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優化徐匯區工程建設領域營商環境,區建管委積極響應企業需求,以優質服務為保障,致力于推動區域建筑領域的穩健增長。截至今年5月,成功核發樁基許可證9張,竣工備案證22張,并受理了21個水電氣網聯合報裝及咨詢項目。1—5月,我區建筑業產值同比增長5.8%。

  “前臺”問需于企

  為了更好地了解企業需求,前期,區建管委積極與市住建委、區人大、區科委等部門合作,走訪了區內多家重點建筑企業,如中交三航局、隧道工程公司、建工設計總院等。通過與企業面對面地溝通,深入了解了企業的實際情況和訴求。6月,針對上半年穩增長情況,召開了徐匯區2024年工程建設領域重點企業座談會,向企業通報了近期徐匯區建筑領域經濟運行總體情況,并介紹了工程建設領域優化營商環境的重點舉措。

  “后臺”協商路徑

  針對企業提出的施工資質、建筑師負責制、城市更新、工業上樓、稅收政策等意見和建議,區建管委與區投促辦、區稅務局、區建管所等部門協同聯動,專題研討了惠企、稅收、資質、招投標新規等政策的宣貫和落實工作。真切地回應了企業的訴求,并努力為企業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今年以來,區建管委以提升企業滿意度為根本出發點,根據優化營商環境7.0版本行動方案要求,鞏固了工程建設領域營商環境改革舉措,通過“點對點”精準服務,切實推動建筑領域穩增長工作有序開展。

  “夯基礎”,提升競爭力

  區建管委明確了在市、區層面承接工程項目時,建設單位不得以提高資質要求等方式限制參與,從而最大限度地促進中小型企業的發展。同時,區建管委還積極扶持建筑業企業資質升級、增項,為企業提供了全方位的幫助和支持。

  “練內功”,優化制度設計

  推進招標投標方式改革。精選區內重點項目,鼓勵招標人參與建筑師負責制試點,打造改革“樣板工程”,鼓勵建筑師負責制項目采用評定分離方式確定中標人,夯實招標人權責;政府投資工程鼓勵集中建設管理方式;全面推行電子招標投標,減少人為因素影響。

  “強服務”,提高審批效能

  從項目立項到竣工驗收提供“一對一”窗口幫辦服務。推行“一項目一策”服務模式,積極跨前服務,開展關鍵事項批前指導。通過多種方式廣泛收集企業問題,建立健全問題辦理和督辦機制,以問題為導向,以服務為抓手,提高項目審批效能。

  下階段,區建管委將繼續圍繞要素保障、企業訴求、項目推進、機制完善等方面,點對點走訪區內建筑領域重點企業,全面為企業提供服務,不斷優化工程建設領域營商環境。同時,積極推行建筑師負責制等制度,鼓勵、支持重點企業多參與徐匯工業上樓、城市更新等城區建設,切實為企業發展搭好平臺,促進徐匯區建筑行業高質量發展。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