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中央國家機關工委《紫光閣》雜志社、人民網、中國政府網聯合主辦的“行政服務大廳典型案例展示”活動已經正式啟動。6月15日,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執行副會長高小平斌做客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就“公共資源交易改革”話題與網友在線交流。
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執行副會長高小平
訪談中,高小平對惠州市政府深化公共資源交易體制改革的做法和成效給予高度評價,并對進一步推進行政管理改革創新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他認為:
第一,科學地處理好行政體制改革“工具”之間的關系。公共資源交易的改革,本身是一個工具,運用了若干的工具在里面,形成一個新的管理的平臺,一個服務的工具。行政改革也有一個工具箱的問題,我們是不是可以把里面工具做個清點,比如有決策的分析、決策的評估、項目的評估、績效考核、流程再造、電子政務、行政聽證、行政問責等等。地方政府都在搞創新,不斷有新的工具出現。這些工具有內在的聯系,是呈現一種系統性的結構狀態,有鏈狀系統,有綜合立體的系統,可以把里面的系統的功能做一些分析。比如公共資源的交易現在已經做了不少的工作了,是不是可以從原來我們做的是政府端菜給老百姓,給公共資源的交易服務,轉向由群眾點菜,就是群眾說什么東西可以改進的,什么可以放到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中來的,實際上也就是把行政聽證的這樣一種制度理念引入到交易當中來。還有,就是可以通過資源交易以后,反映出來的我們政策和決策當中的一些可以改進的空間,通過這個交易,能夠發現。再一個,這樣一項交易,做得好的單位是不是應該在績效的考核部門當中給它加分,和績效考核進一步結合起來,就使得各單位各部門對做這項工作更有熱情,同時也可以解決一些官員存在的為官不為問題,就使得各種工具的綜合功能能夠及時地發揮作用,形成一種組合拳。
第二,在推進政府改革當中,要把大數據戰略引入到我們的治理現代化工程當中來。現在大家都在研究大數據問題,國家也在研究,地方也在研究,政府也在研究,學者也在研究,怎么樣把大數據這樣一種方法和戰略、技術,引入到公共治理的里面來,把新型的通訊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融合發展到我們的政府的公共管理里面來。這個可以從國外、國家和地方政府的一些改革創新得到一些啟示。比如美國、韓國,不少城市都在搞政府3.0計劃,就是政府主動地運用大數據的信息,來保障國民和市民的積極的參與,他們各種信息,海量的,有意無意的,有的不是有意參與政府,就是一些聊天當中的信息,但是都可以反映內心的對政府的訴求、需求,我們從海量信息當中經過分析,來提煉出來,這樣更好地、更主動地為社會和公眾服務。這樣也使我們的管理和政府的服務能夠更加精細化。
第三,進一步提高政府公共服務的水平,可能需要做頂層設計和具體的細節的創新,這兩者要有機地結合起來。我們現在這個工作做得很好,從這一個改革當中,我們就發現,在區域治理當中,實際上任何一項創新都是頂層設計的現代化、科學化的理念充分體現,充分體現了方方面面改革的總的訴求。然后又在一個很具體的點上找到了突破。比如公共資源交易,反映的是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種總要求,同時,又沒有在一個具體的服務中心運行平臺上找到了一個切入點。這就給我們很多啟發,就是我們做其他工作,政府的管理的市場的監管,提供教育、科技、文化的公共服務,都可以有這樣一種創新,就是把頂層的設計的理念和框架,和突破點找到,這樣使得我們深化改革能夠真正地推向前,在政府的工作當中,能夠做到既有整體推進,又有局部的突破,不斷讓大家看到有新的東西出來,給大家帶來實在的利益,而且是積小勝為大勝,一步步地往前推,使大家看到一個大目標很清晰,不是遙不可及的,因為它這個遙不可及來源于我們每一步都在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