互聯網治理能力的體制性思考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及其向各領域的廣泛滲透,互聯網的治理問題越來越成為國內外廣泛關注的焦點。黨的十八大以來雖然我們在這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舉措,但由于互聯網管理體制機制方面的問題依然突出,直接影響互聯網治理的成效,威脅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應該引起高度重視。
法迪·切哈德:網絡治理多利益主體模式可行
2012年,法迪·切哈德擔任互聯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ICANN)首席執行官。他認為,多利益主體模式是互聯網共同治理模式中一個有效、能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方式。
網絡突發事件的應急對策與治理環境的建設
在黨中央關于“信息化是覆蓋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戰略舉措”和“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工業化促進信息化”的戰略動員下,信息化建設正在我國快速發展,已經滲透到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國防等各個領域中,在保障國家安全、促進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提升執政能力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這種趨勢正在快速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