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綜述

編者按:政府網站,既是電子政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電子政務發展程度的主要標志,在政府網站的建設和發展過程中,各級政府網站以服務為中心,不斷創新,積極探索政府網站管理和運營的新形式、新方法,最佳實踐也在逐步成型。2011年“第六屆中國特色網站評選”活動共有74家單位獲獎,其中9家單位獲得最佳實踐案例獎,9家獲得運維管理獎,8家獲得服務創新獎,9家獲得品牌欄目獎,7家獲得用戶體驗獎,7家獲得用戶滿意獎,25家獲得特色提名獎,獲獎單位中分別涵蓋了不同行政級別的政府網站。

中國氣象局政府網站(http://www.cma.gov.cn)結合部門職能,從用戶需求出發,高度整合氣象資源,服務人性化、專業化,網站訪問量顯著提升,用戶滿意度高。在本屆評選中榮獲“用戶滿意獎”。如下是國脈互聯政府網站評測研究中心提供的獲獎說明,轉載請注明。

中國氣象局政府網站滿足用戶需求 提供全方位個性化服務
中國氣象局政府網站首頁

CMA網站自建站以來,努力為增強氣象工作的社會透明度、擴大氣象工作的社會參與度、加大氣象工作的社會開放度和氣象工作改革發展服務,在CMA網站全體管理、采編及維護人員心血的凝聚下,穩步展開,全力以赴,兢兢業業,圓滿完成了各項宣傳任務,并加強自身建設,完善業務管理,逐步將網站做大做強。目前CMA網站已形成政務、資訊和服務三個頻道,影響力和滿意度持續提升,取得了明顯的社會效益。

一、內容豐富,氣象工作職能充分展現

把握氣象工作新形勢,積極開展信息公開工作,逐步實現了信息公開規范化和流程化,充分體現氣象工作職能。自2011年年初至今(截止10月10日),CMA網站中心已發稿件74277篇稿件字數合計5296122字;專題報道58個,訪談76個,其中與新華網新浪等網站聯合訪談7個;其內容的豐富程度在同級部委網站中屈指可數。同時通過自身網站的優化建設,在氣象系統中發揮了強大的引導和示范作用,打造各地動態、行業動態等欄目,不斷整合氣象系統信息資源的發布,逐步加強了對氣象系統網站的指導與規范作用。全方位、多視角地突出CMA網站的思想性、權威性、政策性、資料性,充分彰顯中國氣象局政府職能。

二、影響力大,特色日益凸顯

CMA網站在發展過程中注重實效,不斷創新,多次改版優化,網站功能持續完善,通過不斷強化宣傳時效、宣傳力度,不斷創新宣傳方式,能夠第一時間在網上報道氣象相關重大活動、重大災害、重點工作;每日氣象新聞、重要天氣等資訊類信息更新量很大;并能根據實際情況迅速策劃推出相關專題、邀請領導或專家訪談,搶占宣傳“陣地”,加強了氣象法律法規、氣象行業知識及重大事項的宣傳教育工作,形成了專題報道和在線訪談兩個品牌欄目,氣象工作特色和亮點日益凸顯,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氣象工作的社會影響力。CMA網站的訪問量不斷提升,至今日訪問累計量為318722346,正在成為公眾深入了解氣象工作的第一窗口和氣象系統工作人員獲取信息的最重要渠道。

三、滿足用戶需求,服務更人性化、專業化

中國氣象局擁有眾多氣象信息資源,CMA網站能夠充分利用中國天氣網、國家氣候中心氣象產品等資源,從天氣預報預警、短期氣候預測、城市環境氣象預報、火險氣象等級預報、氣候影響評價、科研成果、氣象教育工作、氣象科普等方面為用戶提供服務信息,服務范圍廣,擺脫以政府為中心的網站建設和管理模式,從用戶需求出發,針對不同用戶對象,提供全方位個性化服務,凸顯CMA網站“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

四、用戶體驗效果佳,用戶滿意度不斷提升

按照“信息構建與服務相結合、用戶需求與導向相結合、網站規范性與特色相結合、信息表現方式與內容整合相結合”設計宗旨,結合實際用戶體驗,對頁面整體創意與風格、色彩與色調、欄目布局與板式、字體及標識導航等加以體系化設計,完善欄目層級導航、標識導航、信息關聯、信息檢索、重點信息和服務突出等,開通了英文版,形成主題突出、分類科學、結構合理、簡便易用的網站,不斷成為用戶愛看愛用、??闯S玫木W站。

2011年是“十二五”政府網站建設的開局之年。目前CMA網站正在成為全面支撐、展示和服務氣象工作的較為強大、最具潛力的工作平臺。在新形勢下,CMA網站將積極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逐漸建成全面展示氣象系統形象和體現氣象系統工作透明度的第一窗口,成為氣象部門對外交流與服務的第一平臺,了解民意、開展調研的第一渠道和整合系統資源與提供協同服務的第一載體。

相關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