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青海省人民政府電子政務辦公室主任周洋城在2016中國(青海)"互聯網+政務"創新趨勢研討會的發言,電子政務智庫編輯根據錄音整理,內容未經本人審核。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新常態給互聯網發展帶來了新動力。國家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帶動全社會興起了創新創業熱潮,信息化發展非常迅速,不進則退、慢進亦退,青海省在經濟發展相對滯后的局面下,要牢牢把握住信息化發展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及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強調:"世界因互聯網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聯網而更豐富"、"安全是發展的保障、發展是安全的目的"。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新理念、新思路、新戰略,全面推進信息化已是國家加快實現現代化的必然選擇,而電子政務已成為政府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幾乎覆蓋了信息技術、信息內容、信息服務等所有領域,又與改革、開放、發展等當代中國的重大問題密切相關,從這個實踐意義上講,我省的信息化建設和電子政務發展迫在眉睫。
 
  青海信息化建設現狀
 
  為順應時代的進步和發展,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信息化建設,結合青海經濟總量小、地域間發展參差不齊的實際,在加大基礎建設的同時,先后制定了《關于加強政務信息化實施意見》、《關于促進云計算發展培育大數據產業實施意見》、《電子政務十三五和電子商務產業發展規劃》等等,以深化融合、實現信息資源共享、提升政務服務水平為抓手,有力提升了青海信息化建設與發展水平。
 
  從目前情況來看,經過我省各地區、各部門相互之間的協調配合和共同努力,全省的電子政務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譬如,全省網絡支持平臺正在快速有效運轉,電子政務專網和外網實現了省、市(州)、縣三級黨政部門和相關企事業單位的全面覆蓋,分別支撐了政府內部非涉密業務系統和面向社會提供服務的業務應用;政府辦公業務系統應用初見成效,基本實現了公文和信息網上報送,一些地區和部門實現了機關業務網絡化辦公,視頻會議系統得到了廣泛應用;部門重點業務系統應用逐步攤開,關、稅、盾"三金"等國家重點業務系統陸續建成,教育、醫療、社會保障、行政審批等保障民生領域信息化建設逐步推進;政府網站體系建設初具規模,網站政務宣傳和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不斷深入,網上政務服務逐步展開,網上政民互動的氛圍逐漸形成。但是,在新形式下傳統的建設、應用服務和管理模式越來越不能適應新形勢的發展需求,資源共享、互聯互通、業務協同難已經成為制約電子政務向縱深推進的"瓶頸"和"難點"。
 
  青海省電子政務"十三五"發展思路
 
  "十三五"期間,我省電子政務發展兼具挑戰和機遇。我省電子政務要取得突破和實現轉型發展,就必須落實"十三五"期間制定的實施方案:
 
  按照"統籌規劃、協同推進、深化改革、創新發展、充分融合、深化應用、以人為本、惠及大眾"的基本原則,以助推行政體制改革為目標,建立"集約化管理、資源共享、應用便捷、保障有力"的電子政務管理體系;
 
  構建全省統一的網絡體系、云計算中心和大數據平臺,為各項業務應用提供一體化、協同化、高可用的運行環境;
 
  廣泛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基本完成各部門業務系統在"云"上部署,顯著提升電子政務的集約化、標準化、智慧化程度;
 
  整合各級政府及部門數據資源,發揮大數據應用實效,建立完善基礎數據資源,實現非涉密業務數據資源在部門間實現統一共享交換,各部門數據共享的范圍邊界和使用方式得以明確;
 
  全面開展"互聯網+政務"服務,各部門行政審批和社會服務業務全面接入網上辦事大廳,行政審批事項和社會事務服務事項辦理率先達到西部前列;
 
  基本建成自主可控政務信息安全保障體系,電子政務安全自主可控產品覆蓋率大幅提高。
 
  十三五時期青海省電子政務建設五大重點任務
 
  根據國辦和省政府領導的有關要求,結合我省的實際,在未來五年,按照《規劃》有計劃、有步驟地完成重點建設任務:
 
  提升全省電子政務網絡的架構和功能,構建完整統一的青海電子政務網絡,建成全地域、全天候、全業務、全功能的統一網絡平臺。同時,鼓勵社會資源投資建設新一代寬帶網、下一代無線網、互聯物聯網等基礎設施,成為未來承載電子政務和社會應用的網絡基礎。統籌建設全省統一的點政務云數據中心。按照業務應用領域,形成內部"專有云平臺"和對外服務"公有云平臺"的混合架構,依托電子政務外網為各級政府部門提供網絡、存儲、服務器、應用軟件、運行保障和信息安全等基礎設施云服務,滿足政務部門按需申請、快速部署、彈性擴展的應用需求。
 
  穩步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加快向服務型政府轉變,統籌推進本省網上政務大廳的建設,形成"縱向貫穿市縣區鎮、橫向連通省直廳委局"的網上辦事體系,實現各類行政審批、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事項"一網攬盡、一站辦理"。
 
  多方入手落實信息惠民工作。針對我省地域大、分布廣、民族多的特點,選擇社會效益好、示范意義大、帶動效應強的項目作為信息惠民工作重點。加大光纖寬帶和LTE網絡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借助移動互聯網等渠道,推動網上大廳等系統延伸農村和偏遠地區,整合與民生相關的公共服務系統落地到基層,使之享受到均等普惠的公共服務
 
  建立以防為主,軟硬結合的信息安全管理體系。建立全省各部門統一聯動的信息安全工作平臺,整合全省網絡與信息安全支撐力量,避免"木桶效應"的短板,積極部署動態的信息安全管控和運維系統,全面、持續監控網絡安全。
 
  結語
 
  總之,不斷完善電子政務管理保障服務綜合體系,建立健全科學合理控制制度和措施,努力提升公共服務能力和水平,是我省的電子政務成為符合地方發展實際、可持續發展的典范。
 
  "志行萬里,不中道而綴足"。站在新起點,謀求新跨越,是時代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和神圣職責。2016年是關鍵之年,開局之年,要求我們必須積極而為,主動作為,腳踏實地,真抓實干,不達目的不罷休,為我省提出"131"總體奮斗為目標提供安全可靠、能用管用的政務信息化支撐。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