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0日,由國脈集團、網脈科技主辦的"知識網紅與企業數字化轉型研討會"在舟山海洋科學城召開。本次會議涵蓋數字化轉型、智慧組織賦能變革等重要議題。舟山海洋科學城相關領導、物聯網與智慧城市研究專家、企業代表等百余人參會。
本文系國脈集團楊冰之董事長于7月10日下午在"知識網紅與企業數字化轉型研討會"上的演講,由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本人審核。具體內容如下:
【國脈集團董事長 楊冰之】
非常高興借科學城的寶地,舉辦人類有史以來第一場關于“知識網紅和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大會。
先介紹一個不太新的“新”詞——知識網紅,再闡述知識網紅跟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關系。當今時代的變化比我們的想象還要深刻,今天會議目的就是給大家分享國脈關于企業數字化轉型以及培育知識網紅的一些思考和做法。
很多成果匯聚在我們的APP上,這個APP就是“我能”?!拔夷堋钡氖姑且删椭R網紅,成為知識網紅的黃埔軍校。新冠疫情以來,政府行為上的一大亮點是什么?是大量的市長、區長、縣長都在做直播,都在做網紅。直播正在變成一種常態,用以宣傳當地產品,幫助當地企業走出困境。但是我覺得光做網紅還不夠,還需要成為知識網紅,因為只有知識,才可能使網紅更加紅、更加亮。
為了更好解釋“我能”的使命,我從下面幾個方面談談關于未來的看法:
01關于未來社會趨勢的10個圖景
未來社會的趨勢到底是怎么樣的?我想在可預見的人的未來圖景方面講10點判斷:
1、在線成為常態,主要業務和工作基于網上開展。尤其在新冠疫情后,不在線簡直無法生存,只有在線才可能活下去。組織和個體的主要業務和工作基于網上開展,線上成了主流,線下反而變成非主流。
2、數字經濟成為主流。當前某個國家或者地區經濟發展的好壞,已經越來越取決于其數字經濟的發展能力和未來潛力。兩天前浙江省的袁家軍省長也特別強調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叵?840年的時候,大清的GDP接近全球的1/3以上,GDP占比非常大,但最終被當時新興的工業社會取代。數字經濟作為一個新的經濟形態,在未來它將是主流。
3、數據成為戰略性資產,進入組織的資產報表。數據資產成為戰略性生產要素,中央也特別予以高度重視。但是我們知道資產是有價格的,是會增值或者減值的,那么除了現金、銀行存款,以及房子、車子等固定資產,還應當有一種資產叫數據資產,需要放到組織的資產報表里面去?!拔夷堋闭诜e極嘗試把數據資產放到企業的財務報表里去,并探索如何為每一個智慧組織提供智慧資產管理。
4、傳統組織面臨解體或升級,重構和跨界成為常態;基于數據驅動的場景式、任務協作式的各種虛擬組織廣泛誕生。公司還會存在嗎?學校還會存在嗎?醫院乃至我們政府服務形態還存在嗎?這些都值得思考。不要覺得企業的存在是理所當然的,其實企業組織的歷史很短?,F在公司是這樣的,那么企業不存在后會是一種怎樣的狀態?重構和跨界將成為常態,打敗你的不再是同行,如果被同行打敗了說明你很弱小,打敗你的是讓你看不見的敵人。
5、雇傭制衰退,合伙制成為常態;從勞動合同變成以勞務合同為主。我們知道按照科斯的成本理論,企業存在的價值,在于提供它的內部交易成本要低于外部交易成本。當某一天我們的外部交易成本和內部交易成本一樣,還需要企業嗎?由此各種各樣的虛擬組織將廣泛存在。企業和類似的組織不存在,那么雇傭制就衰退了。我經常跟我們的員工講,我從來不需要別人為我打工,大家是合伙的,我們是合作者。雇傭制正在衰退,合伙制在增長,由此大量的勞動合同將變成勞務合同,組織相應成為合伙制組織。
6、人類基于興趣和意義為主來開展工作和協作;實現能力興趣最優匹配;工作的目的已非把金錢放到第一位。我們工作的意義和價值在哪里?我們為什么而工作?是主要為了錢去工作嗎?人們可能更想選擇跟最有興趣的人做最有興趣的事情,再順便賺到錢,把工作的意義和價值放在第一位。如果這工作既有趣又能學到本事,而且人際關系很好,同時還能把能力和興趣、愛好充分發揮出來,相比一個錢多卻無趣的工作,人們肯定選擇前者,而不是后者。
7、數字財富成為人類資產的最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數據能夠成為戰略性資產,我們人類財富體系將發生一場巨變?;叵?820年的時候,說明某一個人有錢是以什么樣為標志的?1920年的時候,說明這個人有錢又如何衡量?1980年的時候,我們又該如何描述萬元戶?到2000年的時候,又是如何描述一個人有錢的?到今天我們描述馬云、馬化騰有錢的時候,是怎樣描述的?大家知道馬云有多少地、多少房子嗎?肯定沒人知道,當然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他很有錢,他的有錢是來自于他對高科技企業的股份和這家企業的成長性,以及他對大量數據的掌握能力和數據帶來的利益分享。當土地、現金、股權都不是第一財富標志的時候,那么什么東西才是我們的第一財富標志?
8、人人都有自己的IP,知識網紅成為新興人類;學習常態化。網絡上的個體究竟怎樣存在?人人都需要IP,網絡上那么多熟悉的陌生人,或者陌生的熟悉人,我們如何去認知?如何跟他發生交流協作,一起來做有趣的事情?知識網紅將成為新新人類。知識網紅到底是什么?等一下再談談我的看法。學習常態化,我剛剛在“我能”上轉了篇文章,我們大部分的知識體系已經過時,就像我們很多工人,他以前掌握的是農業時代的知識,現在掌握的是工業時代的知識體系和生產技術,遠遠不適用于數據時代的工作和學習體系。
9、APP成為人類最重要、最高頻的接觸載體。APP為什么這么重要?現在看到最具財富的人幾乎都有一款他為之自豪的APP。那么國脈終于拿到一張入場券,我們有一款叫“我能”的APP。APP已經成為人類最重要、最常見、最高頻的接觸載體。我們正使用著各種各樣的APP,為什么要用APP?因為它能提供更好更便捷的服務。
10、消費者主權崛起,用戶即股東成為平臺的最新模式。目前所有平臺都是用戶即用戶,企業即企業,這個兩者是涇渭分明的?,F在有超過10多億人在用某款APP,其中有幾個人是他的股東?若想成為股東,需要購買股票。但是,“我能”可以讓消費者本身就是股東,用戶即股東。這將成為平臺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模式。
02未來趨勢與APP發展特征
1、如今數據已是洪流,一種巨大的力量在感召世界。數據定義未來,承載人類的發展進程,當然也會定義企業組織,我們所有的行為都跟我們的數據息息相關。
2、實物資產在變虛,虛擬資產在做實,因為財富的本質在發生變化,財富與價值觀發生劇變。舉個簡單的例子,這一周的股市哪些股票漲的好?最有錢的人在哪些領域?10年前最有錢的人在哪些行業?看歷史變化趨勢……我們可以非常明確,不管石油、土地、房地產怎么漲,永遠跑不過高科技的價值生長。
3、去中介化在加速,凡是過去想依靠信息不對稱賺錢的人將越來越艱難。為什么現在很多小賣部越來越難發展?就是因為小賣部只是作為中介而已,中介已經不太重要,它的價值明顯在衰退。
4、大量傳統職業崗位和企業迅速被淘汰,這一波新冠疫情只是加速器而已。本質上很多企業已經難以在數據時代生存,因為在數據體系它們本身沒有生存的價值。我們過去定義的同行已經不是對手,哪怕打敗對手,也會輸給時代。這句話很熟悉,因為跟時代作對是很難成功的。
另外我們再考慮一下企業到底需要什么樣的APP?知識網紅需要什么樣的APP來幫助他們更好地成長和成功?
我們應該想一想:一份更好的APP應該長什么樣子?我們現在有很多人天天在使用APP,未來的APP會變成什么樣,趨勢如何?假如我們手機要留下最牛的三款APP,應該是哪三款APP?有很多人抱怨自己的APP太多了,但都只能解決某個問題,如訂餐、打車、轉賬、購物、支付、聊天、視頻、社交等等。
基于以上思考,我們在看到APP存在巨大價值的同時也要預見到它的未來趨勢。
那么有沒有一款APP能夠幫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幫組織進行創新,幫知識網紅越來越紅?那就是“我能”的事?!拔夷堋钡降资鞘裁??它是我們對未來的假設。
03我能創造了“五新”價值體系
前面講了10個未來圖景,講到攸關企業生存的話題,講到了APP的趨勢。我們基于“我能”提出了5個“新”,每個 “新”再分3個小點:
1、新物種(我能)——新工具、新平臺、新生態。跟其他APP都不一樣,我能是一個新物種,擁有新基因。首先它是個新工具,是成就知識網紅和幫助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的綜合服務平臺。其次它是新平臺,在這里就可以做到一站式解決。第三它是個新生態,我能匯聚大量個體、大量企業、大量協會以及各種各樣的機構,均可以在我能獲得協作,生存發展。
2、新人類(知識網紅)——新知識、新技能、新存在。我能是個新物種,它的使命是培養新人類——知識網紅。為什么需要知識網紅?首先這個時代需要新知識。新知識,即我們理解數據社會的相關知識。我們可能不需要知道怎么捕魚,但我們需要學會網絡世界的生存規則。其次我們需要新技能,正如領導都要學會直播,懂得去跟網民互動,打賞,推廣自己。然后我們也要新存在,因為現在大部分時間都是網絡化生存,不上網的這種狀態已經非常少了,或者說除了睡覺的時候,其他時刻可能都在上網。
3、新服務——數據定義、場景驅動、跨界協作。如何在新的空間生存發展?如何成功就顯得非常重要。作為新人類,他要創造,他要提供新服務,那么新服務是什么東西?第一是數據定義,用數據更好地改造社會,更好地設計新產品、新服務,促進人與人、人與組織、組織與組織這樣的社交協作。第二是場景驅動,協作越來越多樣化,在某個場景下,快速聚集一批人,快速做成某件事情,快速進行價值分享。第三是跨界協作,跨越時空的協作,每個個體,每個組織,包括我們科學城,它的資源都是有限的,所以我們需要其他地方、其他組織及其他專家的各種資源,進行跨界協作。
4、新價值——用戶股東、數據資產、能貝體系。用了新服務必定創造新價值,當然也需要新的價值體系來激發新人類創造新服務。如何體現新價值?第一在我能實現用戶即股東;第二把數據變成資產;第三創造新的價值體系叫能貝體系。
5、新世界:SO(智慧組織)、數字社會、規則體系。有了新物種,有了新人類,能夠提供新服務,創造新價值,最終建設一個新的世界。這個世界要擁有大量的SO(智慧組織)。智慧組織可能是智慧的生產組織,可以定為企業;也可以是智慧的教育組織,可以定為學校、智慧的行政體系、管理組織等等。我們有大量的組織機構,這些組織、個體,按照一定的規則體系,最終創造了新的社會形態——數字社會。所以,人類社會不但可以有物理世界的社會,還有一個全新的網絡世界社會。
04我能愿景
“我能”——用智慧鋪就一條通往至善之路。普陀山離我們很近,指引我們要向善?!拔夷堋钡男允且匀藶楸?,數據賦能,鼓勵人人向上向善,提升能者數字化工作、學習、管理、協作能力,促進資源最優化匹配,引導財富增值和數據創新服務。
任何一個好的平臺、組織,一定要以人為本,要幫助人、成就人。那么在這個數據時代怎樣更好地以人為本,就要數據賦能,通過數據提供個性化的服務,來幫助他人更好地成功。
“我能”平臺鼓勵人人向上向善,提升“我能”用戶(能者)。當今時代需要能者,能者上、能者多勞、多奉獻,“我能”幫助用戶在數字化時代更好地工作、學習、管理和協作,通過平臺促進個人資源最優化匹配。
在談論智慧城市的時候有一個標準,即不要搞重復建設。很多城市,包括舟山,還存在很多重復信息,就如路挖了修,修了挖,再修再挖?!拔夷堋币龑в脩糌敻辉鲋?,擁有更多數字財富,善于用數據進行創新服務。
1、“我能”為人類群體協作,提供一個實證有效的平臺。我們知道經濟學里面的博弈(游戲),現在中美關系本質上就是一個博弈,我們能不能不要搞聯合共贏?對抗沒有出路,所以人類能不能更好地有效協作,包括國家和國家之間,同行之間,組織之間,人與人之間,人與組織之間?我們一起來探索這樣一個實施有效的平臺。
2、“我能”為人類個體進步,構建一個多樣便捷的通道。我們在力求作為一種通道,一種為人類個體進步構建的多樣便捷的通道。傳統學校面臨很大的危機,有什么樣的東西能幫助很多人快速高效進入到數據時代、數字社會,讓他們活得更好、更精彩。
3、“我能”為人性光輝綻放,營造一個四處迸發的爆點。在這里可以把自己的能力、發展的潛力以及自己的善意充分展示出來,放大人的價值,把人的美好一面充分的表現出來。
這是“我能”的宣言。
最后,有幾個問題要解釋一下,什么是知識網紅?知識網紅是指極具專業知識、技能的人,通過網絡進行學習、生存和發展,經營自己事業的一批專業人士(含小規模組織)。它是網絡時代的先進生產力和生產方式的代表,也是依靠自己的知識技能,在網絡進行創新創業和創意的代表,也終將成為網絡世界里面的精英分子和成功人士的代表。
包括教師、培訓師、設計師、咨詢師、會計師、律師、作家、畫家、產業研究者、文創工作者、企業高管、投資人等等,主要是依靠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獲得社會成就的群體。
當然,“我能”成就知識網紅,成為知識網紅的搖籃,要匯聚大量知識網紅,要讓知識網紅展現他們的風采,要作為他們成長的載體,要促進知識網紅在“我能”相互成就,用“我能”的精神——開放、賦能、協作。我能也是數字化轉型的實踐平臺,想實現組織數字化轉型,關鍵靠一把手的數字化轉型成功?,F在很多組織為什么數字化轉型這么艱難?我想還是一把手的能力、意識、技能和決心還有所欠缺。
所以我在這里面特別呼吁把自己打造成知識網紅,是每一個CEO的使命和最迫切的問題。因為只有你成為知識網紅,才能把你所在的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才能更好的把企業變成一個知識網紅企業。人人都要做知識網紅,我們的CEO要先做知識網紅。好,我的發言到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