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明確提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黨委書記田川以《工業互聯網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為主題進行觀點分享?!傲暯娇倳浘屯七M新型工業化作出的重要指示和今年9月召開的全國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為我國發展工業互聯網、推進新型工業化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碧锎ㄕf。
深刻認識工業互聯網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重要作用
工業互聯網是新工業革命的重要基石,是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關鍵支撐,是新型工業化的戰略性基礎設施和重要驅動力量。加快工業互聯網規?;瘧?,加快改造升級傳統產業,推進企業“智改數轉”,大力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成為落實推進新型工業化這個關鍵任務的有力措施。
田川認為,工業互聯網在推進新型工業化中,對于實現“量”的增長、“質”的提升、“技”的進步、“數”的轉型、“碳”的治理、“鏈”的安全具有三方面重要作用。
一是基礎支撐作用。工業互聯網通過網絡、標識、平臺、數據、安全五大功能體系建設,推動海量異構數據的采集、匯聚和建模分析,促進數據要素價值充分釋放,實現要素資源在更大范圍、更高效率、更加精準的優化配置。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提供必備的基礎條件,不斷夯實新型工業化發展根基。
二是創新驅動作用。工業互聯網深度集成5G、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數字技術,打通云、網、邊、端,加速聚合通信技術、信息技術和控制技術,帶動相關技術全面突破和迭代創新,探索產生了一系列新技術、新產業和新產品,不斷拓展新型工業化發展空間。
三是融合引領作用。工業互聯網將數字技術與行業特有的知識、經驗、工藝相結合,提升生產經營各環節數字化水平,推動生產方式與企業形態根本性變革,進一步促進大中小企業、一二三產業融通發展,不斷釋放新型工業化發展動能。
田川認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工業互聯網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已取得積極成效。以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為主線,以工業互聯網平臺為支撐,企業數字化轉型已成為大勢所趨。過去五年,在政產學研用等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發展工業互聯網取得一系列階段性、標志性成果。政策體系持續健全、產業基礎不斷完善、數據應用成效顯著、賦能行業場景日益豐富、生態建設逐漸壯大。
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思考
田川表示,基于已有的實踐經驗,建議可以采取橫縱結合的“T”型戰略,加快向“IT+OT”技術并重升級,推動數字化轉型。其中,“一橫”是指加快建設工業互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面向產業鏈或細分行業的數據中心,搭建集工業數據匯聚、建模分析仿真、算法模型調用于一體的工業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形成支撐數字化轉型的IT技術環境?!耙回Q”是指從設備、單元、產線、車間、工廠多維度推動數字技術與工業場景的應用需求深度融合,通過建設面向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服務機構,提供數字化轉型診斷、解決方案、具體實施和成效評估等全流程服務,加速OT側數字化改造。
圍繞“T”型戰略推進和實施,田川建議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考慮:
一是加快建設工業互聯網新型基礎設施。依托“大企業建、中小企業用”的模式,建設一批面向重點區域、重點產業鏈、產業集群的新型基礎設施。
二是加快建設數字化應用體系。依托大數據中心,建設產業大腦,構建省級產業大數據系統,重點面向企業提供核心能力診斷、產業生態建設等數字化服務,面向政府提供決策輔佐類、監管支撐類業務。此外,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還牽頭建設了“裝備制造業數字供應鏈平臺”,后續還將聯合各地共同打造國家級裝備制造業數字供應鏈平臺,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三是加快建設數字化轉型公共服務體系。以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為抓手,按照“行業出題、產業答題、供需協同”的思路,強化數字化轉型產品和服務供需對接。
四是加快建設符合產業需求的人才體系。加強數字化轉型人才培養,不斷壯大企業數字人才供給。
“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愿與各方共同推進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為建設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推進新型工業化貢獻智慧和力量?!碧锎ㄕf。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