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快完善政府部門的信息公開制度,推進政務公開眾望所歸。在此背景下,有望在今年出臺的《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提出政府信息“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對政府公開信息作出強制性規定,標志著政務公開不斷向縱深發展。

  一些政府部門相關領導干部的通信信息在一些地方的市面居然成了新賣點,“領導信息高價叫賣”成為新聞熱點,雖然與“政務公開”未必有著必然的聯系,卻引發了公眾對政務公開的廣泛關注,發人深思。9月26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共中央紀委常委、秘書長、全國政務公開領導小組副組長干以勝和監察部副部長、全國政務公開領導小組成員陳昌智介紹中國政務公開的情況。盡快完善政府部門的信息公開制度,推進政務公開向縱深發展,眾望所歸,已經成為一件不容回避的事情。在此背景下,前瞻有望于今年出臺的《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加快推進政務公開,成為大眾關注的一個熱點。為此記者采訪了國務院信息辦副主任、全國政務公開領導小組成員楊學山。

  政務公開是時代的要求、人民的期盼、腐敗的天敵

  人民論壇:政務公開的重要性眾所周知,在政府運行機制逐步健全、民主法制進程加快的今天,有什么特殊意義?

  楊學山:政務公開是時代的要求、人民的期盼,推行政務公開是黨中央國務院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重要舉措。

  政務公開還是腐敗的天敵。各項政務權力的公開透明運行,將從制度上最大程度避免權力尋租、“暗箱操作”,防止滋生腐敗。

  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85周年的講話中指出:“要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按照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要求,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更好地體現在執政實踐中”,對新形勢下推行政務公開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加快公共行政管理改革步伐,建設服務型政府,對政務公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進一步開拓創新、求真務實,把政務公開推進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人民論壇:請簡要概括近年來政務公開的成績?

  楊學山:黨的十六大以來,特別是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推行政務公開的意見》下發后,各地各部門加強領導,積極推進,政務公開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涌現了許多成功的典型。天津的集中式行政審批服務中心,90%以上的政府審批事項可以在大廳內辦結;河北省、邯鄲市等部門和地方,以法律授權為依據,全面梳理行政權力,與政務公開結合在一起,實現了行政權力全過程的公開透明運行;商務部利用政府網站,發布政務和商務信息、提供網上許可、辦證業務,3年多來,共發布信息56萬條,日均點擊2000萬次,為廣大企業和公民提供了快捷、廉價、方便的服務,為政府在信息化條件下為民服務開創了新的模式;廠務公開、校務公開、醫務公開、公共事業部門辦事公開從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入手,拓寬了政務公開的范疇;司法公開、立法公開、黨務公開標志著政務公開不斷向縱深發展。所有這些公開都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組成部分,有效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有力地保證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順利進行。

  政務公開存在的困難、矛盾與對策

  人民論壇:我國政務公開還處于發展早期,存在哪些亟待解決的困難和矛盾?

  楊學山:政務公開為轉變政府職能、形成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管理體制,為加快法治政府建設,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政務公開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困難和矛盾,主要是:有些部門和地方對政務公開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足,政務公開體制性障礙比較突出,法制建設需要加強,政務公開還沒有融入相關部門的日常工作中,發展很不均衡,許多政務部門推進政務公開的能力需要不斷提升,評價考核等制度建設滯后。

  人民論壇:這些亟待解決的困難和矛盾,對當前形勢下的政務公開,提出了哪些具體要求?

  楊學山:首先是要認真提高思想認識。從當前的實踐看,行政審批一站式服務、權力透明、政府網站等政務公開的內容和形式,在大部分政務機關可以做得到,但是為什么還有許多部門沒有實現,或沒有達到應有的水準?典型經驗告訴我們,成功的關鍵在于認識。認識到位,就能主動創造條件,把政務公開做深做實;認識不到位,必然以臨時性任務看待政務公開,就沒有動力和創新精神。推行政務公開,提高質量,創新模式,最重要的是提高各級政務部門的認識,把政務公開作為自覺的行動。二是要以改革來化解制度障礙。三是要切實加快法制建設。四是要把政務公開融進政務部門的日常工作中。五是要不斷提升政務公開能力。六是要完善約束激勵機制。

  為政務公開掃清制度障礙刻不容緩

  人民論壇:如何以改革來化解政務公開的制度障礙?

  楊學山:以行政審批服務為重點的辦事大廳是政務公開的一種有效方式,但辦事大廳卻面臨體制的尷尬,因為它履行著重要的政府職能,卻在原來的三定方案中沒有位置。進駐天津市行政許可服務中心的有85個政府部門,集中辦理844項審批事務。在體制上,新的服務中心應該處于什么位置,在大廳工作又隸屬于85個部門的人員和機構與原單位是什么關系,需要在改革中調整。政府換屆,一些地方和部門類似的辦事大廳正面臨歸屬難題。政務公開是一種新型的辦事模式,改變了政府職能行使的流程,需要通過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來保證。加快改革進程,為政務公開掃清制度障礙已經是刻不容緩了。

  以法制利器促政務公開

  人民論壇:政務公開對如何切實加快法制建設提出了什么樣的要求?

  楊學山:規范化的政務公開,必須建立在法制的基礎上。政務公開實踐中經常遇到的兩個問題是:什么該公開,什么不該公開?需要通過法律規范明確公開的范圍、內容、形式和程序,需要通過法律來處理公開與保密的關系。政務公開、政府信息公開等方面的法制建設應該加快推進?!墩畔⒐_條例》出臺以后,我們將以這個條例出臺為契機,進一步加強政務公開的法制建設,有力推進政務公開在法制的軌道上正常地開展。

  人民論壇:為什么要選擇在當前這個時機出臺《政府信息公開條例》?

  楊學山:我們在制度建設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法制建設應該說還存在一些不足。中國現在還沒有一部專門的規范政務公開的法律或者法規。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國務院非常重視,要求國務院的法制部門研究、制定?!墩畔⒐_條例》提出政府信息“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最大限度公開政府信息,體現政府履行監管和服務的職能,并將對政府公開信息做強制性規定。

  實際上,政府信息公開不獨是美國,中國也久有政府信息公開的歷史。2000多年前,老祖宗李悝將法典豎在刑鼎上體現的就是公開的精神。新中國成立后,我們的憲法和一系列法律都是提倡社會主義民主和公開的,只是在操作中由于沒有具體的法律規范,再加上由于技術等方面的原因,政府信息公開難以為普通老百姓所熟悉。隨著信息化的推進和電子政務的建設,政府信息公開逐漸擺上日程,并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加以規范,體現的就是政務電子化、信息公開化的精神。

  政務公開,完善約束激勵機制是重中之重

  人民論壇:再好的制度若不能得到切實有力的執行,就會形同虛設,約束激勵機制如何建立?

  楊學山:公開是腐敗的天敵,各項政務權力的公開透明運行,必然觸動部門和個人的利益,成為政務公開的阻力。加快推進政務公開有條件,也有需求,重要性和緊迫性十分明顯。但許多應該公開的沒有公開,能夠公開的沒有實現,缺乏激勵機制是發展不均衡的又一個重要原因。政務公開,完善約束激勵機制是重中之重。要盡快建立科學的評價考核制度,使政務公開做得好的及時得到表彰,對政務公開持消極態度、被動應對甚至抵制的給予相應處罰,努力營造適合政務公開的約束激勵機制。

  政務公開如何邁進

  人民論壇:當前形勢提出了“不斷提升政務公開能力”的要求,對地方政務機構來說,政務公開如何邁進?

  楊學山:絕大部分政務公開舉措,不需要特別的條件,中西部不少地方創造了許多政務公開的成功經驗,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的典型,并不是產生在經濟最發達、財力最雄厚的地區,發展不均衡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一些政務部門政務公開的能力不足。要盡快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政務公開的能力。政務公開主管部門和有關中介組織要及時總結經驗,制定標準,加強指導和培訓。特別是在如何制定政務公開目錄、如何梳理行政權力、如何組織集中式行政許可服務、如何與電子政務結合、如何實現全程有效監管、采取何種適合本部門本地區的公開形式等方面,要組織力量,加強研究,制定標準和規范,系統地開展培訓,全面提升政務公開能力。要把政務公開融進政務部門的日常工作中。政務公開各項工作都是各個機構職能的重要內容,根據十六屆四中全會關于“堅持和完善政務公開、廠務公開、村務公開等辦事公開制度”的要求,政務公開應該融合到各級政務部門日常工作中。政務公開是否成熟,主要看是否融入相關部門的日常工作。有關主管部門,要盡快按照政務公開的類型和特點,通過制度化要求,使政務公開成為各級各類政務部門的一項日常性工作。

  政務公開是提高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能力的重要措施,是實現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環節,我們要不斷研究新問題、提出新思路、總結新經驗、引導新實踐,切實把政務公開引向深入。

  訪談檔案

  楊學山,現任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副主任,1984年北京大學圖書館學系研究生畢業后,長期從事國家信息化的理論研究、工程建設和政策制定工作。參與和組織過多項國家重大信息化工程的設計和建設,參與和主持了國家信息化多部重要政策性文件、法律法規的研究制定工作。

  《人民論壇》( 2006年第21期 )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