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十四五”移民管理事業發展規劃,維護綏芬河口岸在“中蒙俄經濟走廊”重要節點和向北開放重要窗口戰略地位,黑龍江省綏芬河市始終堅持創新服務舉措、維護口岸安全、全力便民利企、優化營商環境,有效促進口岸高水平對外開放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一、高位統籌謀劃,靶向突破點,主動融入發展大局。一是精準對接發展戰略。立足綏芬河區位特點,主動靠前服務口岸提速擴能,圍繞服務“一帶一路”、中歐班列、保障能源輸入、大宗貨物進出口等方面持續優化服務舉措,在查驗流程、通關模式和工作機制上推陳出新,縮短出入境旅檢通關時間,大力降低企業出入境運營成本,提升口岸企業和群眾營商活力。二是嚴格規范文明執法。嚴格按照規范要求,圍繞“人車物”查緝流程、執勤文明用語、執勤規范動作、突發情況應急處置等方面,狠抓民警文明執勤日常養成,規范執法執勤秩序,提升勤務質效。采取“日常+抽查”“網上+實地”等形式健全執法監督管理機制。深入綏芬河市鐵路、貨運公司等企事業單位聘請社會監督員,加大社會面監督,不斷提升治理口岸營商環境能力。三是促進口岸法治建設。牢固樹立“以普法促執法”的法治宣傳思路,通過在口岸聯檢大廳設立普法宣傳點、宣傳板、發放宣傳書籍畫冊、提供現場咨詢講解等形式,深入普及出入境管理相關法律法規,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暢通法律援助通道,持續提升執法公信力和群眾滿意度。

  二、聚焦邊境管理,找準發力點,強化服務保障項目。一是提高通關效率。面對中俄旅游、文體和經貿迎來新熱潮,客貨流量呈現小幅度、高頻次增長趨勢,通過增加客流引導、區域巡邏、開通特殊驗放通道、優先驗放重要團組、病患旅客和生鮮易腐貨物等方式,提高出入境客貨通關效率。2023年恢復通關以來,共驗放出入境人員89.1萬余人次,驗放出入境交通運輸工具13.7萬輛次,貨車量創歷史新高。二是傳遞人文關懷。協同車站、聯檢單位及時發布錯峰出行、避免擁堵提示信息,有效減少口岸限定區域人員密集量和出入境旅客等待時間。在執勤現場增設引導標語、屏風、座椅、輪椅、礦泉水、醫療箱和常備藥品等便民設備物品,給予出入境旅客賓至如歸的通關體驗。三是廣泛應用科技賦能。全力加大新型查驗設備和智能化驗證臺的投入使用,提高旅客驗放速度。扎實開展邊檢運維設備系統升級和隱患排查工作,提供有力技術支撐。定期開展應急處置演練,迅速有效地處置突發事件,嚴防出現出入境人員、貨物等滯留現象發生。

  三、堅持改革創新,突出著力點,優化口岸營商舉措。一是扎實推進警地合作。建立警地協作機制,加強信息共享,有效解決口岸保暢通、保順暢問題。定期召開警企聯席會議和走訪涉外企業,按照企業實際需求與關注問題,不斷改進工作措施,減輕通關負擔。提前與旅行社、貨運企業、報關公司溝通掌握次日口岸客貨通關流量,加開查驗通道、實行隨到隨檢,最大化提高口岸通關效率。二是加強對俄溝通合作。全面深化拓展與俄羅斯合作領域,就共同維護口岸通關秩序、明確彼此優先驗放范圍、雙方勻速驗放出境客車等事宜開展深入交流,全力推動雙向提速,有效促進雙邊口岸開放發展。中俄第八屆博覽會期間,先后為2個代表團組共53人提供通關禮遇,贏得了外賓和接待單位的一致好評。三是圓滿完成各類任務。推進出入境車輛“一站式”查驗,簡化自駕游通關流程,配套制定預約驗放、全程通關指引等服務措施,持續助力跨境旅游蓬勃發展。助力全省打通首條人民幣、盧布現鈔跨境調運通道,通過預申報機制、開通“綠色通道”、減少通關手續辦理等方式,保障跨境現鈔安全、便捷調運,有效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和中俄經貿往來。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