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政務公開是建設法治政府的一項重要制度,要以制度安排把政務公開貫穿政務運行全過程,權力運行到哪里,公開和監督就延伸到哪里;依法依規明確政務公開內容、標準、方式,注重公開實效,以公開促落實、促規范、促服務。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政務公開的本質屬性、重大意義、基本要求和鮮明導向,為我們做好政務公開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陽光是依法辦事的防腐劑,公開是優化環境的催化劑。當前,我省正在開展“辦事難”問題專項整治,這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遼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具體舉措,是認真落實中央巡視工作要求的實際行動,是打造發展環境最優省的關鍵一招。全省上下要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政務公開的重要論述要求,認真落實國務院2018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充分發揮政務公開對決策實施、權力運行、政務服務的監督作用,以公開促落實、促規范、促服務,以全面政務公開推動解決“辦事難”問題。
一、推進決策實施公開,促進政策落實落地
公開決策,虛心納諫。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決策才能符合實際需要、合乎群眾意愿、得到有效貫徹。對于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和企業現實利益、需要全社會廣泛知曉的重大決策,除依法應當保密的外,均要在決策前公布草案,公開征求意見,認真吸納眾智。決策作出后還要加強政策解讀,讓群眾聽得懂、能認同,引導預期、凝聚共識,畫出推進落實的最大同心圓,求取政策供給的最大公約數。
公開執行,接受監督。政策措施有沒有執行到位,特別是關系群眾的社會政策、關系企業的經濟政策,公開接受監督最能發現問題。要主動公開涉及民生、企業重大決策的具體措施、實施步驟、責任分工和監督方式等,全過程、全方位“曬太陽”、受監督,堅決整治不作為、慢作為和亂作為,增強抓落實的執行力。
公開結果,正確評估。政策措施的實際效果如何,不能政府“自說自話、自彈自唱”,更不能讓群眾和企業“被好評”“被獲得”。要加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的公開力度,特別是“十三五”規劃、政府工作報告、“重實干、強執行、抓落實”專項行動的落實結果,注重運用社情民意調查等方式,科學合理、客觀公正地評價政策落實效果、取得成果,用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變化取信于民。
二、推進履職行權公開,促進行政依法依規
清單管理,依法履職?!胺o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是法治政府的顯著特征,“清單管理”是建設法治政府的重要抓手。要貫徹落實《遼寧省權責清單管理辦法》,對行政權力和責任以清單的形式明確列示并向社會公布,防止“用權任性”“有責不擔”。扎實開展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改革試點,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開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
陽光監管,公平公正。監管不透明、執法不公正,是企業和群眾最深惡痛絕的事情,也是對營商環境最大的破壞。要重點公開工商、質監、稅務、衛生、環保、消防、交通、教育、住建等與企業生產、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監管信息,公開執法主體的職責、權限和執法依據,公開執法流程、裁量基準等,促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要堅決整治“管卡壓”和“推繞拖”,解決門好進、臉好看、事不辦問題,解決服務中心不服務、便民中心不便民等問題,不斷優化辦事和創業環境。
聚焦重點,回應關切。隨著互聯網及各類新媒體的快速發展,極大改變了信息傳播方式,許多熱點事件因網而生、因網而增。要重點公開財政預決算、三公經費、公共資源交易、政府采購、土地征收、重大建設項目批準和實施、重點民生工程建設和管理、國有資產監管等社會高度關注的熱點信息,主動自覺接受監督,發現問題堅決整改。對重要政務輿情、媒體關切、突發事件等熱點問題,要及時回應不失聲、妥善處置不缺位,并將工作情況向公眾公布、向社會公布。
三、推進政務服務公開,促進服務優化優質
集中辦理,規范服務。集中辦理是將政務服務事項向政務中心、審批大廳等集中,讓群眾和企業辦事不再“多頭跑”“來回跑”。規范服務是公開政務服務事項,并逐項編制發布辦事指南,明確受理條件、辦結時限、申請材料、辦理流程、收費標準等,讓群眾和企業辦事有章可循、心里有底。這兩項工作,全省已經取得重要進展。下一步,要在集中上持續用力,分散在各單位的政務服務事項2018年要全部進入政務中心等服務大廳,杜絕“體外循環”;在規范上精準發力,同一政務服務事項省市縣三級要統一標準,杜絕“奇葩證明”;在監督上更加有力,窗口單位機關中層以上干部的姓名職務、辦公電話和工作分工全部公開,實行首問負責、一次告知、限時辦結和責任追究制度,打通“中梗阻”。
優化流程,提高效率。江蘇省的“3550”改革改出了“江蘇效率”,浙江省的“最多跑一次”跑出了“浙江加速度”。要對標發達地區,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政務服務變革,對服務流程進行優化再造,部門內部精簡程序、部門之間“并聯辦理”,最大可能減少辦事環節,最大限度縮短辦理時限,最大努力提高辦事效率。要以企業開辦、不動產登記、施工許可等與企業群眾關聯度高的事項為突破口,借鑒江蘇、浙江等外地先進經驗,總結遼寧自貿試驗區等本地成功做法,開展“多圖聯審”“多審合一”“多評合一”“證照聯辦”等,從“跟跑”提速,向“并跑”“領跑”沖刺。
服務上網,一網通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快推進電子政務,鼓勵各級政府部門打破信息壁壘、提升服務效率,讓百姓少跑腿、信息多跑路,解決辦事難、辦事慢、辦事繁的問題。要充分利用互聯網扁平化、交互式、快捷式的優勢,大力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讓更多的服務事項實現網上辦理,做到應上盡上、全程在線、功能完善、利企便民,助力打造“數字政府”“數字遼寧”。2018年,全省70%以上的行政許可事項要實現網上辦理。在服務上網過程中,要打破信息孤島,促進條塊聯通,加強平臺對接,統一身份認證,實現各部門業務系統、省市縣三級平臺的信息數據互認共享、多方利用,做到“單點登錄、全網通辦”。要充分整合民心網、市長熱線等現有政務服務資源,建設全省統一的8890(撥撥就靈)政務便民服務平臺,逐步實現7×24小時服務。
解決“辦事難”問題,打造發展環境最優省,不是政府的“獨角戲”,而是需要公眾參與和監督的“大合唱”。各級政府要充分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敞開門辦公、陽光下履職、透明化服務,打造公開公平公正、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為加快實現遼寧全面振興創造良好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