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2016“互聯網+政務”微分享第四期
時 間:2016年5月3日 20:00-20:30
地 點:互聯網+政務(精英群)微信群(加入需審核)
專 家:黃振杰
主 題:政務大數據發展體系研究
專家介紹:
國脈互聯信息資源研發中心主任助理 黃振杰
專注于政務大數據領域研究,在政務大數據清單梳理、發展規劃、數據共享與開放研究等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先后參與了廣州市大數據管理局、佛山市經信局、三水區數據統籌局等多個政府單位相關的大數據發展項目。
一、政務大數據發展歷程
從2015年以來,大數據逐漸成為了我國的趨勢與潮流,大數據的快速發展也離不開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2015年3月份,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了“互聯網+”行動計劃,有效推動了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與現代制造業的結合。
2015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頒布了《關于應用大數據加強對市場主體服務和監管的若干意見》,提出了要充分利用大數據加強政府公共服務和市場監管能力,推動簡政放權和政府職能轉變,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同月還頒發了《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提出了要推動互聯網由消費領域向生產領域拓展,加速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增強各行業創新能力,構筑經濟社會發展新優勢和新動能。
2015年9月份,國務院出臺了《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這是我國促進大數據發展的第一份權威性、系統性文件,從國家大數據發展戰略全局的高度,提出了我國大數據發展的頂層設計。
2016年2月,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指出要全面推進各級行政機關政務公開工作,推進政務陽光透明、擴大政務開放參與、提升政務公開能力。
2016年3月份,“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的出臺,第一次明確提出要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把大數據作為基礎性戰略資源,全面實施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加快推動數據資源共享開放和開發應用。
其外,今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推進"互聯網+ 政務服務"開展信息惠民試點實施方案》里面也明確提出了要打通政務數據部門孤島的措施,鼓勵政企合作。從政策上來說,大數據是今年發展的大趨勢。
二、政務大數據發展愿景

1.建立高效、協作的敏捷型政府
一方面實現政府部門間信息條塊共享,部門邊界逐漸模糊,同時借助大數據技術實時、精準、高效獲取治理環境及公眾需求,有效為公眾提供整合、協同便捷的服務。
2.建立人性化、自服務的服務型政府
通過政務云平臺、數據共享交換平臺等一系列數據共享設施發展,有效整合了政府的服務資源,為社會公正提供一站式、一體化服務,大數據時代的來臨也倒逼了政府開放更多的環境保護、醫療衛生交通出行等相關數據,越來越多的個人和社會組織參與到政府的公共服務中來,進行數據增值應用,創造更多的服務應用,實現政務數據的社會增值。
3.建立精準化、網絡化的眾管型政府
結合大數據技術強大的采集和分析能力,實現政府數據治理,政府決策更加精準化。由于大數據的發展,使數據網絡覆蓋整個城市,個人可以通過網絡參與到政府管理中。在公共治理領域,公眾不再是一個提需求的角色,可以通過網絡直接參與到政府的管理中。
無論是要建立一個敏捷型政府、服務型政府還是眾管型政府,歸根到底都是要建立一個人民滿意的政府。政府希望運用大數據能讓人民生活變得更美好。
三、政務大數據發展策略
政務大數據的發展主要分為五個方面:基礎、平臺、規范、安全、應用。

在打基礎上,各級政府部門需要統籌布局數據中心、政務云建設,在政務云建設之后要重點考慮籌建數據中心,建設統一政務云平臺還有機房、系統、網絡的部署與遷移;在編制政府信息資源、共享開放目錄方面,從政務信息資產清單編制到信息資源目錄標準編制再到信息資源目錄體系建設以及信息資源目錄管理系統的建設都非常重要。信息資源共享開放目錄是基礎工程也是非常重要的工程。構建政府應用專題數據庫方面,除了構建四大基礎數據庫(人口庫、法人庫、空間地理庫、宏觀經濟庫),還要構建專題數據庫(共享庫、社會信用庫、電子證照庫、環境資源庫)。

在搭平臺上,需要搭建政府數據統一共享交換平臺,要明確部門間共享交換的數據及交換流程,建立政府數據對內橫向、縱向的共享交換機制搭建數據統一共享交換平臺提供與各部門業務系統對接的接口。搭建政府信息資源平臺,主要是從主數據的管理、編碼的管理質量的管理、數據分類管理、標準管理還有安全管理等等功能的管理體現通過這些功能模塊去保證政務數據的可用性、可靠性、有效性。搭建政府數據統一開放平臺,要明確政府數據開放范圍、條件、方式等內容,建立政府數據對外開放的工作機制,搭建數據統一開放平臺,試點先行,逐步開放。

無論是建目錄、建平臺還是做共享開放等等之前都要規定一個規范,規范也是目前各級政府很難做數據開展的源頭,所以規范是非常重要的。規范首先是要構建標準規范體系,包括數據資源分類分級標準、元數據標準、數據編碼標準、數據共享開放機制、平臺接口標準。比較重要的是制定政府信息資源管理辦法,管理辦法主要是確立政府信息資源管理組織體系,厘清信息資源采集、存儲、清洗、共享、開放等環節規范要求,明確信息資源分級管理、標準管理、質量管理、應用管理、安全管理等管理要求,編制管理辦法細則,推動管理辦法的落地實施。同時因為管理辦法很難細化,所以需要制定政府信息資源績效考評辦法,建立政府信息資源的考核指標體系,明確績效考核的考評內容、考評方法及考評程序,理清考評的范圍。

在安全上,數據安全是政府在數據共享開放里面看重的一個點。所以需要建立大數據安全管理制度,實行數據資源分類分級管理,建立網絡和信息安全監控預警、應急響應聯動機制,加強信息備份處理,完善災難恢復管理,建立嚴格的技術產品資質認定和采購備案制度等。還有實施大數據安全保障工程,加強數據資源在采集、存儲、應用和開放等環節的安全保護,加強各類公共數據資源在公開共享等環節的安全評估與保護,加強個人數據保護,事前業務規則制定,事中監控異常預警,事后安全日志審計。

最后是政務數據的開發應用,主要是通過三個方面來體現政務數據的應用程度。首先是優政,提高政府治理能力。體現在提高政府決策能力(用數據說話、領導決策桌面、可視化平),提高政府管理水平(社區網格化綜合治理、智慧城市),提高公共服務能力(互聯網+政務服務、一站式服務)。然后是惠民,服務改善社會民生。主要體現在智慧化服務(智慧旅游、智慧民生、智慧醫療、智慧交通),移動化服務(微信、支付寶等城市服務功能、三微一端服務),平臺化服務(網上辦事大廳、市民專屬網頁、企業專屬網頁)。最后就是興業,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主要體現在加快產業產品研發(產業轉型、智能改造、互聯網+產業),提高產業管理水平(人員、財務、庫存、銷售等管理系統),提高產業服務能力(電子商務、網上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