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圖片鏈接回看年會視頻 

2020年11月26-27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北京國脈互聯信息顧問有限公司、舟山國脈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國脈研究院承辦的年度改革創新研討盛會(第16年)——“2020智慧中國年會”在北京隆重召開,以“十四五前瞻與智治社會建設”為主題,來自全國部委、省、市、區縣電子政務、智慧城市、大數據等領域的主管領導、行業專家、企業代表、主流媒體等齊聚一堂。

本文系江西省信息中心副主任孫楊先生于11月26日下午在“2020智慧中國年會”主論壇上的演講。


image.png

江西省信息中心副主任孫楊


以下是演講內容: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謝國脈給我們提供一次分享交流的機會,今天給大家分享的主題是“打造移動政務時代,群眾服務的掌中寶”,主要介紹對于江西“贛服通”建設的一些思考。


一、“贛服通”建設背景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尤其在第三十六次集體學習時提出,社會治理模式正在從單向管理轉向雙向互動,從線下轉向線上線下融合,從單純的政府監管向更加注重社會協同治理轉變。李克強總理在多次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和“放管服”會議中提出“互聯網+政務服務”的要求,尤其在今年9月,國務院召開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電視電話會議,會議要求進一步拓展“互聯網+政務服務”,全面推行“不見面”辦事,在更大范圍內實現“一網通辦”“跨省通辦”。


國家陸續下發指導性文件,江西始終堅持習總書記在視察江西時提出的“作示范、勇爭先”的目標、以及“五個推進”的更高要求,以“五型”政府建設為抓手,打造“四最”營商環境為目標,圍繞政務服務移動化、智能化發展趨勢,全面推進“贛服通”平臺建設,努力將江西打造成企業群眾最滿意的省份。


二、“贛服通”建設思路


以“移動辦事”為牽引。依托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以及本身的一體化平臺,開發建設移動政務服務平臺“贛服通”。在建設過程中,我們始終堅持基礎集約化、應用協同化、數據共享化、平臺互通化、服務人性化的建設理念,推動實現政務服務“掌上辦”“隨身辦”“隨時辦”,努力讓企業群眾到政府部門辦事像“網購”一樣方便。


堅持集約建設。江西是一個欠發達省份,在網的建設、云的建設及基礎平臺建設中始終堅持集約化道路,按照全省統一構架、多級聯動的建設模式,實現政務服務省市縣三級全覆蓋,現在正逐漸延伸到鄉鎮、村社(區)。我們的集約化主要在云、網以及共性基礎支撐平臺方面進行建設,地方主要將精力放到服務內容建設上。


堅持業務協同。制定統一接入管理一系列要求,通過應用接入的整合性管理,實現了很多應用的整合和匯聚。通過統一數據源管理、統一運營管理,杜絕分散建設和資源浪費,最終實現統一數據源,減少重復上傳和多級維護的資源浪費。


堅持數據共享。以數據共享為核心,不斷提升跨地區、跨部門、跨層級業務協同能力。我們通過線上PC端的江西政務服務網,移動端的“贛服通”、支付寶小程序、“贛服通”APP與線下的辦事大廳、自助服務終端以及窗口設備,包括全國“好差評”終端設備部署,將基礎支撐能力全部延伸到線上、線下融合的模式,最終實現跨地區、跨部門、跨層級掌上辦,同時,推出一鏈辦理服務,全面梳理優化服務流程,集成多部門關聯辦理服務事項,做到一窗受理、一次提交、填一張表,交一套材料,最終一網通辦。同時,我們主動與兄弟省市開展數據共享合作。去年與浙江、福建分別簽署跨省數據共享應用合作協議,10余種證照實現跨省互認互用。今年,將陸續跟北京、湖南、湖北、安徽、海南簽訂跨省合作協議。這里可能大家有一個疑問,我們的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已經實現了全國互聯互通,為什么省與省之間還要簽訂跨省合作協議呢?實際上,數據共享平臺或者全國一體化平臺,我們做到的是技術上的可共享,但是數據共享之后面臨的是數據的應用,我們的跨省合作協議加上了應用,將數據落實到應用中,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跟浙江共享電子證照,浙江的駕駛證到江西來能不能用?江西做到只要“贛服通”出具的跨省證照,當地行政部門必須認可證照的使用。比如,駕駛證,如果浙江的車開到江西,司機忘帶駕駛證,但是如果通過“贛服通”出示了駕駛證,交警部門不得進行處罰。這就是通過部門間的應用合作去實現的。


堅持平臺互通。以開放的思維推進數字政府建設,推動業務多渠道融合辦理。首先,我們在自身能力不健全的情況下,充分擁抱互聯網平臺技術,率先采用了阿里巴巴人螞蟻金服人臉識別技術,實現了1.0,2.0的線上實人認證。同時,在3.0的時候,我們加強了自己的基礎能力建設,采購了20臺特斯拉服務器和人臉識別算法,真正做到本省人口的線上人臉識別。同時,我們開展“政銀”合作,探索將政務服務事項接入銀行網點機構自助柜員機,將政務服務覆蓋至“最后一米”,同時實現“政銀”業務相互“引流”。我們跟5大國有行,還有各大股份制銀行陸續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我們將“贛服通”上的用戶數據優先向金融機構開放,當然這是基于個人授權的情況下。


堅持用戶導向。針對不同群體的用戶需求,動態推出多樣化功能服務,打造暖心政務服務平臺。前兩天,國務院剛剛下發了關于老年人這種不會使用移動政務服務平臺的要求,需要提供一些支持他們的服務。我們陸續推出了子女或他人代辦服務,幫家人申領出行所需的健康碼“贛通碼”,為不適應移動端服務的人群提供幫助;同時,開通業務和技術咨詢熱線,全天候開通。同時也接入了12345熱線平臺,為群眾解答在使用“贛服通”過程中遇到的疑難雜癥。


三、“贛服通”建設歷程


在短短2年不到的時間,“贛服通”共進行了3次大版本的迭代更新。平時,2-3天會進行小版本的迭代更新。


贛服通1.0從無到有,2018年年底孕育而生。當時,接入各類便民利企應用110項與身份證、電子駕駛證、電子行駛證等電子證照,成為全國電子證件類型最多、覆蓋范圍最廣的省份,完成省本級、設區市分廳上線。


贛服通2.0迭代升級,在2019年年中推出。2.0在1.0的基礎上,探索智能服務精準服務,提供更智能、更貼心、更周到的服務。設區市分廳和縣級分廳全部建成上線運行,成為全國第二個覆蓋省市縣三級政務服務的掌上平臺。2.0上線的時候,掌上服務事項達6692項,電子證照110種,服務事項和證照種類均居當時全國首位,實名用戶數突破800萬,移動政務服務平臺用戶數居全國第三。


贛服通3.0華麗轉身,今年7月正式推出。這次升級不在服務數量或覆蓋范圍上,而是在服務質量上作出了提升。一是在數據賦能政府治理上邁出了新步伐,正式開啟了“區塊鏈+政務服務”的新時代。全省統一構建了一個“區塊鏈+政務服務”的基礎支撐平臺,全面優化重構已有的服務應用。之前雖然接了6000多的服務事項,但是當時沒有考慮到用戶體驗、用戶數據重復填報、證照材料上交等問題,所以在3.0的時候,我們將現有服務進行了梳理,用戶信息可以自行填充的,不用用戶再提交,所有材料通過電子證照系統能關聯的,不用用戶再提交。二是著力打造企業服務專區、掌上預約專區、部門服務專區、智能客服專區等獨具江西特色服務專區,把線下大廳服務預約以及延時錯時服務預約,江西到現在為止是全國唯一一個推廣錯時延時預約到全身的省份,納入到掌上預約專區。同時,建議部門建設自己的專區以及智能客服專區。三是上線“贛服通”APP,與支付寶小程序數據同源、用戶互通、功能同步。四是實現多端業務一體化、助商惠企精準化、辦事體驗人性化、數據服務智能化。


四、“贛服通”運行成效


截止目前為止,“贛服通”實名用戶人數達到2221.9萬,平均日活30萬左右,查詢和辦理業務突破10億,非稅繳費90.79多億,上線6778項服務事項,153種電子證照,省市縣全覆蓋?!摆M服通”上線后,得到國家層的充分肯定,克強總理去年11月15日在江西視察,專門聽取了“贛服通”建設運行情況匯報,對“贛服通”平臺予以高度肯定。國家文件對“贛服通”提出表揚,國內權威主流媒體線上報道502篇,月均報道31篇?!摆M服通”也得到了企業群眾的真心點贊,尤其在疫情期間,“贛服通”是全國唯一一個通過政務平臺向社會公眾發放口罩,疫情期間分3批,以免費或網上預約申購的形式,向全省220萬人群提供了2150萬的口罩。另外,也提供了疫情服務專區、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服務專欄,讓企業實現一站式享受金融、擔保、稅務、招聘等全方位服務。


五、“贛服通”的特色亮點


數據信息“掌上查找”。一是通過拓展企業身份核驗和法人授權辦事功能,破解企業與個人之間在移動政務服務平臺辦理業務時認證、關聯及授權問題。二是通過為企業提供專屬定制服務,基于企業畫像,為企業提供精準服務,包含辦事提醒、企業信息管理、政策推送,企業年報等一系列企業日常服務。三是針對個人打造數字服務中心,老百姓自己去一個一個查詢的服務,通過用戶自行授權的形式,將這些數據關聯起來。還有幾個是在同省級平臺中一枝獨秀的應用。比如,我們接入了銀行卡查詢,用戶通過授權“贛服通”銀行卡查詢服務,用戶可以知道自己名下有幾張銀行卡,銀行卡中有沒有錢,日常應用中的交易流水等信息也可以查詢,同時,支持聯通、電信的手機號查詢,社會上有很多手機詐騙的問題,很多身份信息被冒用去辦手機號,去辦銀行卡的問題。我們讓數據回歸本人,讓用戶來糾錯。


高頻服務“掌上辦理”。我們將高頻服務全面轉移到移動端,一是將交通運輸,戶政管理,建筑工程,市場監管,衛生醫療,農林牧漁等領域116項審批服務推到“贛服通”,實現審批服務掌上申請、審批進度掌上查詢、審批結果掌上推送。二是通過“區塊鏈+無證辦理”模式,實現了54個事項無證辦,讓用戶充分享受“無感申辦”的辦事體驗。三是打通政策兌現“最后一公里”。在政策兌現這一塊做了政策的精細化梳理,將政策轉化為服務。同時,打通線下“政策兌現”窗口,要求每個省市區三級政務服務中心必須設立線下“政策兌現”窗口,窗口的政策兌現跟線上已經進行了融合。四是聯合周邊省份,推動跨?。ㄊ校祿蚕砗碗娮幼C照應用。讓群眾和企業在辦事過程中“少填”、“少報”、“少跑”、“少帶”、“快辦”,證件材料“掌上使用”。一是部署全國首個全省統一的“區塊鏈+政務服務”基礎平臺,首批電子證照上線運行,同時辦公廳下發了《關于認真做好電子證照在政務服務中具體應用工作的通知》,聯合證照簽發機構發布該內容,讓簽發機構理出所簽發的電子證照能夠應用在哪些領域,打消應用部門的顧慮。二是提供區塊鏈+可信授權服務,通過授權給他人使用,為電子證照的數據隱私、授權使用、跨區域互認提供全流程安全保障,支持遠程授權和面對面授權2種模式。三是授權記錄隨時可查,用證記錄全程可追溯。每一本電子證照用在什么地方,供用戶查詢。


六、下一步打算


我們將持續以用戶需求為導向,持續推進平臺開放兼容,針對不同程度經濟發展、城鎮化比例、人口密度、服務半徑、功能性差異的地區,滿足不同的需求,使群眾充分感受到政務服務改革帶來的便利。


我們將繼續以數據共享為基礎,進一步加快業務協同,打通政府部門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打破信息孤島、部門壁壘。去年,江西已把省本級116個業務系統已打通,但是省本級系統雖然是全省統建的,業務架構是分層級的,所以還僅僅是在技術上的打通,數據上的打通,真正到應用層的打通,還有市縣兩級,很多磨合的過程,所以需要堅持以數據共享為基礎,以業務需求為導向。


我們將繼續以技術驅動為手段,不斷創新服務模式。以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為引領,繼續推動政務數據的開放和共享,提升服務能力和理念,提高服務決策質量,為群眾提供場景化、智慧化、個性化、精準化、7*24小時的服務。


我們將積極以區塊鏈技術為底座,筑牢數據安全防線,借助區塊鏈技術的多方共識、數據加密、不可篡改等特性,打造政務信息共享安全的銅墻鐵壁。



走進“2020智慧中國年會”

2020智慧中國年會新聞專場

image.png

掃描二維碼直接進入

注:獲取更多會議資訊及嘉賓演講資料,歡迎登錄“2020智慧中國年會官網”,或關注“國脈數字智庫”公眾號。

image.png

責任編輯:qinp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