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的未來,數據將取代石油,成為全球經濟的基礎要素。和今天在消費領域的共享經濟一樣,工業設備的所有權將不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設備的連接權和管理權,這也是在“萬物互聯”時代全球各大科技公司以及制造業巨頭競爭的關鍵點所在。

  在近期清華大數據講座上,航天科工和阿里巴巴的高管一起出現帶來演講。一個是擁有國家核心資源的工業領域的尖端技術和高端制造的老大,一個是在消費領域充分市場化競爭后的最大贏家。他們原本已經在各自的領域風生水起,為什么要合作?他們看到了什么趨勢?帶著這樣的問題,THU數據派研究部專訪了航天科工集團航天云網公司副總經理、工業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88級自動化校友祝守宇學長。

  中國已經慢了一步了,

  但是我們趕上來會很快

  工業4.0時代已經到來,2015年國務院印發的《中國制造2025》戰略規劃,將“互聯網+制造業”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BCG的行業研究報告表示,“僅在德國,未來10年它將貢獻德國GDP的1%,創造39萬個工作崗位,增加投資額達2500億歐元(相當于制造業總收入的1%-1.5%)”??梢?,工業4.0的影響極其巨大。目前,各國科技公司為了在將來的工業領域有更大的話語權,紛紛投入這一資源廣闊的藍海市場,在保持原有優勢的前提下尋求新的創新轉型之路。

  騰訊研究院認為,目前圍繞互聯網如何與傳統工業制造業結合的討論,呈現一個雙中心結構。一個中心在加號的前端,即由年輕但頗具技術實力的互聯網企業主導的“互聯網+制造業”版本,如谷歌的“Google for work”,亞馬遜的“Amazon Web Services”,IBM的物聯網平臺Watson以及微軟的Azure云平臺和Windows10 物聯網版等。另一個中心在加號后端,即由擁有雄厚工業技術實力的傳統制造業企業主導的“互聯網+制造業”版本,如德國政府的“工業4.0”戰略,博世的“慧連制造”解決方案、西門子“數字工廠”解決方案,美國GE的工業互聯網和炫工廠解決方案以及日本三菱電機的e-f@ctory方案等。

  中國是全球制造業大國,常被稱作“世界工廠”。在“互聯網+制造業”這一歷史機遇面前,中國已然落后一步,與世界一流水平相比,我們在硬件和軟件方面都還存在一些劣勢。據IBM商業價值研究院分析,以制造業為核心的實體經濟才是保持國家競爭力和經濟健康發展的基礎,因此制造業的競爭是全球經濟競爭的制高點。在這樣的背景下,航天科工和阿里巴巴看到了發展工業互聯網是中國的需要,所以他們緊緊把握這一歷史契機,想要探索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互聯網+制造業道路。

  “云制造”勢在必行

  李克強總理在2015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新興產業和新興業態是競爭高地。要實施高端裝備、信息網絡、集成電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等重大項目,把一批新興產業培育成主導產業。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眹覍I互聯網和工業大數據非常重視,專門成立相關國家工程實驗室來進行相關的前沿技術研究和產業落地,而祝守宇正是“工業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阿里云也是工程實驗室的參與單位之一。

  在“十二五”期間,我國學者對互聯網+制造業的相關課題進行了研究,例如,航天科工集團的李伯虎院士研究團隊提出的“云制造”,就是一種實施互聯網+中國制造2025戰略規劃的方式,他們的遠景目標是實現全系統無縫對接,大數據智能決策、全業務精細管控和全產業云端整合。

  中國版的互聯網+制造業:

  從航天科工和阿里巴巴的合作說起

  航天云網正是在踐行李伯虎院士提出的智慧“云制造”的總體目標。在專訪現場,祝守宇分享了二十個字:“信息互通、資源共享、能力協同、開放合作、互利共贏”。這二十個字給我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表示,線下的物化加工能力與線上的信息化技術結合,能夠將云制造有效地落地。在未來幾年,航天云網將結合自身的優勢與包括阿里云等互聯網領先企業展開廣泛合作。

  正如祝守宇所說,他們的合作是很有代表性的:航天科工的優勢是深厚的高端制造技術和相關的信息化能力;阿里的優勢是先進的云平臺IT基礎技術、互聯網思維和互聯網資源。二者的結合,將極大地提高工業領域原有資源整合的閾值,最終進入工業互聯網的運營時代,將工業大數據的應用與服務普惠到更多的工業企業。祝守宇坦言,“工業互聯網的融合是未來發展的趨勢,今后的生產不再只是局限于工廠之間,未來的制造資源會遍布在全球各地,只要你有想法,想去創造,我們一定能夠保證一個不懂工業的人也能去很好的‘制造’”。

  這兩家巨頭的合作方向?

  據了解,他們將在以下三個方面展開合作:

  (1)智能制造。在信息物理系統的環境下來優化流程,使工廠實現自動化、無人化和智能化。同時實現制造的小批量、多品種和個性化定制。

  (2)數據驅動管理工業資產。利用大數據的方式來管理機器設備,將制造資源的數字化資產在全球通過網絡的方式流動和配置,用數據驅動方式實現資源的互聯網化、云化,高效地管理海量的工業資產,實現IT向新的工業的OT(OperationTechnology)轉變。

  (3)建設資源共享的產業互聯網的平臺。按照航天云網的設想,在不久的未來,以消費者的需求為主導,不同工廠之間通過互聯網資源共享平臺實現協同制造,即屬于不同所有者的制造資源在不同的地方之間協作,以達到資產的互聯,實現“人人皆可制造”。云制造這種社會化的生產方式,將會使整個制造業的形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創業者的機會在哪里?

  航天云網和阿里云究竟是一種怎么樣的合作呢?從宏觀上來看,他們好比是在搭建地基,這個地基包括了最底層和中間層,最底層指的是融合了大量的機器設備和物聯網集成云平臺,中間層是搭建了基于大數據技術的工業PaaS平臺。在這個架構里,地基的上層就是需要結合每個細分行業的應用層。祝守宇認為,就如在消費互聯網時代的贏家BAT商業帝國構建在運營商承建的通信和計算機上的網絡一樣,對于創業者來說,大量的機會在應用層,那是資源去中心化以后新的商業模式涌現的地方。同時,就像消費互聯網一樣,網絡和應用推動底端設備智能手機的發展一樣,工業互聯網的海量應用會推動智能機器和傳感器的發展,那里同樣會是一個充滿無限想象力的發展空間。他希望創業者可以“合作”和“借勢”,在兩家合作的東風下,用工業互聯網的思維來解決一個細分行業內的需求問題。

  祝學長給在校生的幾點建議:

  1、要踏踏實實學習工業領域專業知識,關注目前工業上常用的算法和解決問題的思路,通常情況下,用已有的新方法去解決傳統問題,往往會帶來生產效率成倍的提升。

  2、培養個人的能力很重要,除了快速學習能力外,在平常的學習和工作中,要以開放的心態,善于與人合作,相互間取長補短,多多協同交流,有意識地去匯聚身邊的資源。

  3、能夠正確認識自己,找到自己的優勢,并持續地加強它。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