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上午,2023數博會“數字政府”論壇在貴陽舉行。作為2023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活動之一,參與本次論壇的專家、學者圍繞激發數據要素價值賦能數字政府建設為主題,進行了探討與經驗分享。(本文只選取部分專家、學者觀點,排名不分先后)
王益民:中央黨校電子政務研究中心主任、國家電子政務專家委員會副主任
王益民認為:數字政府建設區域發展不平衡,法律法規標準不完善,信息資源共享難,專業人才匱乏等問題還大量存在,政府治理數字化水平與現代化發展的要求相比仍有較大差距,需要持續推進數字政府建設。
楊學山:工業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長、北京大學兼職教授
楊學山提出:數字政府的建設中,數字是基礎,應用是重點,目錄是綱領。沒有數字就沒有應用,要在建立標準、制度、工具方面下更多功夫,全面夯實數字政府建設根基是數字政府高質量發展的前提。
徐春學:國家信息中心公共技術服務部副主任
徐春學認為,數字政府建設主要6個特征。第一個特點是整體協同。數字政府一定是在談政府,而不是在談某一個部門的業務。第二個特點是場景驅動。我學習體會叫以需求為導向的一個升級版,場景驅動更多強調必須站在群眾的立場,站在市場主體的視角來看政府管理和服務。第三個特點是數據賦能。數據今后成為一個戰略性、基礎性的資源,也就是說數據從站在政府內數據不僅要去支撐部門自身的業務,還要去支撐政府整體的數字化轉型,同時政府的數據作為公共資源,作為一個生產要素也能夠賦能全社會的利用。第四個特點是平臺支撐。同時數字政府強調有一個統一的平臺底座,不僅是降低利用新技術的難度,更重要這樣的平臺底座為新技術的創新提供了一個始入的機會。第五個特點是安全護航。安全是我們的底線。第六個特點持續運營。數字政府是一個持續運營的過程,無論是云的服務也好,數據的開發利用也好,以及各種APP面向群眾、面向市場主體提供的服務,這樣的服務一定是不斷持續運營和迭代的過程。
侯玲林:中國信息協會副會長
侯玲林表示:要提升數字政府建設水平,首先要充分發揮數字化在政府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職能和重要支撐作用,構建協同高效的政府數字化履職能力體系。其次要創新應用提高數據共享開發利用水平,加快推進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探索建立制度規則,規范開發利用行為,充分發揮數據的賦能作用,激活市場活力。同時還要持續改革創新,構建與數字化相適應的制度規則,統籌推進技術融合、業務融合、數據融合,提升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協同管理的服務水平。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