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20日)的全國綜治表彰大會上,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這樣描繪“智能社會”:智能社會是辦事更便捷、服務更周到、生活更舒心的社會。他還強調,要結合“互聯網+政務服務”建設,構建線上線下一體的智能化公共服務平臺,把可拓展上線的窗口服務移到網上、連到掌上,讓群眾不跑腿成為常態。
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
中央和省級綜治維穩部門一把手
要親自抓數據共享
近日,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部署人工智能發展,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
“在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推動下,人工智能將迎來爆發期,引發超越歷史、創造未來的顛覆性變革,推動人類進入一個新世界?!泵辖ㄖ诎l言中強調,要提高社會治理的智能化水平。同時,要有大戰略眼光、大機會意識,學習應用人工智能,打造具有中國特色、引領世界潮流的社會治理新模式。
談及我國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關鍵,孟建柱指出,大數據是人工智能成長的搖籃,我國人口多、行業全、市場大、數據資源豐富,關鍵是要把大量分散的數據匯聚起來,加強對科技信息化建設統籌規劃,推動數據廣泛聚合,共享內外數據,最大限度發揮大數據效能。
具體到政法綜治系統的工作,孟建柱要求,要打破數據壁壘,實現數據資源一體化。中央和省級政法綜治部門主要負責人要親自抓大數據整合共享,分管信息化和具體業務的負責同志都要參加領導小組。此外,還要加快推進“雪亮工程”建設,推動城鄉視頻監控連接貫通,整合各類視頻監控資源,促進價值倍增。
孟建柱說,我國人口多、行業全、市場大,數據資源豐富,關鍵是要把大量分散的數據匯聚起來,加強對科技信息化建設統籌規劃,推動廣泛聚合共享內外數據,最大限度發揮大數據效能。
用人工智能提高預測預警預防能力、防患于未然
眾所周知,人工智能能夠以人類不可比擬的精度、速度完成工作,將極大提升社會治理的預見性、精確性、高效性。
孟建柱也要求政法綜治部門,善于發揮人工智能威力,提高預測預警預防能力。
具體而言,在新業態安全監管方面,要利用人工智能深度學習自我更新的原理,深入研究暴恐極端案件、公共安全事件等產生的演變規律,構建數據研判模型,完善基礎管控標準,推動信息系統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升級,增強防控工作精準性、實效性。
另外,在人員密集場所安全風險防控方面,要善于應用智能探測傳感技術敏銳感知危險源,增強安全防控智能化水平。
“智能社會”是辦事更便捷的社會
在會上,孟建柱還對未來“智能社會”作出描繪:智能社會將是辦事更便捷、服務更周到、生活更舒心的社會。
他指出,要依托互聯網智能分析系統,加強輿情收集研判,及時掌握群眾新期待,精準預測不同群體需求特征,促進公共服務更有針對性、更具人情味。
同時,要結合“互聯網+政務服務”建設,構建線上線下一體的智能化公共服務平臺,把可拓展上線的窗口服務移到網上、連到掌上,讓群眾不跑腿成為常態。
孟建柱還要求,推動家庭智能安防系統與社區服務系統、綜治信息平臺、報警平臺互聯互通。實現報警、求助自動化,實現自然災害、突發事件等預警信息精準推送,更好守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原標題:什么是“智能社會”?更便捷、更周到、更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