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禪城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科長麻浩先生于11月29日在“2019年智慧中國年”分論壇——“數字政府與數字化轉型研討會”上的演講,內容通過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本人審核。

image.png

「禪城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科長 麻浩」

  各位領導、學者、專家,大家中午好!我簡單跟大家介紹下佛山市禪城區惠企服務體系改革的經驗做法。

  一、禪城區概述

  佛山市位于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域,禪城區是佛山市政治、金融、文化、信息、地理、交通中心,面積154平方公里,常駐人口約130萬,戶籍人口約66萬,外來人口與戶籍人口的比例接近1:1,在人口密度、城市管理及社會治理方面,禪城區面臨巨大壓力,智慧城市建設特別需要數字化提供智慧支撐。

  二、禪城區實踐

  禪城區構建數字政府遵循“一改革、一平臺、一創新”理念:“一改革”指一門式改革,解決群眾辦事難,促進行政權力高效、公平、公正、公開運行;“一平臺”指社會綜合治理云平臺,使政府執行能力精準化、高效化;“一創新”指基層黨建創新,鞏固黨在基層的執政基礎和領導的核心地位。

  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六次會議時,提出要“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廣東省“數字政府”建設總體規劃(2018-2020年)》提出,要推進涉企政策精準推送和企業咨詢、訴求在線服務,支持各地建立本地區涉企政策“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實現政府政策庫與適用企業相匹配,為廣大企業提供找得到、看得懂、用得起的政策信息服務?;陧攲右I,禪城區去年在營商環境、惠企服務方面做了一些試點和深化。

 ?。ㄒ唬﹩栴}導向

  我們以問題為導向,在扶持政策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扶持政策方面存在“找不到、看不懂、難申報、審批慢”的現狀:

  1、找不到。我們對現有政策進行了簡單梳理,其中國家級政策6000多條,省級政策314條,市級政策121條,區級政策99條,涉及13個部門。政策雖然到處都是,但需要的時候卻不好找。

  2、看不懂。政策平均字數5600字、平均條款30條,及可能的政策條件條款不清晰、定義不清晰等問題,使得人們普遍認為政策復雜、難讀懂,特別是政府的標準公文。

  3、難申報。申報資料多、申報材料重復率高、需要填報數據多導致申報難。如申報平均提交15份材料、各申報材料重復率高達60%、填報數據平均41項、各申報填報數據重復率達40%等。特別是政策申報不屬于行政審批范疇,屬于地方自己的政策并沒有納入行政審批管理,依然散落在各個部門之間。

  4、審批慢。對于一個政策來說,企業最關心是兌現時間,但現在的審批時限往往沒有承諾,審批環節繁多。如審批環節最多22個、平均環節15個,政策兌現時間最長18個月,平均10個月等。

 ?。ǘ└母锱e措

  禪城區惠企服務體系改革獲得了佛山市整體試點,主要做法就是構建“五個一”,即一套標準、一個平臺、一個窗口、一支隊伍、一套數據。

  一套標準:將政策兌現當作行政服務審批改革的一個標準化模型。通過指南標準化、服務流程標準化和審批流程標準化,打造高效、規范、便利的政策兌現標準。

  一個平臺:即禪城區惠企服務平臺,目前實現了惠企政策的精準送、扶持申報政策全流程網辦、企業訴求互動服務。如何做到惠企政策精準推送?第一步制定政策標準;第二步政策數據化,我們將全部政策集中輸入,分解重構政策核心條款,比如99條區級政策解構為1175條政策條款,構建成數字化的政策庫;最后一步形成政策智能推薦報告,通過政策直播、動漫解讀方式確保企業能讀懂政策。依托平臺實現扶持政策申報全流程網辦,并做到限時辦結,在整個申報過程中還可實時互動、咨詢,做到暖企訴求全程督辦。整個改革是以數據為驅動,我們構建的政策庫有7221條政策,形成1.4萬個底層政策塊,涵蓋企業申報的6個生命周期,梳理形成738個政策標簽,此外還整合原有法人庫數據(工商、稅務、人社、環保等60多個部門的5800多萬數據)、自然人庫數據(衛健、人社、教育等10多個部門6500多萬條數據),再加上申報過程中沉淀積累的鮮活申報數據,為下步壓縮政策審批、政策兌現提供數據支撐。

  一個窗口:將政策兌現作為非行政許可范圍事項,納入“一門式”改革過程,相當于“一門式“政務服務改革再出發。我們實行前臺一窗受理、后臺協同審批、政策限時兌現;制定惠企政策清單,保證實施清單外無審批;設置24小時自助服務區,提供智能化、便捷式、全天候、自助式辦事服務。

  一支隊伍:在企業走訪調研中發現,企業需要有溫度、有交互的服務,因此構建一支隊伍在整個體系中非常重要。在惠企服務體系中,我們構建了一支“惠企服務”隊伍,為企業提供專業化咨詢和主動式服務;此外,我們每周會根據不同政策找到一些合適的企業,開展全景式的沙龍輔導。

  一套數據:改革的背后是數據流通,我們通過企業畫像、政策評估、數據賦能、資金監管,確保每個政策實施效果,確保政策按標準兌現、限時兌現,實現政策兌現全流程、全環節監管。

 ?。ㄈ└母锍晒?/p>

  接下來介紹我們推行改革以后帶來的一些成果。通過企業畫像、申報庫、證照庫等數據支撐,實現材料復用,自助填表,簡化申報手續,對審批環節進行壓縮,限時辦結,實現政策可預期。簡單從四個維度介紹:一是簡化申報,改革前需要15份申報材料,改革后只需要4份,實現申報材料零重復;二是減環節、促審批、壓時限,由之前平均15個審批環節減少到8個;三是填報數據簡化,之前要填報41個字段現在只需填報18個;四是政策兌現時長壓縮,之前兌現平均需要10個月,現在只要2個月。

  以“佛山市禪城區文藝精品資助申報”為例,標準化前有27個條款,標準化后減少到13個;之前有兜底條款且材料需要一式五份,現在無兜底條款且只需一式一份;之前申報程序簡單模糊,現在規范清晰;之前無兌換時限,現在57個工作日可實現兌現;之前無情形現在分情形。

  再舉一個簡單例子,以佛山電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為例,只要在平臺輸入企業名稱,就能通過后臺的算法模型,自動匹配出可以適應的17個政策及40個政策條款。這個政策和條款是經過標準化處理的,內容非常簡單易懂,比如關于馳名商標方面的就可以了解到每件商標一次性給予100萬資助,還能清楚了解到如何獲取相關獎勵。通過惠企服務智能推薦模型,為企業提供專屬智能政策服務,解決政策找不到、看不懂問題,讓之前的企業找政策變成現在的政策找企業。

  通過這次改革我們也獲得了一些獎勵,比如“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數據治理優秀實踐”等等。

  三、結語

  “互聯網+政務服務”改革,永遠在路上,就像昨天一位領導所說的,這項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非常感謝各位專家、教授這兩天給予我們的一些指導和意見。同時也希望與會專家、教授有時間去佛山禪城區看一看,在政務服務改革方面給予我們更多意見和思考。


       申明:本文版權歸國脈互聯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授權。

  附:國脈“一網通辦”核心支撐系統(GDBOS),助力數字政府建設

  數字政府2.0操作系統、政務數據體系2.0基礎標配、政務服務一體化升級方案。又名“政府數據業務操作系統”(GDBOS), 是基于國家有關政策要求、各地實踐經驗、數據體系理論、微服務技術架構,圍繞“大數據、大系統、大平臺”融合一體思路,為各地數字政府升級而量身打造的一套作業平臺。運用數據體系、標準治理、業務再造、組織進化等工具和方式,可從結構、標準、模塊架構上對當前政務服務平臺體系進行優化、重組和升級。有效適配部委、省、市、縣(區)不同層次需求,支撐數據整合共享、政務流程再造和服務模式升級,全面提升政務服務能力,夯實數字政府基礎,為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重要支撐。

  依托"產品+數據+標準"框架,構建"標準支撐、數據體系、業務再造、數據治理、管理賦能"五大體系,無縫銜接既有業務系統,有效驅動政務服務整體運作:①落腳在“辦成”,把政務數據歸集到一個功能性平臺,企業和群眾只進一扇門就能辦成不同領域事項;②綜合提升政府政務服務、數據整合與治理能力,并最終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與智慧組織進化。

image.png

  注:獲取更多會議資訊及嘉賓演講資料,歡迎登錄“2019智慧中國年會官網”。

image.png

責任編輯:yang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