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找到與惠企政策標簽相關結果 82篇
四川古藺:優化營商環境 護航經濟高質量發展
為了持續推動全縣營商環境優化升級,古藺縣深入實施“四心工程”,用最大誠意、最優服務、最快效率,打造政策制定更貼心、群眾辦事更省心、企業投資更舒心、項目審批更暖心的投資營商環境,護航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古藺加快創建中國百強縣。
泉州市民營經濟發展大會召開 為民企送出“1+1+N”政策“禮包”
27日,市委市政府在泉州人民會堂隆重召開泉州市民營經濟發展大會。會議按照省委“始終把發展民營經濟作為重中之重”的要求,傳承弘揚“晉江經驗”,勇當實施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戰略主力軍。
銅陵市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全省試點一網通辦全線貫通
銅陵市作為惠企政策“免申即享”一網通辦全省兩個試點城市之一,在安徽省財政廳的引領指導下,10月28日,順利完成“銅陵政企通”與“皖企通”平臺,以及“財政預算一體化平臺”和“涉企預警信息系統”四網貫通融合,實現財政涉企資金一張網管理,為惠企政策“免申即享”一網通辦全省推廣提供銅陵經驗。
蕪湖:打造“惠企政策網上超市” 推動政策資金直達快享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2021年9月以來,我市聚焦市場主體關切,強化頂層設計,依托“皖事通”平臺,上線運行惠企政策網上超市,打造政策直達、政策沙盤、政策計算器、政策質詢和合同履約等5大模塊,推動政策資金“一鍵直達”,讓惠企政策兌現像“網購”一樣方便,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助推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廈門:注入“廉動力”,打造特區營商環境“金字招牌”
近年來,廈門市紀委監委緊盯營商環境堵點難點,持續開展營商環境監督工作,并推動建立長效機制,為營商環境建設注入“廉動力”,助力打造特區營商環境“金字招牌”。
山西兌現惠企政策 加速“一網通辦”
2022年年底,各級惠企政策上線、推送、兌現“一網通辦”,實現有關省直部門全覆蓋、設區市試點應用。省政府辦公廳7月22日印發《山西省涉企政策服務平臺建設應用實施方案》,將在全省實現精準推送政策信息,幫助企業用活用好政策。
數字化賦能惠企政策“一站式”服務 大連變“企業找政策”為“政策找企業”
遼寧省大連市營商局會同市三創中心,依托大連政務服務網開辟了“惠企政策服務”專區,實現惠企政策“一站匯聚、精準匹配”,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江西:優化營商環境 各地齊努力
今年以來,江西省把營商環境優化升級作為發展和改革雙“一號工程”之一,出臺覆蓋18個領域的228條政策舉措,助力打造“江西辦事不用求人、江西辦事依法依規、江西辦事便捷高效、江西辦事暖心爽心”的營商環境品牌,奮力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海南將加快落實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政府采購政策紓困中小企業
我省將分別從加快落實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政府采購政策、準確把握落實中小微企業優惠政策、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等方面發力,發揮財政政策功能支持中小企業紓困,助力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山東威海:“威海營商行”實現營商環境事項線上集成辦
企業遇到難題,想要查詢相關政策、尋找解決辦法,只需登錄一個平臺——山東省首個營商環境全景式線上集成辦事平臺“威海營商行”。平臺集成開辦企業、辦理建筑許可等18個指標、53個相關部門,匯聚國家、省、市、縣四級惠企政策信息2100余條。
寧夏:“免申即享”讓惠企政策精準直達
今年以來,國家穩崗位提技能防失業、緩繳企業社保費政策出臺后,自治區人社廳、財政廳、寧夏區稅務局及時出臺了實施降費率和緩繳社會保險費政策等12條政策措施,并推出“免申即享”服務模式,推動各項惠企政策迅速落地見效。
江蘇省加快“蘇企通”平臺全覆蓋 推動助企紓困政策直達快享
6月15日,省政務辦印發通知,啟動“蘇企通”平臺市縣貫通工作,為市場主體提供集成化標準化的政策服務,推動各項減稅降費、助企紓困、穩定經濟政策“精準滴灌”、直達快享,有效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江蘇省加快“蘇企通”平臺全覆蓋 推動助企紓困政策直達快享
6月15日,省政務辦印發通知,啟動“蘇企通”平臺市縣貫通工作,為市場主體提供集成化標準化的政策服務,推動各項減稅降費、助企紓困、穩定經濟政策“精準滴灌”、直達快享,有效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南昌市積極對接省“惠企通”平臺 推動惠企政策落地落細
今年以來,我市深入實施營商環境優化升級“一號改革工程”,以增強市場主體獲得感為出發點,實施降低企業成本專項行動,依托全省統建“惠企通”平臺,推動惠企政策兌現落地落細,在打響“江西辦事不用求人、江西辦事依法依規、江西辦事便捷高效、江西辦事暖心爽心”品牌上“作示范、勇爭先”,有效助推營商環境提升。
江西:銅鼓縣棋坪鎮全方位推進基層政務公開“兩化”建設
銅鼓縣棋坪鎮以提升服務水平為出發點,以“為民、便民、利民”為落腳點,堅持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公開與服務相結合、鎮事與村務相結合,內外兼修、勤耕不輟、多點發力,全方位推進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努力為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的政務公開與服務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