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字化以不可逆的趨勢改變人類社會生產方式,利用好數據要素是驅動經濟創新發展的重要抓手。我國高度關注數字要素改革,出臺多項相關政策推動數字資產化進一步發展。北京市作為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實驗區,擁有豐富的資源和優勢,應在全國數字資產化發展中起到領頭羊的作用,探索打造北京樣板的實施路徑——加強數據治理,建立多元數據確權評估體系,進一步建設數據價值化產業鏈發展。本文將從人才培養,數字共享平臺建設,完善法規體系和創新金融服務等方面為北京數據資產化發展提供建議。

  一、數據資產化的研究背景與意義

 ?。ㄒ唬┌l展數據資產化是推動經濟發展的必經之路

  數字經濟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后的主要經濟形態,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現代信息網絡為主要載體,以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應用、全要素數字化轉型為重要推動力的新經濟形態。數字化給人類社會帶來的變革,數據蘊藏的巨大價值,為數字經濟發展帶來新機遇。切實利用好數據要素,將會為社會的數字化發展提供巨大的動力。數字化發展也在重塑著企業的商業模式,企業在加強數據管理的過程中釋放了數據的價值,實現企業數據價值內部循環,形成數據資產,積極探索新業績亮點。數據價值從使用價值向交換價值邁進,有利于進一步釋放數據生產力,實現數據價值內外雙循環。目前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占全球第二,中國在數字市場方面具有競爭優勢,但在數字技術、數字治理方面與美國、新加坡等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抓住機會加快數字經濟發展是十分有必要的。

 ?。ǘ┲醒肱c地方多次出臺相關政策扶持數據資產化發展

  中央高度重視數字經濟建設,為此提供多項政策措施:(1)202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構建更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明確將數據列為土地、資本、勞動力、技術之外的第五大生產要素(2)2021年,工信部的《“十四五”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中,要求建立數據價值體系,推動要素數據化,促進數據驅動的傳統生產要素合理配置;地方層面圍繞數據資產化路徑也已有多元化的探索:(1)2021年,上海市發改委發布《上海市促進城市數字化轉型的若干條政策舉措》,要求充分發揮現有平臺作用,推動建立市場化運作且具有準公共屬性的上海數據交易所;(2)2021年,深圳市人大常委會發布《深圳經濟特區數據條例》鼓勵數據價值評估機構探索構建數據資產定價標準體系;(3)2023年,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印發《關于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進一步加快發展數字經濟的實施意見》,明確力爭到2030年,北京市數據要素市場規模達到2000億元。

 ?。ㄈ祿Y產化實施路徑

  數據資產化的實施路徑包括數據資源化→數據產品化→數據資產化→數據資產應用。(1)數據資源化需構建數據能力體系和建立數據治理體系,使數據不僅能被生產數據的企業自己所用,還能通過流通渠道被外部企業所用,這就需要數據資源轉化為可流通交易的數據產品;(2)數據產品化過程包括建立數據資源可能的應用價值圖譜,分析目標客戶數據需求及應用場景,選擇合適的測試客戶,共同組織數據產品及其技術開發;(3)數據資產化戰略主要包括內部專用、對外共享、數據交易、對外開放;(4)數據資產應用過程企業需構建數據資產管理體系,謀求數據資產經營戰略和組織落實執行數據資產的經營管理。應用內容包括數據流通與交易、IPO資產、并購、數據資產入表、質押融資、政策優惠的依據等。

  二、數據資產化進程中的北京優勢

 ?。ㄒ唬┍本┦姓叨戎匾晹底纸洕l展,將其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之一。北京市已經建立了全市統一的數據知識產權登記平臺,由北京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具體承辦數據知識產權登記工作,已經率先落實了數據產權和收益分配制度,探索建立結構性分置的數據產權制度。

 ?。ǘ┍本┦惺菄覕底纸洕鷦撔掳l展試驗區,擁有豐富的數字經濟資源和創新優勢。北京市政府印發了《北京市促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行動綱要(2020-2022年)》的通知,旨在加快推動北京市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發展先導區和示范區。該行動綱要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建設數字基礎設施、推進數字技術創新、加強數字產業發展、促進數字人才培養等。北京市還建立了數字貿易試驗區,旨在通過數字貿易試驗區建設,加快試點示范和政策創新,真正實現北京在數字領域更深層次、更寬領域、更大力度的高水平開放,吸引數字領域高端產業落地,推動數字龍頭企業和優秀人才不斷匯集,將北京打造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數字經濟和數字貿易先導。

 ?。ㄈ┍本┦薪洕l展水平高,有大量互聯網企業,數據基礎領先。北京市的政府數據、個人數據、企業數據和行業數據量多,北京市政府無條件開放數據量全國領先,2021年調用政務數據量超過27億條。北京市發布了《關于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進一步加快發展數字經濟的實施意見》,力爭到2030年基本完成國家數據基礎制度先行先試工作,形成數據服務產業集聚區,具體措施涵蓋率先落實數據產權和收益分配制度、推動數據資產價值實現等多方面。

 ?。ㄋ模┍本┦屑郾姸喔咝?、科研機構,擁有強大的人才和技術支撐。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和北京市財政局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快推動北京高?;A研究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的通知,鼓勵高校加強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鼓勵金融機構和社會資本加強對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過程提供融資支持。

  三、打造數據資產化“北京樣板”實施路徑

 ?。ㄒ唬┘訌姅祿卫?,推動數據確權與資源化發展

  數據資產化行業的門檻較高——首先數據資產化的過程需要專業化的團隊來高質量的完成,該過程包括對數據進行分類分級、質量評估、價值評估并最終以貨幣形式評定數據價值;其次,數據資產配置的成果需要以抵押質押、保險、信托、證券化等創新金融的方式達到實現數據價值的目的,為企業創造穩定的資產對價,對服務的專業性有較高要求。因此,建議北京市可以充分發揮本市政治資源、金融資源、專業機構都較為集中的優勢,在全國率先實施對數據資產化專業服務機構、專業服務人員進行認證和行業監管的模式,通過設立準入資質或者證照的形式提高行業服務質量,強化政府對行業的引導與監管,規模行業秩序,更好的為數字經濟服務。

 ?。ǘ┙⒍嘣獏⑴c的數據確權評估體系

  數據資產評目前主要有成本法、收益法、市場法。在沒有交易的情形下,只能用成本法定價,成本法的基礎是可靠計量;在有交易的情形下,可用收益法定價;在大量反復的交易情形下,可用市場法定價。在數據資產入表方面,對于不交易的數據資產可以計入無形資產,對于交易的數據資產可以計入存貨,但對于只交易使用權、不交易所有權的數據資產該如何計價,可以計入無形資產。因此,應積極探索數據評估方法?;跀祿|量、數據量、數據集、客戶感知價值等某方面的估值定價方法。構建數據資產價值評估指標體系是建立綜合性估值框架的關鍵步驟,也是市場主體根據實際應用場景,選擇特定估值定價方法的依據。

 ?。ㄈ┗谕ㄓ靡巹t實現數據資產入表

  數據資產化的最直接呈現就是企業將自有數據作為資產呈現在企業的資產負債表當中,并建立基于該資產的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體系。實現數據入表需要必須通過必要的財務模型以及資產管理手段但是如果操作模式的創新沒有基于通用規則,那么會降低數據資產化實現的效率,短期內也不利于該項工作的推進。因此,使用到的財務模型以及資產管理手段必須要符合當下現行的會計準則,并且納入到國內外通行財務體系當中才能真正實現數據價值的兌現。(四)進一步建設數據價值化的產業鏈發展

  數據資產化的工作需要法律、財會、數據、審計、資產管理等多個領域的專業團隊協同工作,產業鏈的聚集效應非常明顯,北京可以引導企業、學術機構和個人之間開展合作,加強不同行業之間的合作與協作,共同促進數據產權化的跨界應用和發展。因此,建議北京設立專門的產業園區,將相關專業機構,特別是行業領先的專業機構都匯聚到一起,一站式的為目標企業提供相應的高質量服務。

  四、關于北京推動數據資產化的政策建議

 ?。ㄒ唬┩苿訑祿Y產化,創新應用和人才培養

  一是,鼓勵確權定價方法創新應用,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和技術手段,將數據產權化的優勢轉化為實際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數據確權的重要前提是明確劃分數據類型并且清晰其屬性。目前主流觀點主要將數據劃分為政府數據,企業數據,個人數據。明確數據類型后,在數據要素市場的交易定價流程設計上,通過結合數據賣方報價、第三方機構估價、數據買方與數據賣方議價的方式,構建多方市場主體共同參與的數據產品價格生成機制。建議鼓勵數據流通和交易的相關方不斷嘗試和創新,探索出一套適合中國甚至國際領先的數據估值和定價體系。二是,加強對數據產權化領域的人才培養和技術創新能力的培養,及時更新高等教育內容使其很符合數據產權化實際發展需求,培養更多的人才加入到這個領域中來。同時加大對相關企業和研究機構的支持力度,鼓勵他們開展前沿的研究和技術創新。

  (二)推進供需調研,建立數據共享平臺建設

  一是,強化研究調研,全面盤點企業數據供需情況,摸清數據登記底數。由市主管部門會同北京大數據交易所、相關科研機構盡快組成研究專班,全面研深圳以及國內其他區域的優秀經驗與特點特色,盡快形成北京市數據產權登記有關工作方案和思路。有關部門可聯合科研機構、專業服務團隊,針對數字經濟、先進制造、生物醫藥、金融、新能源汽車等重點領域,進行調研服務,通過對重點企業開展數據供給和需求調研,幫助企業識別和盤點其現有數據基礎,為北京數據產權登記和價值化實現工作打好基礎。二是,做好登記統籌,防止新的“數據孤島”。目前國內有諸多機構和企業在做跨地域的數據登記確權工作,北京應積極先行先試,率先接入全國一體化平臺,與更多中央機構、相關企業共同參與探索,力爭成為全國統一的數據產權登記平臺,將各種不同類型的數據整合起來,實現數據的共享和交換。這樣可以促進數據的流通和利用,提高數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三)完善法律法規體系,細化產權登記制度

  一是,北京可以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體系,建立一個全面的數據產權保護制度,包括數據隱私保護、知識產權保護等,明確數據產權的歸屬和使用權,規范數據的采集、存儲、處理和傳輸等各個環節,以確保數據產權的合法性和安全性。同時,政府應該加強對數據產權保護的監管力度,對侵犯數據產權的行為進行懲罰和制裁。二是,盡快出臺北京數據產權登記制度的法律要件、規則和流程細節。從北京實際出發,盡快制定符合北京特色的數據資產登記要件細節,如數據資產的登記目標、登記日期、登記機構、行為界定、環節流程、數據來源、數據類別、數據價值、管理方式、安全等級、保密要求、甚至流通交易記錄等內容。

 ?。ㄋ模┒嘣獏f同創新金融服務,釋放數據價值

  一是,數據資產化主要服務的企業主要是投入了大量資本進行數據的累計,并建立了成熟應用場景的輕資產運營企業,此類企業除對自有數據成為企業資產外,對于通過IPO實現融資也擁有旺盛的需求。建議該項工作與證監會建立穩定的業務協同關系,請證監會從公眾上市公司角度對數據資產化的工作作出明確的指導和操作規范,使企業在進行數據資產化的過程中可以為后續的IPO進行前置性工作,完善資產化配置的過程。與此同時還可以通過證監會為已上市公司進行相應的數據資產化配置的服務,為上市公司創造更多的融資渠道和創新金融工具。二是,構建數據資產化的全產業鏈條?;跀祿怯洿_權可以形成價值化,未來在入表、信貸、開發金融產品方面將具有很大優勢。建議全面鼓勵支持市屬國有企業以及有條件的民營企業進行數據資產登記,進一步支持北京的創新型企業進行數據資產的確權、估值、入表,鼓勵支持國有金融機構開發相關產品和服務,推動專業服務深度參與,積極建立與北京證券交所的聯動機制,符合條件的優質企業可以獲得資本市場支持服務和加速上市孵化,建設一條基于數據資產化、價值化的全產業鏈條,推動形成數據資產開發利用和價值挖掘的“北京方案”。

 ?。ㄍ貔i為北京社科院研究員,南昌理工學院數字經濟研究院院長)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



責任編輯:ourui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