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2016中國大數據產業峰會暨中國電子商務創新發展峰會拉開帷幕,中國信息化百人會顧問、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鄔賀銓在“大數據時代的挑戰:數據安全與個人隱私保護論壇”上發表了主題演講。
鄔賀銓指出,現在大數據產業基本上90%以上的都是外國公司,中國沒有像微軟、英特爾那樣的骨干企業,在大數據安全方面確實存在短板,網站和應用系統的漏洞就是威脅大數據平臺的最大危險。
他認為,大數據已成為信息社會的熱點,也是信息安全博弈的焦點。大數據的安全不僅需要從技術、產業與管理多維度來保障,同時也需要人才與法規來支撐。
鄔賀銓說,大數據意味著海量數據的匯集,如此海量的數據很容易引來潛在攻擊者,為了避免黑客入侵,企業的大數據最好采用分布式存儲。
國家“十三五”規劃著重提到了大數據安全技術,提出要加快海量數據的采集、存儲、清洗、分析、發掘、可視化、安全與隱私保護等關鍵技術攻關,集中力量突破信息管理、信息保護、安全檢查和基礎支撐關鍵技術,提高自主保障能力,加強關鍵信息基礎等方面的建設。
他提到,大數據依靠寬帶網絡、存儲器、云計算、數據庫、人工智能、分析軟件,同時,大數據也支撐著制造業、建筑業等各行各業的發展。如果大數據產業的核心元器件的供應鏈“命門”掌握在別人的手里,就好比在別人的墻基上砌房子,房子再大、再漂亮,也經不起風雨?,F在大數據產業基本上90%以上的都是外國公司,中國沒有像微軟、英特爾那樣的骨干企業,在大數據安全方面確實存在短板,網站和應用系統的漏洞就是威脅大數據平臺的最大危險。
所以,國務院《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特別提到,要培育高端智能、新興繁榮的產業發展新生態,要推動大數據跟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的融合發展,要形成一批滿足大數據重大業務需求的產品、系統和解決方案,要建立安全可信的大數據技術體系,要培育一批面向全球的骨干企業和特色鮮明的創新型中小企業。只有促進產學研用的多方聯動,才能建立協調發展的大數據產業生態體系。
鄔賀銓說,大數據的服務商既是數據的生產者,又是數據管理者和使用者。眼下,每個人都有手機和微信,手機要求實名制,用戶的位置信息無法掩蓋,因此,每個人都會擔心泄露數據隱私的問題。如果僅僅把保護數據隱私寄托在服務商的自律、管理制度的嚴格上面還不夠,必須督促服務商創新技術手段、建立訪問審級制度。這樣一來,即使企業內部的人訪問數據,也有訪問記錄可查,不能隨意訪問和篡改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