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29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和北京國脈互聯信息顧問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2018智慧中國年會”在北京隆重召開,以“數據賦能 智慧中國”為主題,共有來自全國部委、省、市、區縣電子政務、智慧城市、大數據主管領導、行業專家、企業代表、主流媒體千余人參會。
本文系原中國信息協會副會長、原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胡小明先生于11月29日上午在“2018智慧中國年會”分論壇四--“政務服務升級:優化營商環境”論壇上的演講,內容通過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本人審核。
【原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 胡小明】
今天我為大家解讀一下有關營商環境的政策。
一、關于營商環境的重要性
?。ㄒ唬I商環境與交易成本
做企業的人都很明白,方便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原來我在國家信息中心的時候也做了一家企業,對很多問題都深有感觸。
首先就是稅收的問題。當時在企業的時候,覺得最重要是錢要發到人的手上才有用,發不到人的手上就沒有效果。對于招納人才,你得先保證他工資,因為他不是一個人,他還有家庭。但是當工資要發到人的手上時,需要交很多的稅,單位扣一筆稅,個人還要扣一筆稅,這就使得在人才爭奪上變得非常困難。
其次是在辦事的復雜性的角度上。我自己原來也做過公司,公司是用家里的房子來做的。一開始是談好的,過了幾年之后呢,忽然說不能用家里的房子來辦公司,如果辦公司,又要加稅。本來一開始將稅算進去了,之后又重算,導致費用就升高了很多,那么接下來就使得很多事情變得很難做。
在營商過程中的,有生產成本和交易成本。一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一個城市做好的關鍵在于組織,效率是來自于組織的。經濟管理的重要任務是降低交易成本,營商環境屬于交易成本的一部分,交易成本越高,經濟效益就越低。
(二)核心是政府監管的成本
交易成本的重要內容是營商環境?,F在互聯網和各方面經濟,除了交通、通訊之外,各種各樣的環境最重要的是能不能最有效的組織起來,也就是社會就像潤滑劑一樣,以上這些都體現了營商環境的重要性。
政府對企業進行監管過程中企業付出的全部成本是營商環境的重要內容。營商環境包含政府管理、交通、通訊和各種各樣的環境。在經濟管理當中,作為政府來講,能夠發揮作用,最重要的是政府的監管成本。如果能把政府監管的成本降低,那么對我們社會經濟的發展就會非常有價值,這個就是政府現在做的事。過去政府在做事情的時候,有很多是從另一個角度考慮,開始的時候給企業優惠政策,然后降低地價,實際上對企業來講,并不是長遠的活動,這個長遠的活動,還是要營商環境更有用、更重要。
降低營商成本是政府改革的重點。在現在這個創新經濟時代,政府直接干預經濟,其實更重核心,這里面就談到了,以前政府就是經??紤]是產業政策,然后提出一種產業政策,然后是政策投資。這個有一定作用,但還不是核心重點。
(三)創新時代營商環境更重要
改善營商環境比產業政策更有效,簡單需求階段產業政策是可行的,創新經濟階段不可行。創新和優惠政策并沒有直接的作用,而政府過去是從產業政策角度考慮,并沒有從企業的角度考慮。但是當站在企業的角度考慮的時候,就會帶來很多的問題,兩個地區的政策不同,企業會先選擇優惠政策多的地方,一旦企業做起來了,會離開并尋求對發展更有利的地方。所以真正的能夠吸引企業,最重要的是營商環境,只有營商環境能讓企業組織人才,產業聚集起來比較容易。
創新經濟時代,政府直接干預經濟不可行,要靠企業家自己去創新。世界銀行定義的營商環境實際是人才、資金、技術,有一定的方向。但是營商環境不僅僅是政府的政策,還有文化、環境等各個方面。
舉例:有個美國人,做了個統計,把全國創新發展的地方做了一張圖,另一個美國人,把同性戀的分布也做了一張圖,后來發現這兩張圖的分布幾乎是一樣的。換句話來講,就是同性戀活躍的地方,創新也活躍。那么大家會覺得是什么原因呢?那么最重要的一點,社會比較寬容,政策比較自由,相對來說,約束得少,這種情況,也是一種營商環境,但是這種營商環境有些地方政府會給予支持,還有一些地方政府是做不到的。信息化管理的工作,目前來講主要還是圍繞政策的發展,而政府最有效的做法,還是做營商環境,來促進社會的全新發展。
二、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報告》
世界銀行的營商環境評估已經做了十三年了。過去我們對《營商環境報告》的重視程度還不太夠,那么現在中美的貿易大戰,全球的投資爭奪,這些問題累積使得我們更加重視營商環境。所以國內現在來講對這個問題也比較重視了,因為我們發現營商環境評估可以促進生產力發展、促進企業創新、促進投資外包、吸引外來投資、國際投資、國內的投資,那么這些問題都越來越重要了。于是國務院的放管服的方向也越來越趨向營商環境改善,來加強。
世界銀行做的《營商環境報告》,實際上是選擇了全球的營商環境190個國家,測一些指標,那么這些指標測完之后呢,做一個排名,那么這個排名在全球來講影響還是比較大的。為什么大呢,因為他就是一個投資、人才流向的一個指示劑。所以,從這點來講,中國對這個問題也越來越重視了。而且以前我們采取的一些方法,靠優惠政策,靠這個東西實際上并不長久。從營商環境來做這個事情,會更加有力量。
(一)《營商環境報告》的內容
今年10月31日世界銀行發布《2019年營商環境報告:強化培訓,促進改革》。
本期報告涉及10個領域:開辦企業、辦理施工許可證、獲得電力、登記財產、獲得信貸、保護少數投資者、納稅、跨境貿易、裝修合同和辦理破產。
本期報告使用的是各國2017年6月2日至2018年5月1日的數據。用量化的指標對全球190個經濟體衡量監管法規是否有助于推動經濟發展。
(二)《報告》排名的影響力
《報告》全球營商環境排名對各國改革產生極大推動。有128個經濟體進行了重大監管改進,進步顯著的有中國、印度等十個經濟體,以獲得電力與跨境貿易進步最大。
在上年世界銀行的《報告》中,中國綜合排名為78;今年中國排名提高32位,躍升46位,首次進入前50。中國為中小企業營商環境實施的改革思路進入全球前十。
(三)《報告》排名辦法
營商環境是指企業完整生命周期中遵循的政策法規要求的時間與成本,《報告》從數據維度簡化描述營商環境,形成便于不同經濟體之間比較的共同標準?!秷蟾妗愤x擇了5階段11類指標進行分析(本期為10類指標),數據包含法律得分指標與監管需要的時間與成本指標,數據先由經濟體自報,再由評測小組對樣本企業問詢調查,并由第三方進行分析計算。本次《報告》評測,中國是以上海(權重55%)、北京(權重45%)為樣本參與計算排名。
三、全球營商環境改革之風
?。ㄒ唬θ蚪洕母锏耐苿?/strong>
《營商環境報告》對全球經濟改革的推動是非常大的,各國政府只要你把他排到競爭的位置上去,他就會高度重視。
舉例子,比如:北京有50多個委辦局,都做自己的事,做完之后,要求他改進怎么改進也不成,后來就干脆做了一張表定期發布,大家排名,大家的積極性就不一樣了。
我原來在深圳的時候,深圳有一年的政府網站排名排到三十四了,而深圳是信息化發展非?;钴S的地方,于是市長要求第二年一定要進去前兩三名,后來很快投入,第二年就第一名。
這說明政府和各級政府官員,對排名都非常重視,這報告提出最重要的體現是比較的標準,大家不排位不比較的時候都比較松懈,只要你一比較。這里也體現一個改革方向,改革方向也就是營商環境提出的內容,對國際市場都有很大的影響。
總結來說,《報告》的目的:一是提供比較的基準刺激改革;二是指出改革方向;三是為國際援助流向提供依據;四是檢驗政策監管理論的效果。
全球營商環境排名的影響力極大,刺激全球營商環境的改革, 2003年以來,190個經濟體中186個經濟體實施了3500多項營商環境改革。
(二)世界銀行觀點
世行集團行長金墉表示:私營部門是全世界實現可持續經濟增長和消除貧困的關鍵?!秷蟾妗匪鶆摻ǖ墓?、高效和透明的規則是營造富有活力的經濟和創業環境的基石,更重要的是《報告》也敦促了政府加快為私營企業的蓬勃發展和社區繁榮創造條件。
(三)俄羅斯、印度、新加坡、香港的經驗
俄羅斯、印度、新加坡、香港都非常重視營商環境。俄羅斯2012年排名120位,普京上臺后即發布《關于國家長期經濟政策》,命令政府采取措施,2018年達到20位,政府推動了23項改革,按行政區評比。印度總理莫迪2014年上臺,提出“改革、行動、轉型”和“印度制造”戰略,設定2022年進入前50名的目標,印度今年升至77位,在國內按行政區評比。新加坡營商環境連續十年第一,建立“精明監管委員會”。香港地區長期保持前五,建立“方便營商咨詢委員會”。
四、中國政府重視營商環境
?。ㄒ唬┝暯娇倳浿甘?/strong>
習近平指出:營商環境就像空氣、溫度和水對于生命體一樣,是城市發展的基礎生態。要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特大城市要率先加大營商環境改革力度。要“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哪個地方營商環境好,企業投資就往哪里走,哪個地方發展就會更快更有活力。
(二)李克強總理要求
在2018年1月3日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激發市場和社會創造力。會議指出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解放生產力、提高綜合競爭力。要借鑒國際經驗,抓緊建立營商環境評價機制,逐步在全國推行。打造國際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為企業和群眾提供辦事便利,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深厚潛力。
11月2日李克強在給優化營商環境高級別國際研討會的賀信中表示,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中國將進一步加大改革開放創新力度,對內外資企業、不同所有制企業實行一視同仁、公平競爭的政策,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讓中國繼續成為中外企業投資發展、合作共贏的熱土。
(三)國務院部署
為打造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市場化)的營商環境,國務院開展了營商環境評測。首批試點的是北京、上海等12個城市,第二批又補充天津、重慶等十個城市共22個城市。
中國營商環境評測的指標結合中國的特色進行了修改:對接世界銀行標準,完整吸收其12項指標,強調可量化、可比較、程序與計算方法相同;增加一些符合國情的指標,綜合評價投資貿易便利度和長期投資的吸引力,衡量城市高質量發展水平;要求客觀真實,科學管用,如增加用水、用氣的指標等。國內強調要從三個維度評價營商環境:企業全生命周期監管服務的時間與成本;城市的投資吸引力;城市的高質量發展水平。
(四)重大改進
“開辦企業”:由去年93位上升到今年28位; “辦理施工許可證”:從172位升至121位;“獲得電力”:由 143天壓縮為34天,從去年98位躍升為14位;“登記財產”、“保護少數投資者”均明顯有改進;“納稅”:由130 升至114位,取消營業稅、縮短納稅合規時間,納稅時間減少65 小時,為142小時/年;“跨境貿易”:由97位上升至65位;成本由745美元降到326美元;“解決商業糾紛”:第6位,平均耗時496天成本占索賠成本16%。
(五)《中國營商環境報告》排名
2018年11月12日中國財富網和萬博新經濟研究會聯合發布《2018年中國營商環境指數研究報告》對全國31個省市營商環境指數十強并按東中西地區進行排名。
前十名為:上海、北京、江蘇、浙江、廣東、山東、天津、福建、遼寧、湖北;東部地區前五名也是全國的前五名;中部地區前五名為湖北、安徽、湖南、河南、江西;西部地區前五名為陜西、四川、重慶、廣西、云南。
(六)地方城市舉措與智慧城市相結合
營商環境的排名刺激了城市之間的競爭,競爭機制極大地推動了政府改革,很多試點城市結合智慧城市建設提出了很多改進營商環境方案,取得很多成果。例如:北京在聚集辦理施工許可、開辦企業、納稅、獲取電力等方面做出改進;上海以市場主體感受為判斷標準,一網通辦、建立大數據中心、政府流程改造、加強改革系統集成等等;浙江衢州提出“無證明辦理之城”、“掌上辦事之城”等口號;杭州市政府為改善營商環境提出了28項改革措施。
五、營商環境與經濟發展
?。ㄒ唬┱l展經濟的切入點
政府看到的市場機會大都是過時的機會,政府直接干預效果不佳,產業政策并不成功,在指導企業創新方面政府不要過于自負,改善營商環境才是切入點。創新、創業的事情要由企業家去做,政府應該創造公平、有效、透明、可預期的市場價值。
(二)認真學習國際化的經驗
中國由于市場規模大經常會忽略國際化,國際化產品才是能夠長遠生存的產品,好的營商環境能夠吸引國際投資。
為什么系統化的思維大都出自西方?因為我們的經驗與市場化的歷史太短??缃缳Q易是非常不錯的,我們需要克服思維方式的實用主義和短期行為。
(三)智慧城市的目標問題
智慧城市建設目標是面向服務的,政府僅靠數據并不能實現科學決策,要考慮什么才是企業所需要的,政府不具備指導企業創新的能力,政府不容易看到真正的創新,創新是遠離理論,是對現有環境的改進,努力節約企業與居民時間的智慧城市。
?。ㄋ模┳屍髽I與公眾有獲得感
政府做事情一定要圍繞著公眾,圍繞著企業?,F在政府慢慢認識到,對企業好就是對國家好,中小企業的獲得感最重要。政府閉門想出的好事情社會并不買賬,重要的是服務對象的獲得感。效益與成本有立場,是誰的效益誰的成本,知識產權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附:國脈,是領先的大數據治理和數字政府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平臺+數據+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數據基因和水巢DIPS兩大系列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信息中心、大數據局、行政服務中心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金融機構。自2004年成立以來,已在全國七大區域設立20余家分支機構、5大技術研發基地,服務客戶2000余家,執行項目5000余個,連續多年開展中國政府網站、智慧城市、互聯網+政務、營商環境等公益評估評選活動。被業界譽為中國信息化民間智庫知名品牌、電子政務優選咨詢機構,國內首倡智慧政府理念,首創智慧城市、數據治理、互聯網+政務評價體系,首推數據資產普查、全口徑數據資源目錄、數據元標準化、數源確認與供需對接、最多跑一次事項梳理、營商通等產品,信息資源編目、公共數據普查等業務全國占有率和影響力名居榜首。
注:獲取更多會議信息及嘉賓演講資料,歡迎登錄“2018智慧中國年會官網”。
現場照片直播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