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全省第十一個“政務公開日”,主題是“推進政務公開,優化營商環境”。公開透明是法治政府的基本特征。全面推進政務公開,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是提高政府效能、優化營商環境的本質要求。全市各級政府要以推進行政決策、執行、管理、服務和結果“五公開”為抓手,切實加強政務公開制度化、標準化建設,進一步提升政府透明度和公信力,為大連市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提供強有力支撐。
政務公開是優化營商環境的內在要求。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指出:“要形成對外開放新體制,完善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贝蛟炝己脿I商環境本質上就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關系,這是轉變政府職能的核心內容。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建立公開透明的政務體系,既是優化營商環境的現實需要,也是治本之道。只有全面推進政務公開,找準市場功能和政府行為的最佳結合點,努力形成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的有機統一,才能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政務公開是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必由路徑。向社會公開政府治理過程和結果,讓公眾參與公共決策與公共管理,是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內在要求,也是全球公共行政發展潮流。努力在服務型政府建設上實現新突破,就要積極為社會公眾了解行政決策、執行、管理、服務和結果“五公開”創造條件,進一步促進政府高效行政,提升公共服務質量。同時,政務公開能夠發揮“以民察官”的監督作用,促進各級政府在公開透明環境下實施經濟和社會管理。
政務公開是市場主體發展的基本保障。政府既是管理者,更是服務者。各級政府要為企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營商環境,最大限度發揮企業家的創造性和能動性。進一步激發并形成市場主體活力競相釋放、創新創業蓬勃開展的良好局面,需要各級政府從“放管服”、審批環節、減稅降費、政務服務等方面履行自身服務職能。通過建立公開透明、規范有序的政務公開環境,切實保障市場主體的地位和權益,通過營造一流的政務環境、法制環境、信用環境、市場環境和人文環境,讓各類市場主體寬松創業、有序發展。
今年是全市“優化營商環境建設年”。我們要大力推進政務公開,積極為群眾解絆、為企業松綁、為市場騰位、為廉政強身,全力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
公開簡政放權信息,營造投資創業環境。全面公布各級政府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定價或指導價經營服務性收費、政府性基金、國家職業資格、基本公共服務事項等各類清單,以大力推進簡政放權改革,不斷激發和釋放市場活力、社會創造力。全面公開投資創業政策,在構建政府管理新體制、實施投資體系新規則、打造貿易競爭新優勢、探索金融開放新模式、開拓結構調整新路徑、搭建“一帶一路”新平臺等方面取得突破,營造國際化投資創業環境,為大連自貿片區建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公開市場監管信息,營造公平競爭環境。一是深入實施“互聯網+政務服務”。實現“線上線下”統一規范,建成市區一體、公開透明、服務高效、監督規范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體系,實現政府信息“一個門戶公開”、行政審批“一站式辦結”、市民訴求“一個號碼聯通”、公共資源“一個平臺交易”、事中事后“一個平臺監管”、公共信用信息“一個目錄征信”、四級政務服務“一個網絡通辦”。二是加快政府門戶網站改版升級。擴大政府信息數據開放,推進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和公共信息資源開放;建設“掌上政府”,拓展“兩微一端”等新媒體服務功能,讓企業和群眾辦事更方便。三是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構建以信用為核心的市場監管體系,推進企業信用信息歸集公示,推行重點領域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工作。四是推進事中事后監管信息公開。制定市場監管規則、流程和標準,實現“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健全“打、控、防、管”市場綜合監管體系,落實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等信息公開制度。
公開民生保障信息,營造安商樂業環境。一是加強環境保護信息公開。及時發布環境保護政策措施、環境治理工作信息,尤其是大氣污染防治、水源水質整治進展和成效,促進廣大群眾環保意識不斷提升,進一步凝聚保護環境就是優化營商環境的社會共識。二是擴大教育衛生領域信息公開。及時發布教育監管、義務教育招生入學等政策信息,及時更新醫療服務價格、藥品和醫用耗材價格信息,切實保障公眾知情權。三是拓展食品藥品安全領域信息公開。定期發布食品安全抽檢、核查處置信息,及時公開食品藥品安全違法處置情況,全力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四是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充分用好政府與公眾交流各類平臺,及時了解社情民意,積極做好政策解讀,形成干事創業、安居樂業的城市環境,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幸福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