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圖片鏈接回看年會視頻 

  11月26-27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北京國脈互聯信息顧問有限公司、舟山國脈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年度改革創新研討盛會(第16年)——“2020智慧中國年會”在北京召開,以“十四五前瞻與智治社會建設”為主題,共有來自全國部委、省、市、區縣電子政務、智慧城市、大數據主管領導、行業專家、企業代表、主流媒體千余人參會。

  本文系國脈集團董事長、首席架構師、我能創始人楊冰之于11月27日下午在“2020智慧中國年會”上的“新基建賦能數字社會——平臺戰略篇”分論壇上的演講,演講主題為“數字世界的平臺構建之道”,內容通過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本人審核。

楊冰之

「國脈集團董事長、首席架構師、我能創始人 楊冰之」

  楊冰之:尊敬的馮奎秘書長,各位早上好!這是這次會議我的第三場演講,第一場講的是關于組織轉型的問題、第二場講的是關于智慧城市的問題,今天我講的是平臺戰略的問題。

  在數字世界里平臺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這是一個宏大的問題?,F在平臺、平臺公司成為反壟斷的主要目標,都反映一個現象:平臺已經越來越大、越來越重要了,不得不去反壟斷。但是平臺為什么會有這么強的能力,會有這么大的影響,需要我們通過反壟斷的方式來對待它呢?我們今天講講如何認識平臺。

  一、平臺——數字世界的星球在閃耀

  平臺,我認為是數字世界的星球,而且這個星球正在閃耀。如果我們看到數字世界,數字世界到底是由什么組成的?本質上是由一個平臺來構成的。我們所有上到網上的就是一個平臺、是每一個服務的載體。我把平臺當作星球,就像我們浩瀚的宇宙有裹著的星球,還有我們看到、看不到的大量的星球存在。有一些在興起,有一些在衰亡,但大量的平臺就在我們夜晚閃耀。

  第一,數字世界的平臺在強勢崛起。最重要的表現是它代表未來,是未來世界的主要構成部分。第二,它是人類的新增長點。我們人類增長的要點主要是在平臺上面。數字經濟是我們作為人類主要的能源點,浙江省要在十四五時間再翻一倍,它的GDP60%以上,需要依靠我們大大小小的平臺。第三,平臺對人類影響已經非常深刻。我們跟平臺無時不刻的在發生各種各樣的關系。所以我們認為平臺是數字世界的結晶和資源的GDP以及我們平臺的服務商,沒有平臺就沒有我們的數字世界。

  當前平臺越來越多、越來越好,但是競爭也白熱化。我們PC端的各種應用的興起,同時移動端APP也是數以千萬級的數量。我們各種服務平臺越來越多,每個平臺的服務也非常多,所以平臺是越來越多、越來越好用,但是競爭越來越激烈。

  問題是什么?在2000年左右建立大量以PC端、以信息服務為主的平臺,他們正在加速向移動端、數字化轉型,因為大家用手機作為主要的信息獲取來源。另外平臺不但看信息還能提供信息服務、提供智能的在線服務,來完成某一項業務。

  第四點平臺在數據領域要加快轉型。我們過去1.0時代的平臺基本已經被淘汰掉,如果一個只能提供信息服務的平臺它會越來越小的,所以我們現在有大量的平臺快速向過去的平臺告別,快速向移動端、數字化轉型,否則只有被淘汰的命運。

  以上是我講的第一點平臺—數字世界的星球在閃耀發光,但是我們也看到面臨巨大的挑戰。

  二、平臺數據生態化演進——邁向4.0

  第二個觀點,平臺數據生態化演進,要邁向4.0時代。這是我今天演講的主要觀點,從以下幾個維度來看:

  我們平臺經過了幾輪發展,已經從1.0、2.0、3.0逐漸向4.0發展。

  第一,1.0時代是非常弱的關系。我們平臺與用戶的關系是什么?過去我們平臺與用戶關系非常的弱,也是簡單的業務關系,我發信息你看就可以了,其他沒有任何聯系。

  第二,2.0時代是比較弱的關系,我們注冊一個用戶號,知道是誰在看什么。

  第三,3.0時代是一般的關系,我們推送一些服務。

  一是平臺與用戶建立一種強關系,一種平臺跟用戶不止是用戶關系,而還可以作為股東關系,不僅做松散型關系,而是要做緊密關系。平臺和用戶構成強關系,利益高度連接在一起。要建立這樣一種深度關系,這是需要我們好好考慮的事情,而不是簡單的你發我看的關系。二是用戶的參與度和要素的問題。過去用戶只是瀏覽者,參與度很低,看的主要是信息,黏性很低,這是第1個階段。第2個階段,也是看信息,參與度高,但是業務比較低。第3個階段,用戶參與度比較高,在上面去做一些動作包括支付、交流的關系。第4個階段,用戶參與度極高,有數據、有業務還有服務緊密在一起。這樣就讓平臺和用戶的關系越來越緊密。三是數據與內容生產力,在過去數據業務生產力比較弱,只是發文章,2.0時代相對比較弱,3.0時代比較強的就是用戶大量生產數據;4.0時代平臺與用戶的關系是非常強的,大量的數據和內容都是依靠我們用戶為主來生產,而不是平臺自己來發布。四是用戶自主操作能力,過去很弱,只能看不能做任何操作,后面可以操作一些東西了。五是平臺的數據要資產化,過去我們平臺數據資產非常少,一般來講是我的用戶注冊數量,你的平臺有多少用戶,是幾千萬還是幾億,可能是個指標。到后面2.0的時代也幾乎沒有考慮數據資產的問題,而到4.0時代的時候我們認為平臺要明確它的數據資產,這個平臺的數據到底值多少錢,是怎么值錢的,怎么讓它更值錢?這是需要我們好好考慮的話題。六是數據對業務支撐度。過去我們平臺業務依靠數據支撐很弱,到后面我們看到平臺里面的業務支撐就非常強大。今年實現了數據賦能,通過數據能夠精準的支撐各種各樣的業務,能根據用戶畫像做有效的推薦、溝通數據和業務。七是平臺邊界性。現在平臺越來越模糊,好像什么都能做了。我今天早晨看到很多跨界的東西,邊界性以前很明確,現在越來越模糊。比如高德地圖要搞類似滴滴打車的服務。因此平臺的邊界越來越模糊,它也很容易跨界。八是資源集聚能力。過去平臺不斷由弱變強,到4.0時代它具有極強的資源集聚能力。九是社會公信力由強到很強。十是創新能力。它要基于大數據而非小數據來服務。十一是新技術應用度。十二是主流發展時段。2020年以后以4.0為主導。十三是代表性平臺,1.0時代以雅虎和新浪為代表,2.0時代以谷歌、百度代表,3.0時代以臉書和今日頭條為代表。今天講的4.0時代的平臺我能平臺,把業務作為股東,把用戶數據與業務結合起來,讓每個人進行操作的平臺,這是我的期待。

  我希望我提供平臺,讓大家變成一個股東。這里做一個廣告,我能平臺的人都是我們數字意義上的股東關系,希望你們成為股東。

  三、新平臺—進入數字社會的諾亞方舟

  為什么特別強調平臺的重要性?因為平臺是我們進入數字社會的諾亞方舟。昨天我們講到數字化轉型是一場新長征,我們很多人一直都在做數字化轉型,還一直在路上。數字社會要把人類的物理世界帶到數字世界,這里挑戰非常大。那怎么辦?我們要找到一個快車道或者找到一個安全的通道,能夠把整個人類遷移到數字世界里去。

  這個地方我們提出來數字世界新平臺諾亞方舟的六大特征。首先,要想象未來社會是什么樣子?

  就像我們20年前想說打電話不要錢是夢想,買東西不用錢、不用鈔票,大家覺得是夢想,現在買東西是不收錢,我看到一個小吃店說本店不收現金,收現金要發生人與人的接觸,在新冠肺炎期間不敢接觸,都是掃碼。所以我們再想象20年后,我們人類怎么生活,怎么工作,怎么學習,怎么管理和協作?

  我們想想手機在數字世界為主導權的時代很重要,那么20年后,我們APP會發展成什么樣子?你們來做這個手機里APP,你們會做成什么樣子?大家把手機拿出來看看,我們手里有很多APP,把它打碎重做,應該做成什么樣子?你來自己定義你自己的個人的APP應該什么樣子。

  所以在這個情況下我們提出平臺六大特征

  第一,融合性。它包括幾個方面:業務深度融合、線上、線下的深度融合,而且還要把我們的組織之間的深度融合。

  第二,協作性。要通過平臺來實現內外部的高度協作。

  第三,人本性。一個好的平臺一定是以人為本,一定要學習商業化的運作,因為商業平臺它一開始就是要討好用戶,否則用戶就跑掉了。所以我們講到以人為本,要進行數據賦能。

  第四,智能化。數據賦能。

  第五,價值性。高價成長。

  第六,創新性。平臺作為一個新物種要實時進化。

  這里我們提出了新物種,包括五個新,它要培養新人類,通過新物種培養新人類,這是我們主打的知識網。未來人類要靠知識,靠我們的服務再往下謀求深度發展。這些人要提供新服務,要提供比線下更好、更便宜、更具有人性化的服務。再來創造新價值,最后我們構建新世界。所以這個五個新的邏輯是我能要營造一個新生態,為知識網紅提供新知識、新技能、新存在。

  新技能,在未來直播是新技能,也是人人都需要的技能,就像我們在物理世界每個人都要學會說話一樣的。還有服務,這個服務跟線下的服務還不一樣,應該是一個數據定義的服務,而不是傳統的服務模式,而且是搞場景驅動的,當然也是跨界協同的服務。

  新價值,我們要創造一種全新的價值觀,用戶就是股東。因為你作為用戶為我們創造了很多價值,而不像現在很多平臺,你可能一輩子都是用戶,你永遠都沒有得到它的股權。另外數據要變成資產,數據怎么樣變成資產?我們有很多很多平臺創造那么多數據,平臺都沒給你資產。最后價值體現是通過股權體系來實現出來,最終我們要創造智慧組織,要構建我們數字社會,形成一整套的運營規則,我們來營造一個新世界。

  四、超級APP——數字世界的城市存在與價值呈現

  這就是超級APP,超級APP是數字世界城市存在與價值的呈現。通過這樣的超級APP來實現資源集聚、服務大展現和任務的大協調。

  實現我們城市更高效、更人性、更加合作。這樣也是實現我們城市高質量發展之道,要解決我們現在城市里面的APP太多了,解決城市APP的散、亂、差,解決很多不太好用的地方。政府主辦各類APP還主要停留在政府服務,其他地方綜合的APP也主要是城市服務類。

  超級APP應該怎么做?

  第一,要構建以城市鏈接、場景鏈接與人的鏈接為主的移動城市生態圈。

  第二,要實現各類主體、業務、商機等要素實時在線、高效協同。

  三,要提高整個城市資源利用的效率、創新活力和業務協同能力。

  從萬物互聯到萬事、人、物互聯。要實現生態化、多主體、多場景、多業務的快速高效連接、協作與服務。這是超級APP的價值所在。

  超級APP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有八個特征:

  · 模塊全面融合能力。

  · 開發集成迭代能力。

  · 數據快速分享能力。

  · 精準服務細化能力。

  · 內部組織生態化。

  · 數據高度流動。

  · 業務有機連接。

  · 權限合理動態配置。

  在買菜的時候我是購物者,在某個地方政府講話時就可以調用官員的數據,在不同的場景下對你的角色進行不同的配置。

  五、用超級APP構建城市命運共同體

  為什么這樣做?因為我們要用超級APP來構建城市命運共同體。

  第一,把城市的命運共同體構建起來,那么就要用超級APP來做,由超級APP來進行連接、分享、協作,來發揮潛力與善意服務大展現。

  第二,共建、共享、共用共贏,來參與城市超級APP,而不是一個人做。讓企業、社會組織單獨來做也都做不好,要集合大家力量共贏。

  第三,做到數字在線與全民一起在線,提高城市協作性。

  第四,要激發分享與智慧碰撞,多元參與性。

  第五,形成城市數字品牌與集體榮耀感。要讓每一個人都以這個APP為自豪,所以我們就要構建城市共同的超級APP。

  六、超級APP構建之道——基于我能三位一體式平臺架構

  那么怎么做?我覺得要核心解決三大問題:

  第一,數據及其體系架構。確保數據質量、安全和流動性(信任)。

  第二,服務及其價值實現。服務整合、優化、創新(能力)。

  第三,生態及其任務協作。自組織和合作。我們在整個架構層要分前、中、后。

  首先數據要治理好,再就是內部要協同,外部要服務好。策略是要解構與重構,融合、開發、平臺模塊架構。優點是以人為本,做到一體化、智能化服務。趨勢是主流工具,最終成為人類助理。

  結語:

  超級平臺就是超級工程,超級平臺也是人類社會在數據世界的工程奇跡,也是普惠大眾的民心工程,更是一個國家地區或城市的標志性工程。國脈志在成為城市超級APP的設計者、建設者和合作運營者。

  目前來看,我們從理念、工具方方面面都有這樣的準備,我們希望跟更多的城市來合作,一起為城市構建超級APP來提供我們的智慧和力量。謝謝大家!


走進“2020智慧中國年會”

2020智慧中國年會新聞專場

image.png

掃描二維碼直接進入

注:獲取更多會議資訊及嘉賓演講資料,歡迎登錄“2020智慧中國年會官網”,或關注“國脈數字智庫”公眾號。

image.png

責任編輯:qinp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