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由上海國家會計學院主辦、長城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協辦的數字賦能服務高端研討會暨數字服務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上海國家會計學院國際會議中心順利舉行。本次論壇邀請了數字商業服務、數字政府服務以及數字公共服務領域的專家學者和行業代表就“數字賦能服務”的前沿觀點以及最新實踐進行了分享。
上海市大數據中心應用開發部部長貝聿運就“一網通辦”背后數字服務的理念和數字技術的驅動進行了分享。
2020年7月,《2020聯合國電子政務調查報告》正式發布,上?!耙痪W通辦”經驗作為經典案例被寫入報告,在聯合國全球城市電子政務評估排名中,上海首次進入前十,位列第九。2020年11月,上海獲得2020世界智慧城市大獎,這是中國城市首次獲得該獎項。2021年發布的全國省級政府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總體指數排名中上海位列第一。
“一網通辦”的改革背景
2019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時強調,要抓一些“牛鼻子”工作,抓好“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堅持從群眾需求和城市治理突出問題出發,把分散式信息系統整合起來,做到實戰中管用、基層干部愛用、群眾感到受用。同年,李克強總理在視察市大數據中心時強調,“一網通辦”表面看似小,實質是轉變政府職能的大舉措,要變“群眾跑腿”為“數據跑路”?!耙痪W通辦”從表面上看是技術轉變,其實是政府職能轉變的重要標尺,同時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抓手,也是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的具體實踐,實現從“以部門為中心”向“以用戶為中心”的轉變,從“以管理者為本位”向“以服務對象為本位”的轉變。
“一網通辦”改革具體到落實階段的目標一是“四個減”,減環節、減材料、減跑動、減時間。二是“四個轉變”,從找部門轉變成找政府,從群眾跑腿轉變成數據跑路,從人找服務轉變成主動化精準化的服務找人,從單打獨斗轉變成大數據匯聚的綜合監管?!耙痪W通辦”每個字都有明確解釋?!耙弧笔且粋€總門戶,服務事項一口進出?!熬W”是線上線下融合,服務事項全覆蓋?!巴ā笔侨型ㄞk、全網通辦、單窗通辦?!稗k”是政務服務事項只跑一次,一次辦成,進一步提升服務便捷度。
“一網通辦”是上海首創的服務目標和理念,2018年10月17日“一網通辦”的總門戶正式上線。2019年推出了“雙減半”、“雙100”、“好差評”制度,“隨申辦”市民云的APP、微信和支付寶小程序上線,進一步夯實了相關的服務渠道。2020年實現了“兩個免交”、信息系統上云“應遷盡遷”、業務專網“應并盡并”、公共數據資源“應歸盡歸”和數據治理,“隨申碼”也是2020年疫情期間推出的,2021年“一網通辦”會進一步拓展到更多服務領域。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上海率先提出“一網通辦”改革,2019年和2020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將“一網通辦”作為全國“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目標。
“一網通辦”的方法論
要做到“一網通辦”,必須由政府部門管理為中心向以用戶服務中心轉變,必須使涉及企業和群眾的所有政務服務“進一網,能通辦”,這是“一網通辦”助力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方法。首先“進一網”將政府部門分散的網絡或網站終端聚合,打造“一網通辦”總門戶,上連國家政務服務平臺,下達各個區行政服務中心和社區受理服務中心,形成“一梁四柱”的總體服務架構。其次“進一網”層面,總門戶匯聚59個部門,3177個辦理事項,3萬余個辦理情形。截止目前“一網通辦”辦件量超過1.2億,日均辦件量達到13萬次,2018年至2021年網辦比例不斷提升。
“一網通辦”堅持“網購”標準,以用戶為中心,提升用戶體驗。一是實現統一的身份認證,告別多次注冊反復登錄。二是統一總客服,告別熱線眾多多頭受理。三是統一公共支付,告別繳費繁瑣重復排隊。四是統一物流快遞,告別請假辦事往返跑腿。線下更有溫度,線上更有速度?!耙痪W通辦”線下也打造了綜合服務窗口,企業事項至行政服務中心,個人事項至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辦理。
“一網通辦”的核心是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目標,對各部門內部流程和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協同辦事流程進行重構優化,實現革命性的流程再造。例如以辦理新生兒手續為例,新生兒需要經歷簽發出生證明、發放預防接種證、登記戶籍、申領社??ǖ拳h節,原先各環節是割裂的,流程不連貫,沒有一個統一的組件提供整個服務辦理。去年“一網通辦”推出了“小孩出生一件事”,貫穿九個部門事項,從產婦角度、新生兒父母角度,把與產婦和新生兒相關的事項都串聯起來,通過“一網通辦”、“隨申辦”提供統一的服務入口,全程網辦,只需要非常簡略的幾步,就可以辦理新生兒出生的相關事項。從改革前的材料多、環節多、審批多、跑動次數多,到只提交一份材料,零跑動。
“一網通辦”的數據治理
在此過程中,業務流程再造背后是是數據歸集和相關應用。大數據中心是全市公共數據的歸集和管理,包括共享、應用和開放機構。大數據中心實施全市公共數據集中統一管理,開展全生命周期數據治理,包括促進數據整合、共享和應用。通過數據清洗和治理,使分散、孤立的數據成為匯聚、整合的數據,使管理的數據成為應用的數據,為政府和老百姓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務。
數據整合之后,數據就能產生增值,為企業和個人提供更好的服務。上海在這方面打造了市民主頁和企業專屬網頁,致力于提供個性、精準、主動和智能化的服務。如市民主頁推出了“滬惠?!狈?,助力“滬惠?!痹诰€投保,通過“隨申辦”入口精準觸達投保人群。另外,從企業層來講,“一網通辦”依托數據賦能,助力小微企業獲取銀行貸款,推動普惠金融服務。疫情期間“隨申碼”全面推出,并與交通、醫療領域實現融合,后續“隨申碼”會在公交、體育館、圖書館、影劇院等領域全面推廣,逐漸成為為市民企業工作、生活、經營等行為提供數據服務的隨身二維碼數字名片。數據安全方面,“一網通辦”以最強的技術、最嚴的制度和最高的標準保障數據安全,做到數據零泄漏,事故零發生。
“一網通辦”是助力長三角一體化的重要推手,2019年1月“一網通辦”開始推動長三角一體服務,目前有116項服務事項在長三角三省一市實現了跨省市通辦,同時在線下41個地市,設立了500余個線下服務窗口,為長三角的市民和企業提供信息化的窗口服務。未來三年的工作目標,實現從可用到好用的轉變,從好用到愛用的轉變以及從愛用到常用的轉變2021年底前圍繞個人事項和企業經營全周期服務,拓展和優化公共服務、便民服務。2022年底前形成協同高效的服務運行體系,公共數據與社會數據融合,充分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推進服務從直通到直達。2023年底前全方位服務體系基本建成,為群眾和企業提供智能化、個性化、高質量的政務服務、公共服務和便民服務。
“一網通辦”將以更高效、更便捷、更精準為目標繼續深化業務流程革命性再造。原來“一網通辦”主要聚焦政務服務領域,之后將從政務服務領域向公共服務領域進一步拓展,向技術驅動轉變,進一步拓展服務范圍和服務能級。上哈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會議日前審議并表決通過了《關于進一步促進和保障“一網通辦”改革的決定》,把近年來的本市“一網通辦“改革實踐予以固化,有效破解改革瓶頸和制度性障礙,并明確下一步改革方向。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