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近年來,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緊緊圍繞“公正與效率”,以市場主體需求為第一信號,以優訟、便訟、止訟為第一追求,積極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
一、堅持能動司法,凸顯法治化營商環境感受度
加大產權保護力度。落實產權平等保護原則,嚴格區分經濟糾紛與刑事犯罪,既為市場秩序“排雷”,也為合法權益“站臺”。堅持以積極主動的姿態,在法律的框架下,在充分尊重市場主體意思自治的基礎上,妥善審理涉買賣合同、股權轉讓等民商事案件,鼓勵支持交易優先,維護市場交易秩序,推動形成公平競爭、誠實守信的市場環境。
助力法治政府建設。牢固樹立“監督就是支持、支持就是監督”的審判理念,常態化開展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旁聽、講評“三合一”活動,積極運用司法建議、工作建議、矛盾協調化解建議函等方式,從源頭確保行政行為的法治化、規范化。
堅持善意文明執行。積極踐行我院向社會公開發布的執行“十項承諾”,審慎適用強制執行措施,精準適用信用懲戒措施,健全完善信用修復機制,最大限度地減少司法辦案活動對涉案企業的負面影響。疫情期間,發布《關于服務保障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復市的實施意見》,并專門開辟涉企業復工復產案件執行“綠色通道”,在復工后5個工作日內,發放執行款1億余元,及時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二、堅持改革創新,增強法治化營商環境便利度
打造專業化審判團隊。針對涉企涉商案件發展態勢和規律特點,集中優質審判資源,打造勞動爭議糾紛、建設工程糾紛、房地產糾紛、商事合同糾紛、公司糾紛等專業團隊,充分發揮各團隊集約化、專業化、扁平化優勢,有效提升商事案件審判質效。
探索要素式審判模式。為進一步實現訴訟活動更簡潔、爭議焦點更限縮、裁判文書更明了,積極探索要素式審判,形成《股東知情權糾紛案件要素式審判指引》《公司決議糾紛案件要素式審判指引》等近10項規范性指引,并積極參與最高人民法院試點項目,全力開展涉商事案件的全鏈條要素式審判技術攻關和創新應用,努力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構建數字化應用場景。為了讓市場主體得到方便、快捷、優質的訴訟服務,積極推進現代科技在司法領域的深度應用,在全市法院率先實現全流程無紙化辦案?!爸悄芙换ネ彙薄爸腔蹐绦写竽X”“審判監督管理(TMI)平臺”等數字化應用場景不斷拓展,為破解審判執行、監督管理等領域的難題提供了數字時代的新方案。
三、堅持靠前服務,提升法治化營商環境參與度
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堅持既走出去又請進來,先后舉辦“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司法的力量與企業的發展”企業家進法院主題沙龍活動、以“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為主題的第三屆“至正·法治論壇”等活動,與企業家坦誠溝通交流,準確掌握市場主體的司法需求,增強保障優化營商環境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促進商事爭議多元化解。以黨的二十大代表、全國模范法官喬蓓華命名的“喬法官工作室”為平臺,探索商事糾紛先行調解新機制,將商事一審案件的訴前調解職能進一步向前延伸,在充分保障當事人訴權基礎上,引導糾紛分流至由主管部門或行業組織指導的調解組織,在全國率先打造“調(仲)訴”一體化多元解紛新格局。
助力企業合規經營。堅持連續13年發布審判白皮書,聚焦股權代持、金融商事擔保、新業態用工勞動爭議等市場關切,深挖司法大數據分析應用,助力企業加強合規風險防控,完善公司治理體系。發布《企業法治營商提示手冊》,立足企業視角,以企業經營的重要環節為主線,對風險高發的市場行為進行規則提示,更精準地打造“企業身邊的法律服務體系”。
?。ü鶄デ?,作者系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