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政協副主席邵志清近日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2024年全國兩會,他將針對數據資產創新應用建言獻策,推動建設數據資產創新應用體系。建議加快數據要素市場與金融、商品、資本市場互聯互通,鼓勵成立數據銀行、數據信托、數據券商等專營機構。在長三角等區域建立國家級數據資產創新應用示范區,依托可信數據基礎設施開展先行探索。
邵志清說,隨著《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逐步落實及國家數據局的成立,數據資源入表工作的加快展開,數據產業作為全新要素型產業將迎來迅猛增長。數據要素作為一項新型生產要素,將進入財務報表形成資產類型。數據要素資產化將成為擴充我國底層資產規模、創造乘數型增量資產、改善國家資產負債表的戰略契機,建設金融強國的重要基礎。
在他看來,數據資產創新應用是對數據資產開展抵押、增信、保險、信托、入股或資產證券化等方面的應用創新,是數據資產向數據資本演進的重要階段,對加快形成我國高質量數據資產、促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保障數據產業行穩致遠具有重要意義。
“創新強則數據強,數據強則產業強。規范有序發展的數據資產應用創新,有助于激發市場經營主體創造高價值數據資產的積極性,進一步挖掘數據資產的價值潛力,提高乘數效應,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鄙壑厩逭f。
邵志清認為,數據資產具備非實體性、依托性、可共享性、價值易變性等特征,但同時也具備較強的乘數效應,呈現規模報酬遞增、非競爭性、低成本復用等特點,導致目前在以數據資產開展創新應用方面存在幾個關鍵問題:一是對數據資產的合法合規性缺乏有效認定;二是對數據資產的資產處置缺少明確路徑;三是對數據資產的定價估值缺少市場參照;四是對數據資產的創新應用缺少協同治理;五是缺乏數據資產創新應用的人才支撐。
為此,他提出如下建議:
第一,完善國家數據資產創新應用的路徑體系。建議有關部門制定國家數據資產創新應用管理體系與實施辦法,形成包括數據資產質押融資、數據資產增信、數據資產保理、數據資產保險、數據資產信托、數據資產作價入股和數據資產證券化等路徑體系。同時根據我國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總體要求,結合數據產業發展的階段性需要,在數據資產增信、數據資產信托、數據資產作價入股等領域率先開展探索,形成我國數據資產創新應用的路徑經驗。
第二,構建國家數據資產創新應用的管理體系。數據資產創新應用是需要多個部門相互配合、協同治理的工作。建議由國家數據局統籌指導,信息化部門、金融部門、網絡安全部門等協同配合,發揮各自職能,穩步有序推動數據資產創新應用。在長三角、粵港澳、京津冀等數字經濟發達地區或自貿試驗區,建立國家級數據資產創新應用示范區,優化區域內數據資產管理體制和有關機制,依托可信數據基礎設施開展先行探索。
第三,形成與數據資產創新應用相適應的制度體系。建議加快構建與數據資產創新應用相適應的制度體系。完善數據資產創新應用標準體系,在數據資產合法合規性認定、數據資產的資產處置、數據資產定價估值等領域建設國家級標準,推動標準體系互認。培育數據資產創新應用的市場體系,加強對數據資產主體、評估主體、專業服務機構的準入管理,培育龍頭型企業。推動建設數據資產創新應用的技術創新體系,圍繞創新應用技術難點集中開展技術攻關,形成可控可信技術規范。完善人才體系建設,開展數據資產創新應用人才資格認定。完善數據資產創新應用的金融體系,引導金融服務數據實體產業。
第四,設立數據資產創新應用的專業服務機構。數據資產的創新應用對數據運營能力、交易流通基礎設施能力、數據資產價值發現能力、數據資產風險評估能力等方面都提出較高要求,建議成立若干專業專營機構,有針對性地開展數據資產創新應用工作。在數據資產信貸、數據資產信托、數據資產證券化等領域,鼓勵成立數據銀行、數據信托、數據券商等專營機構。支持有條件的數據交易所設立專業的數據資產交易板塊,建設數據資產流通、托管、處置有關基礎設施。探索設立數據法院,確保資產隔離和重組流通的有效性。
第五,加快數據要素市場與金融、商品、資本市場互聯互通。建議穩妥推動數據交易所與證券交易所、期貨交易所、銀行間市場等成熟的資本、商品和金融市場實現連接,探索將數據資產創新應用有關工作與標準化金融工具相結合,充分發揮金融市場資源配置、價格發現、資金融通等功能,優化數據資產價值表達通道,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