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各級政府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辦法最全匯總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21年1月14日(星期四)下午3時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軍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所長馬駿介紹《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實施情況第三方評估有關情況。

  《條例》2019年10月頒布,并于2020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成為全球首部國家層面優化營商環境的專門行政法規。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軍擴在會上表示,一年來《條例》落實工作展現出總體進展良好、呈現梯度推進格局和企業滿意度整體較高三個基本特點。

  張軍擴強調,從實施的主要成效看,一是為抗擊疫情和促進復工復產、復市復業提供了有力支撐;二是進一步保護和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三是培育了國際競爭新優勢,各地主動對標國際先進水平,努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四是促進政府職能深刻轉變,政府部門的工作重心和更多行政資源從事前審批轉向事中事后監管和提供服務。企業普遍認為,“放出了活力、管出了公平、服出了效率”。

  張軍擴指出,各地區各部門在實施《條例》過程中也涌現出好的經驗和做法。比如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對標國際先進,著力解決痛點難點堵點問題;注重改革創新,加強制度建設,推動數字技術應用,堅持放管結合,確?!胺诺瞄_又管得住”。

  第三方評估顯示:我國營商環境正在加速優化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實施一年來的情況進行了第三方評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軍擴介紹,總體來看,《條例》貫徹實施開局良好、取得明顯成效,我國營商環境正在加速優化。

  張軍擴在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說,評估發現,企業滿意度整體較高。調查問卷列出的21個《條例》條目中,有20個條目的平均得分在4分以上(滿分5分)。企業滿意度較高的方面是辦稅便利性、企業開辦或變更便利性、減稅降費、政府服務標準化、網上辦事便利性。

  評估也發現,企業對招投標、中介服務、融資等方面問題反映較多。同時,東部地區與中西部、東北地區之間,省會城市與非省會城市之間,貫徹實施《條例》的進展也不平衡,有些差距明顯。

  張軍擴表示,這需要各地區各部門進一步細化任務,明確責任,持續加大改革力度,久久為功。同時,各地區各部門需要進一步提升對貫徹實施《條例》的認識,加大工作力度,建立領導協調推進機制,促進營商環境區域平衡發展。

  《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實施開局良好、取得明顯成效

  優化營商環境是新時期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和重大舉措。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持續大力度推進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2019年10月,國務院頒布《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成為全球首部國家層面優化營商環境的專門行政法規?!稐l例》將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的成功做法和實踐經驗制度化,將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全面納入了法治化軌道。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執行,為促進《條例》更好落地見效,受國務院委托,在國務院辦公廳政府職能轉變辦公室的指導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條例》實施一年來的情況進行了評估。我們選取了《條例》中有硬性改革要求的34個條目,通過企業座談、政府座談、實地走訪、問卷調查、線上調查等方式進行評估。評估組實地調研了全國9個省市的18個典型城市,并與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進行了座談交流。

  總體來看,《條例》實施開局良好、取得明顯成效。各地區各部門都把學習宣傳和貫徹實施《條例》作為2020年的一項重點工作,31個?。▍^、市)均制定出臺了貫徹實施《條例》的具體政策措施,其中近20個?。▍^、市)制定出臺優化營商環境地方性法規或政府規章,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各地區累計修訂廢止不符合《條例》規定的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等約1000件。同時,各地區各部門以深入貫徹實施《條例》為契機,聚焦我國營商環境短板弱項和突出問題,出臺了一系列實打實、硬碰硬的改革舉措,形成了全國各省區競相優化營商環境的良好氛圍,為應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和助力“六穩”、“六?!惫ぷ靼l揮了重要作用?!稐l例》的出臺實施還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和普遍贊譽。2020年7月,世界銀行發布專題報告《中國優化營商環境的成功經驗——改革驅動力與未來改革機遇》,與全球共享中國優化營商環境改革經驗,其中專門稱贊《條例》提出了一整套基于國際先進規則的改革原則和指南。

  全國各地創造了大量可推廣可復制的先進經驗

  全國各地創造了大量的先進經驗,可推廣可復制。我們這次評估,專門做了一個很長的“經驗清單”,有關部門正在梳理,準備在全國推廣。

  這里我簡短舉兩個例子。有些地方針對今年疫情情況,實行了惠企政策直達企業。大家知道,今年抗擊疫情,國家和地方出臺了很多惠企政策,這些政策主要是針對小微企業。小微企業量大面廣,如果按照過去的辦法,一個一個地去申請,一個一個地去審批,你會發現時間很長、成本很高,根本就來不及。那么怎么辦呢?有些地區就利用智能技術、大數據、電子政務平臺這些工具,通過數據自動篩選、智能審批、資金自動到賬這樣一些智能辦法,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實現惠企政策直達。這個例子,我印象特別深。

  再一個例子,很多地方在推“一件事一次辦”。一些企業到政府辦事的時候,他辦一件事可能要很多手續,要去很多不同的部門。比如開辦企業,需要登記注冊,要刻章,要辦稅,要開戶,還要辦社保等,這些事項對企業來說就是一件事,政府有了共享的數據,有了政務平臺,就可以打破部門壁壘,就可以一次辦齊。像這樣的經驗非常非常多,我就舉這樣兩個例子。

  企業對營商環境的滿意度總體處在高位

  因為優化營商環境最主要的是要為企業創造更好的環境,所以企業的感受是不是滿意,是最重要的評價標準。我們這次為了了解企業的感受,采取了幾種方式:一是在去9個省的18個城市調研之前,從國家企業數據庫隨機抽樣我們需要調研的企業。到了地方之后,開6場座談會,這是不邀請或者不允許地方政府參加的,國企座談會、外企座談會、大中型企業座談會,還有小微企業座談會,6場座談會,總共開了108場會談會,合計有779家企業參加。與此同時,我們還設計了一個問卷,也進行了網上問卷調查,收回400多份問卷。加起來反饋的有1000多家企業。

  從評估的總體來看,企業對營商環境的滿意度總體處在高位。問卷列出了21個條目,從《條例》當中可以摘出來企業有明確感受的21個條目當中,有20個條目平均得分都在4分以上,只有1個條目是得分低于4分,但也是接近4分,所以總體來講是比較高的。企業滿意度得分比較高的,主要還是政府服務這方面,企業開辦變更的便利性、辦稅的便利性,減稅降費、政府服務標準化、網上辦事便利性,總體上說,政府服務方面,有明顯時限要求的一些項目,企業滿意度都是比較高的。相對來講比較靠后的有招投標、中介服務規范化、融資便利化等,這些事項涉及的部門比較多,解決起來都需要久久為功,相對來講還需要我們進一步加大努力。

  在便利性大幅度提升的情況下,企業更關心的是公平競爭和法治化建設,這是我們下一步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更多精彩,請關注“國脈數字智庫”及“數字政府智庫”SO

國脈數字智庫二維碼.png

(官方微信)

數字政府智慧組織

“數字政府智庫”SO是面向政府相關組織單元(個體、團體、機構等)的一個大眾化、開放式、賦能共益的智慧組織構建與深度協作平臺,助力政府組織數字化轉型與個體挖潛,引領以人的關系為核心的價值連接與協同創新。

數字政府智庫SO二維碼.png

微信掃碼加入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