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29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和北京國脈互聯信息顧問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2018智慧中國年會”在北京隆重召開,以“數據賦能 智慧中國”為主題,共有來自全國部委、省、市、區縣電子政務、智慧城市、大數據主管領導、行業專家、企業代表、主流媒體千余人參會。
本文系廈門市經信局總工程師童平平女士于11月29日上午在“2018智慧中國年會”分論壇--“政府數據體系與一體化平臺建設研討會”上的演講,內容通過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本人審核。
【廈門市經信局總工程師 童平平】
今天主要圍繞兩個問題與大家做分享:一是一網通辦,二是城市治理。
一、“i廈門”服務體系建設
“i廈門”平臺于2014年建成,作為政務的統一服務平臺,在全國是比較領先的,廈門是全國第一個做統一實名認證平臺的城市。發展了四年之后,平臺的實名注冊用戶已經達到了230萬,廈門常住人口是401萬,使用該平臺的用戶已經遠遠超過了廈門常住人口的50%。
對于老百姓的生活大概分了三個方面:第一個是政務服務,第二個是生活服務,第三個是住家服務。住家服務目前比較被關注,作為一個普通老百姓,不一定每天都要跟政務生活打交道,不一定每天要辦很多的事情,但老百姓需要出行、需要看病,最主要的是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個小區,我們可能不用去跟政府打交道,但必須跟物業打交道,物業可能是最了解我們、最知道我們家庭底細的一個機構或團體。圍繞著這個方面,今年進行了一次探索工作。
“i廈門”體系后臺數據實名認證、支付是統一的,但三個平臺各自有側重點,用一個不太準確的比喻來說,就像“三室一廳”,大門插鑰匙進去后的大廳、廚房衛生間這些公共部分是共享的,但是三個房間又有各自的特色,體系后面各有各的特色,這也是現在所在做的。今年,由于國務院與廈門市委市政府都特別重視“i廈門”平臺,市長親自擔任組長、常務副市長作為副組長、政府辦公廳副主任作為辦公室主任、我作為負責人,出臺了137號文,對接下來如何做政務服務、城市管理有一個非常詳細的規劃,該文件是公開發布的。
廈門市政府常務會議紀要有一個非常大的突破,廈門設有一個掛牌的信息中心--“政務大數據管理中心”,是事業單位。原來服務于四大班子。我們在推進“i廈門”平臺這四年的過程中發現了一個問題,這個平臺是服務企業和百姓的,放在事業單位會有很多局限性,所以我們把大數據管理中心涉及服務企業和百姓的業務剝離出來,成立了一家市屬國有公司--“市民數據服務公司”,公司于8月8日成立,承擔了三個平臺的建設和運營工作;該公司采用市場化的合作方式,與國脈、平安、騰訊、阿里都有合作。APP迭代更新非???,如果按政府合同流程,立項、批錢、再修改,根本趕不上,而企業不需要走這么多流程,這是企業的優勢。
二、“i廈門”平臺
2014年“i廈門”平臺做了一證通行、一網通辦、智能感知、多屏融合。智能感知,許多城市都有講到,就是我們會對用戶的身份進行畫像,然后推送。比如我是一個低保戶或殘疾人,那我可以享受到政府的什么政策,可以主動推送,然后告訴我怎么辦、什么時候、辦理路線是什么,實現智能推送。
?。ㄒ唬癷廈門”典型應用
1.政企直通車
我們一直講營商環境,今年四月份國家發改委發布的全國性指標,廈門得了第二名,但是還有很多進步空間,尤其是近期國家層面對民營企業這塊非常重視。我們開拓了一個新的欄目叫“政企直通車”,是專門服務于企業,有任何問題與建議都可以通過“i廈門”提出來,當然這些都需要通過實名認證;問題與建議提出后,將依托市長熱線12345平臺做一個流轉分發,一是診斷屬于哪個職能部門,給到分管領導,市長權限最高,他隨時可以看到并操作,他是一把無形的劍,全程監督工作;后臺訴求辦理結果平臺中有規定必須在多長時間內辦完,辦理完成后,企業需要給反饋意見,若不滿意,此事件需要進行回流、重新辦理,這是政府政企直通車的管理辦法;除此之外,通過績效考核來監督我們所有人。所以“i平臺”有三個功能,一是“看”,二是“辦”,三是“看你怎么辦”,這就要求我們把事情真正做到讓每一個公務員圍繞著企業的事情來打造,真正的以企業服務為中心。
2.診間結算
診間結算,實現掃碼就醫、醫保自費費用一鍵結算等。用手機掃碼看診,不用帶健康卡或社???,只帶手機看病即可。因為我們是通過實名認證,每個人會生成一個唯一二維碼,就診時掃二維碼,醫生開的藥方可以直接在里面確認,等走到藥房藥就已經準備好了,減少了排隊時間,預約時間精確到15分鐘以內,不用二次預約。從看病到取藥比原來的時間縮短了四十分鐘至一個小時左右,減少了在醫院無效的排隊等待。
3.隨手拍
隨手拍,用于城市治理,或者說全民參與城市治理,之前廈門也有隨手拍,比如說公安涉及公眾安全的、城管涉及到城市治理的、交通部門涉及運營的,但老百姓不太清楚這個事情要給哪個部門,如果投給不對的部門,部門將不予接收,所以我們把它全部注冊到“i廈門”平臺上,“i廈門”實名注冊以后跟“政企直通車”一樣,會制定一套完整的管理辦法,包括積分獎勵。以我為例,一天我發現井蓋碎了,隨手拍張照片傳到“i廈門”上去,沒過幾分鐘12345就接受了反饋意見,第二天下午井蓋就修好了,第三天垃圾也清理完畢了,還得到了兩百積分,這讓我非常有成就感。
4.出入境赴金游
新華社和中央電臺都有報道,很多人納悶說這是給福建省以外的其他大陸居民提供的服務,與廈門市民沒有關系。這里我需要解釋下,因為“赴金游”具有自由性,但國家移民局給廈門的一個政策就是除了本省以外的居民都可以到廈門去“赴金游”,但必須是組團,就是要通過報名參加,之前是大概要3-5天,把大量照片以及個人資料交給旅行社,然后由旅行社進行辦理,一個人現場填表、辦手續需要三小時,窗口排得非常滿。出入境“赴金游”做成后能縮短時間,可以選中我們核準的十九家旅行社中的一家直接上傳照片與身份證,然后“秒批”通過,等出發金門時,在碼頭只需花五分鐘驗證簽字,就可以去金門了,廈門到金門每天有三十多個班次,坐船需要半個小時。所以這是造福于我們十三億大陸居民的好事,2017年來廈門旅游的人次是7800萬,廈門旅游到金門非常便利。
?。ǘ癷廈門”表現形式
“i廈門”表現形式有PC網頁版、APP版、微信版、自助終端版四種表現形式。
三、廈門市民卡APP
廈門市民卡APP,這個是虛擬卡,初衷就是每人有太多的卡,他是每個人唯一的一個廈門卡,可以坐公交、去圖書館借書等。我們食堂吃飯是有補貼的,財政給食堂的錢是固定的,食堂的人發現很多人拿著卡進來吃飯,其中很多人借給其它人的卡來吃。因此食堂開始掃碼,掃碼必須在手機上,而你的手機是不大可能借給別人,對我們內部講,我們機關食堂第一天掃碼吃飯,就攔截了五百個不是機關的人。廈門有十萬臺胞,臺胞在廈門也可以和廈門市民一樣的使用市民卡。
四、家住廈門
很高興這次國脈給我們評的獎,“i廈門”好比是一個剛剛出生不久的嬰兒。最近中央電視臺特別播出了我們這個小區共治平臺,中央政法委對我們這個平臺特別地重視及認可。建設背景是,我們每個人都是住在一個小區里面,小區里面有物業公司、業委會、居委會?;旧洗蟛糠志用窈臀飿I是對立的,物業公司覺得居民不交物業費很難管,居民覺得物業公司收了物業費管得差,后來成立了業委會,業委會由住建委申請到了機構代理,他也可以通過法人去申請,業委會大家以為可能是利益平衡的,但并不是,業主是選擇業委會去代表自身利益的。但有的小區的業委會把物業趕走了,它來管物業,然后他跟業主之間又形成了新的矛盾,所以這個小區到底“由誰來管”一直是個難題。
最后,還是由政府來挑起擔子,建一個這樣的管理平臺,業委會、居委會、業主、物業四方一起來用。居委會沒有任何平臺和網絡手段,因為網格化平臺只到居委會,到不了物業,居委會通知物業小區的居民都是傳統的上門、貼傳單或一個個電話,方式很落后、工作量很大。該平臺建成后居委會很高興,發布信息都是點對點,并且后臺數據全部打通,包括實名認證的家庭住址等,居委會人員可以點對點傳達;物業也高興,因為工作可以實現精準化管理,而且后臺都可以看到,人員可以精簡一半,把省下來的工資拿出25%再給其它工作人員,可以提高工作人員積極性,此舉讓物業也嘗到好處。
業委會的問題是成立業委會特別難,規定是要有三分之二的業主投票才可以通過,業主很多人是買了房子沒在這住,或者是海外的,要讓他們到現場開會非常難,現在我們搞了一個“線上投票系統”,就可以隨時隨地在規定時間內進行投票。另外,在這個平臺上任何事情都有公示,后臺全部打通,會允許它做一些商業化合作,當然是在政府的合情管控下,它可以把周邊許多服務都整合起來,比如一個小區周邊有六家店,都到居委會來說各自的優勢,那么可以讓他們六家去競爭,把最好的那一家給放到這個平臺上來,類似這種當地的土特產也都可以放到這個平臺上來,這是一個嘗試,目前很受歡迎。
附:國脈,是領先的大數據治理和數字政府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平臺+數據+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數據基因和水巢DIPS兩大系列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信息中心、大數據局、行政服務中心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金融機構。自2004年成立以來,已在全國七大區域設立20余家分支機構、5大技術研發基地,服務客戶2000余家,執行項目5000余個,連續多年開展中國政府網站、智慧城市、互聯網+政務、營商環境等公益評估評選活動。被業界譽為中國信息化民間智庫知名品牌、電子政務優選咨詢機構,國內首倡智慧政府理念,首創智慧城市、數據治理、互聯網+政務評價體系,首推數據資產普查、全口徑數據資源目錄、數據元標準化、數源確認與供需對接、最多跑一次事項梳理、營商通等產品,信息資源編目、公共數據普查等業務全國占有率和影響力名居榜首。
福利大放送:《數字政府周刊》、《數字政府白皮書2.0》、《第八屆(2018)中國智慧城市發展水平評估報告》、《第四屆中國“互聯網+政務”50強優秀實踐案例評選研究報告》、《首屆(2018)中國營商環境評估報告》可通過電子政務智庫公眾號及微店在線購買,歡迎訂購。
微信掃一掃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