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剛 黑龍江省友好區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特色就是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高質量發展,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如何做好高質量發展,從法院的角度看,通過優化營商環境確保高質量發展,是必不可少的一項舉措。
一、切實提升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政治站位
2019年2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強調“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這一重要論斷深刻闡明了法治和營商環境的關系。
法治是推進高質量發展與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手段,也是最根本和最穩定的保障。將優化營商環境全面納入法治化軌道,對于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具有重要意義。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重要組成部分的習近平法治思想,其中的營商環境法治觀回應了新時代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內在制度需求,揭示了深化改革的宏大意旨。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人民法院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引領,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部署要求,牢固樹立人人都是營商環境建設者、案案都是營商環境試金石的理念,積極參與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
伊春市友好區人民法院確立“高起點啟動、高標準要求、高質量落實”的基本思路,深刻認識優化營商環境是推動法院高質量發展和服務融入新發展格局的根本之舉,第一時間成立由黨組書記、院長任組長的優化營商環境領導小組,抽調精干力量,成立執行合同、辦理破產、保護中小投資者等工作專班,形成黨組抓總、上下聯動、專班推進、全員參與的工作格局。
二、切實把脈當前影響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難點堵點
當下,影響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體現為:
一是適合市場經濟發展的法律制度不完善。改革開放至今,我國已經逐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但是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部分領域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已經無法滿足經濟社會的實際需求;
二是司法監督機制不健全,司法審判效率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司法是對市場主體權益的最終保障,司法公平公正有利于建設良好的營商環境。營商活動涉及的資源合理分配、商業公平競爭、誠信合法經營、自由公平交易等核心要素,都要以公正的司法來維護;
三是法治水平參差不齊,部分市場主體法治意識淡薄。一方面市場主體以及社會公眾對法律的信任感不強,很多企業以及公眾仍對政府機關以及法律制度沒有足夠的信任,導致政府的權威性受到影響,從而影響營商環境法治化建設;另一方面是部分企業沒有足夠的守法意識,違法經營以及盜版仿制、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情況客觀存在,不依法簽訂合同、不依法履行合同的行為,嚴重影響社會誠信體系建設,降低政府的公信力。
由此,我們要對當前影響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這些難點堵點,做到精準把脈,做到有的放矢,充分發揮司法職能作用,為法治化營商環境提供最大的司法動能。伊春市友好區人民法院積極構建“府院聯動”機制,召開領導小組、調度、聯席會議9次,邀請轄區13家企業座談,走訪企業17家,提供法律援助7次,為伊春市凱琳木業有限公司申請貸款100萬元。
三、切實確保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中司法的公正與效率
一方面,要優化司法審判流程,監督司法行為,從多方面進一步提高司法審判效率,高效解決版權糾紛、利益分配等商業案件;另一方面,要通過加強對司法行為、司法機關以及行政行為的監督、審查和管理,構建公開公正的司法環境,從而進一步推動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凈化司法環境。通過公平公正的司法,給遵紀守法的市場主體樹立信心,逐漸減少企業違法犯罪行為。
此外,還要提高商業行為審判、商業合同糾紛等案件的司法效率,保證商業活動的高效迅速進行,推動社會高速發展,尤其是要在“執行合同”的司法上展現出大作為。
要公正高效審理合同糾紛案件,依法制裁違約失信行為,保障交易安全,維護市場秩序,是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的重要內容,要不斷改善司法程序質量、降低糾紛解決成本、提高糾紛解決效率,以公正、快捷、低成本的高質量司法服務,進一步增強企業對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成效的獲得感。
要通過優化司法機關工作人員配置,加強司法隊伍建設,提高司法人員整體素質,從而提高司法效率;要通過規范商業案件審判流程,簡化不必要的冗余程序,使流程標準化、明朗化,優化商業案件處理細節;最后,要保證司法機關具有獨立的、公正的裁決權,規范司法人員的審判權力。
2023年,伊春市友好區人民法院受理涉金融機構案件13件,為轄區金融單位挽回損失270.75萬元。受理涉中小企業案件26件,為轄區中小企業執行到位資金40余萬元。加快市場出清,暢通“執轉破”渠道,審結破產、強制清算類案件20件。
四、切實履行好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中的普法責任
想要有一個良好的營商環境,守法也是關鍵一環。如果違法者越來越少、守法者越來越多,社會環境清朗干凈,營商環境必然也是清朗的。我們要在助推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中,也要將普法的政治責任扛在肩上,積極引導公民和企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
通過創新法律法規宣傳方式,持續推動優化營商環境保護方面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引導工作,比如,充分利用好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加大宣傳力度,引導人們在日積月累、潛移默化中形成守法自覺。
我們加大法治化營商環境宣傳力度,報送的1篇工作動態被省營商環境工作專班信息采用,43篇動態和經驗在《中國法院網》《中國審判》《人民法治網》《龍江營商》等省級、國家級媒體刊發,為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營造濃厚法治氛圍。
同時,為深入貫徹學習《黑龍江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正確認識和把握《黑龍江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的內容,組織全院干警對《黑龍江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進行專題培訓。為依法保護中小投資者權益,組織轄區10余家企業進行了專題培訓,為廣大中小投資者提供了優質高效的司法服務。
優化營商環境永無止境。伊春市友好區人民法院將牢固樹立大局意識、全局思維,聚力推進訴訟服務集約化、司法審判信息化、和諧執行人性化、惠企紓困常態化,在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維護市場經濟秩序、支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等方面,下更大功夫,做到區委中心工作部署到哪里,司法服務保障就跟進到哪里,為轄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