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上午,國新辦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的第11場,請遼寧省委副書記、省長李樂成為大家介紹“以更大擔當和作為譜寫遼寧全面振興新篇章”的情況,并回答問題。

  李樂成介紹,2023年,遼寧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3%,十年來首次超過全國增速,經濟總量站上3萬億臺階;今年一季度,遼寧省經濟社會發展延續了去年以來的良好態勢,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4%,高質量發展呈現出更強的韌性、活力和創造力。

  在回應有關營商環境的問題時,李樂成說,我們經常講,企業創造財富,政府創造環境,我們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的“先手棋”“關鍵仗”,不斷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優化政務服務,著力惠企利民,努力探索出一條符合遼寧實際、具有遼寧特色的新路子。

  抓營商環境,我們先從政府自身抓起。我們堅持把誠信法治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基石,深入開展政府履約踐諾專項整治行動,堅持“新官要理舊事”,大力解決政務失信行為,督辦解決營商環境問題近1.7萬個,市場信心、行業信心、社會信心全面提升。

  讓群眾辦事不找關系就是給群眾吃下一顆公平公正的“定心丸”。我們開展“辦事不找關系”改革,叫響“辦事不找關系、用權不圖好處”遼寧品牌。全省累計900多條惠企政策實現免申即享,惠及企業超1100萬戶次,經營主體充分享受到政策紅利。

  好事要辦好,好事還要辦快。我們著力推動建設用地“省縣直報”和模塊化審批,審批用時大幅縮短。降低企業稅費成本,去年全省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超400億元。我們選定35個高頻“一件事”場景推行“一次辦”,平均減少辦理時間62%,今年將進一步拓展到48個場景。

  老百姓打來的電話就是我們優化營商環境的最好契機。目前,12345熱線已打造成為全省政務服務“總客服”,從一件件“小切口”“小場景”“小苗頭”這樣的具體小事上入手,推動營商環境頑瘴痼疾得到專項整治,去年,全省熱線累計受理各類訴求1255萬件、辦結率達99%。

  李樂成說,遼寧的營商環境怎么樣,有數據可以為大家作個說明:去年,遼寧企業活躍度提升到66.7%,同比增長3.4個百分點;招商引資到位資金同比增長16%,國內外企業紛紛用“腳”為遼寧營商環境投下了“信任票”。企業家們盡管放手打拼、放心追夢,我們將是企業家們的“最強后盾”“最好伙伴”。

  “外界對遼寧的預期已經發生了重大轉變”

  有媒體提問,2023年遼寧一舉扭轉了連續11年人口省凈流出局面,人口凈流入達到8.6萬人。在引進人才、留住人才方面,遼寧做了哪些工作,有什么具體的計劃和舉措?

  遼寧省委常委、副省長張立林說,“這個變化是11年以來第一次發生的變化,凈流入8.6萬人,人雖然不多,但這是一個質的變化,這個變化是我們經濟發展向上、產業向新、環境變好、經濟活力更足的集中體現,這也充分說明了外界對遼寧的預期已經發生了重大轉變?!?/p>

  張立林表示,遼寧振興,人才是關鍵要素。近年來,遼寧以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為總牽引,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激發創新活力,創造更多崗位需求,做大人才“蓄水池”;以加快打造營商環境升級版為硬抓手,全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吸引更多投資,落戶更多企業,打造人才“強磁場”;以持續推動引才政策最優化為實舉措,把“實施人才強省戰略”作為10個新突破50項重點任務之一,堅持人才優先發展,持續優化人才環境,提升人才吸引力。

  去年,全省新增兩院院士6人,總數達到61人;全職引進海內外博士和高級職稱人才4387人,同比增長77%;引進高校畢業生40.1萬人,同比增長20.8%,為奪取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首戰告捷提供了堅實人才支撐。

  他表示,遼寧將錨定人才強省建設目標,著力打造面向東北亞的國際化人才高地,傾心引才、精心用才、栓心留才。創新實施 “興遼英才計劃”,持續實施“百萬學子留遼來遼”行動,持續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落實獎勵補貼、住房安居、子女入學、醫療服務等政策,以可感的遼寧溫度,讓廣大人才安身、安心、安業!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