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數據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徐青山應邀參加清華數據大講堂(第二講),作題為《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杭州實踐與思考》的深入分享。

  在數字化、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數據已成為支撐社會發展和經濟增長的核心要素。數據不僅是信息時代的基石,更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資源。杭州市作為數字經濟的先行者,一直在探索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的有效路徑。徐青山從形勢與任務、探索與實踐、觀點與思考三個方面進行深入分析。

  一、形勢與任務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中提出:“支持浙江等地區和有條件的行業、企業先行先試”。浙江數字化改革和杭州城市大腦建設為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奠定堅實的基礎。豐富的數據資源、強大的算力支持、先進的算法模型以及多樣化的場景應用,這些要素的共同作用,為改革的順利推進提供了有力的支撐。杭州市推動國家(杭州)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浙江新型算力中心、數據交易所、數據流通交易專網、數據合規流通數字證書、城市級主鏈、可信數據空間、低成本密文計算中心、數據安全大模型等重點項目建設運營,為國家數據局提出的數據“供得出、流得動、用得好”的總體要求做好配套數據基礎設施支撐。

  杭州市作為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和科技創新中心,深刻認識到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的緊迫性和重要性,明確提出要加快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步伐,發揮數據要素創新對數字經濟的帶動作用,高標準建設“中國數谷”,將“中國數谷”打造成為杭州數字經濟“往高攀升、向新進軍、以融提效”的重要引擎。

  二、探索與實踐

  1.數供方面

  杭州市數據“供得出”依托于一體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平臺。該平臺是連接國家、省與區、縣(市)公共數據平臺的重要樞紐,更是“數字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杭州市全力搭建此公共數據平臺,不斷強化數據編目、歸集、治理、共享、開放、挖掘、運營、流通、銷毀和安全等數據全生命周期的服務支撐能力。

  杭州市實施數據“全量全要素”歸集,按照“有標貫標、無標立標,以標控質、達標入庫”原則推進數據治理,從經驗管理到循數治理,通過“數據質量”反映工作質量,實現“無數據不場景,無場景不數據”。在此基礎上,探索出一條具有杭州特色的數據供給路徑,形成了“數量上有數好用、質量上有好數用”的數據高質量供給模式。在此基礎上,逐步構建了人口、法人、信用、電子證照、自然資源和空間地理等基礎數據庫以及“一老一小”“數智宜居”“智能交通”等專題庫。

  2.數流方面

  杭州數據“流得動”涉及數據共享、數據開放、公共數據授權運營、數據交易、數據跨境流通與數字貿易、數據信托等多個環節,依托“中國數谷”這一核心載體,強化數據知識產權的保護、確保數據安全、培養專業的數據人才,為數據的順暢流動提供堅實的保障。

  一是統籌謀劃“中國數谷”核心載體。聚焦“中國數谷”為試點示范的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打造杭州數字經濟二次攀登新引擎、產業轉型新地標、制度創新新高地。制定數商高質量發展文件,開展數商認定、發文、授牌,壯大杭州數商群體規模,招引優秀數商在杭設立區域總部、研究機構、專業服務機構。支持有條件的國有企業、互聯網平臺企業等發展數據業務,成為基石數商企業。

  二是著力構建數據流通成本洼地。以“三數一鏈”(數據交易所、數據發票、數聯網以及區塊鏈跨鏈互認機制)為基礎,聚焦打造數據流通交易成本洼地。數據交易場所作為合法的數據交易空間,承擔數據流通延伸監管和服務功能,破解數據交易監管難;數據發票實現數據確權交易全鏈路納規納管的標準化、工具化,破解數據流通全鏈路合規難;數聯網作為流通基礎設施,為數據供需雙方和市場,提供安全高速傳輸服務;區塊鏈跨鏈互認機制則利用不可篡改、可溯源等特性,破解數據交易存證互認難?!叭龜狄绘湣钡目蚣荏w系已在金融、生物醫藥、多媒體等行業的6個場景中應用,并率先在同花順的商圈客群洞察、孚臨科技涉農普惠金融服務場景中完成應用貫通。

  三是探索實施數據流通沙盒包容機制。杭州市推行數據要素“改革沙盒”,旨在通過構建數據制度空間,為進入“沙盒”的數商企業卸下“思想包袱”,提供包容審慎的必要機制保障。簡單來說,就是通過劃定一個范圍,對入盒企業實行容錯糾錯機制,杜絕將問題擴散到“盒子”外?!案母锷澈小弊裱栽讣尤?、發展先行、安全可信、合規高效等四大原則,力求在流通促進和安全監管、數據的“放管服”之間探索平衡。

  四是制定數據要素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在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主體、鼓勵企業通過“三數一鏈”體系參與數據要素市場化改革等五方面提供政策扶持,如支持中央企業、省市屬國有企業、互聯網平臺企業以及其他有條件的單位,設立或遷入數據集團、數據公司或數據研究院,且具備認定為“基石數商”條件的,項目特別重大的,可進行“一事一議”,給予最高5000萬元資助等。

  3.數用方面

  杭州數據“用得好”主要體現在“用數輔決策、用數解難題、用數惠民生、用數促發展和用數促轉型”5個方面。

  “用數輔決策”:政府部門借助大數據分析,得以更精準地洞察社會經濟發展的動態和規律,從而制定出更具科學性、合理性的政策。這些政策涵蓋了政務服務優化、老年與兒童安居保障、教育入學指導、社區資源合理配置等多個領域。

  “用數解難題”:面對城市發展中遇到的各種難題,杭州充分利用數據資源,通過數據挖掘和分析,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有效路徑。例如,在交通擁堵問題上,杭州通過實時監測交通流量數據,優化交通組織,有效緩解了交通壓力。同時,在城市安全運行領域,數據分析也幫助快速預警定位地鐵施工、燃氣泄漏等風險隱患。

  “用數惠民生”:杭州積極推動數據資源向民生領域延伸,讓廣大市民享受到數字化帶來的便利。例如,在醫療健康領域,杭州通過構建電子健康檔案和醫學檢驗檢查結果互認機制,實現了醫療資源的共享和優化配置,提高了醫療服務的質量和效率。進一步延伸到民生服務、基層減負等領域,為廣大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務。

  “用數促發展”:杭州充分利用數據資源,持續推動營商環境優化,實現項目全周期“一圖管理”、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惠企政策“一站直達”、融資信貸“一鍵授信”、人才服務“一碼通服”、信用聯動“一體監管”。

  “用數促轉型”:杭州正致力于將數據作為推動城市轉型升級和產業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激發數據要素乘數效應,在金融服務、商貿流通、交通運輸、文化旅游、醫療健康、綠色低碳、生態環境等領域,打造一批“數據要素×”示范場景,培育數據產業,加快數字經濟二次攀登。

  三、觀點與思考

  基于杭州的實踐探索,形成了以下十個方面的觀點:

  在重要理論問題沒有解決的情況下,實踐先行;

  當前,數據共享和開放是數據流通的重要形式;

  以公共數據授權運營撬動數據交易;

  在交易初期,提供數據產品和數據服務為宜;

  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按各自事權,共同推進全國統一交易大市場構建;

  以數據知識產權撬動數據資源化、資產化,探索價值化;

  以數字貿易帶動數據跨境流通;

  價無定價——關于數據價格的形成;

  給場外交易帶來價值,是促進從場外轉向場內的關鍵;

  注重數據標準的制定及源頭貫標。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