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找到與跨省通辦標簽相關結果 258篇
“跨省通辦”再推新舉措 首批京津冀共享電子證照清單發布
從企業和群眾異地辦事痛點、堵點、難點出發,著力打通業務鏈條和數據共享堵點。近日,《北京市深化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實施方案》正式發布,本市推出10大創新舉措,持續深化政務服務“跨省通辦”改革,不斷提升企業和群眾異地辦事便捷度。
京津冀營商環境協同優化成效顯著 234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跨省通辦”
10月24日,北京市召開京津冀營商環境改革成效新聞發布會。會上,北京市發展改革委營商環境政策處處長張騰介紹京津冀營商環境協同優化總體情況。截至目前,京津冀三地已推動179項政務服務事項“同事同標”,234項實現“跨省通辦”,200余項“京津冀+雄安”政務服務事項實現“移動辦”。
北京警方推進戶政業務“放管服”改革 推出便民利企新舉措
9月21日,北京警方通報,北京公安機關從群眾最急、最憂、最期盼的問題著手,不斷優化推進“放管服”改革走深走實,持續深化公安行政管理服務改革,在戶政等方面推出更多便民利企措施,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更好地服務保障首都高質量發展。
異地辦事更便捷,黃浦上線跨省通辦虛擬窗口
長三角地區云集了眾多知名老字號和大型連鎖經營企業,不少企業總部設在黃浦區,拓展異地經營網點時,需總部派專人攜公章頻繁奔波于各省市之間,反復遞交各種材料;各地收件標準不一,同一份材料須根據不同要求準備、提交。
聚焦“急難愁盼” 推動政務服務從“能辦”向“好辦”轉變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依托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建立政務服務效能提升常態化工作機制的意見》近日對外公布。這一文件出臺的背景是什么?將為企業和群眾辦事帶來哪些便利?記者就此采訪了有關專家。
貴州省內所有公安戶籍窗口均實現“跨省通辦”
貴州公安機關深入實施“一窗通辦”“跨省通辦”等改革,在全國率先實現戶口遷移、戶籍類證明、新生兒入戶“跨省通辦”全面線上辦理,省內所有公安戶籍窗口均實現“跨省通辦”。
北京首個企業變更登記,“e窗通”平臺“跨省通辦
8月28日上午,北京暖幫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的申請人張女士在天津市河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駐河東區政務服務中心窗口,領取到從北京郵寄過來的企業變更登記營業執照,朝陽區成功辦理了全市首個通過“e窗通”平臺“跨省通辦”企業變更登記業務。
交通運輸部:今年以來共完成網上“跨省通辦”業務辦理455萬件
交通運輸部24日召開8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韓敬華在會上透露,今年以來,交通運輸部共完成網上“跨省通辦”業務辦理455萬件,同比增長120%,服務好評率98.4%,全國累計生成道路運輸電子證照超1300萬張。
北京城市副中心:實現京津冀政務服務“跨省通辦”
“首鋼搬遷到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首鋼人要辦理一些業務,不用再回北京,在曹妃甸政務服務大廳就可以辦理了?!?月23日,北京市通州區政務局發展科科長曹宇,向“走進區域看發展?中國式現代化的京津冀實踐”主題采訪團一行,介紹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務服務中心“跨省通辦”的便捷與順暢。
松江率先實現!走進“一扇門”,辦成“兩地事”
讓企業群眾進“一扇門”,辦“兩地事”。8月21日,通過長三角“一網通辦”遠程虛擬窗口,松江區政務服務中心發出首張注冊地為云南省昭通市鎮雄縣的營業執照,在跨省政務服務“一網通辦”領域又邁出關鍵一步。
天津濱海新區與京冀實現300余個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
8月16日,“走進區域看發展·中國式現代化的京津冀實踐”主題宣傳采訪團來到天津市濱海新區政務服務中心,這里的京津冀三地“別樣”政務服務流程成為大家矚目的焦點。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承接平臺,濱海新區政務服務中心是如何便利京津冀三地群眾的呢?
西安306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跨省通辦”
今年以來,西安市440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全市通辦”,306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跨省通辦”,“西安政策通”平臺上線發布惠企利民政策325條,激發市場活力。
浙江公安推出10項惠企便民舉措 政務服務迭代升級
身份證和戶口業務“就近辦”,證件照片“一窗通拍、全域應用”,“浙警在線”上線提供全時空服務……今天,浙江公安助力“一號改革工程”10項惠企便民舉措暨“浙警在線”集成應用上線新聞發布會在杭州舉行,會上公布了10項惠企便民舉措。
公安政務服務“一窗通辦” 更多服務事項向全程網辦、好辦易辦轉變
8月3日,公安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研究制定公安機關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情況。發布會上公布了包括試點證件照片“一拍共享、一照通用”、試點新生兒入戶等高頻事項全程網辦在內的26項措施。公安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力爭8月底前部署實施。
銀川205項便民業務“跨省通辦”
目前銀川市已與北京、重慶等全國254個市縣區簽訂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合作協議,持續擴大政務服務“朋友圈”,實現公積金、異地就醫、戶籍辦理等205項便民業務“跨省通辦”,切實解決企業群眾辦事的“急難愁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