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西宜春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緊緊圍繞“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的目標要求,以“五個聚焦”推動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政府采購營商環境,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一是聚焦政策落實。力促政府采購各項政策落地見效,織牢織密政策實施“降落傘”。連續三年組織全市各預算單位按照不低于30%的比例預留份額采購脫貧地區農副產品,助力鄉村產業在市場“逐浪前行”。持續加大政府采購支持中小企業力度,明確200萬元以下貨物和服務項目,適宜中小企業提供的均需專門面向中小企業采購,全市政府采購授予中小微企業合同金額占比持續保持在85%以上。加大綠色采購政策支持力度,細化八大舉措、明確具體要求,結合當地豐富林業資源,開展“竹產業”發展專題調研,為決策部門提供專業意見。
二是聚焦服務供給。圍繞政府采購各方當事人需求,答疑解難、助企紓困,構建政采“立體式”服務體系。任好政策法規的“講解員”,成立“政采工作室”,定期編印《政采交流》,聚焦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綠色節能政策、政府采購工程等系列熱點問題,開展不間斷的法規政策輔導。當好政采業務的“培訓員”,構建體系化培訓模式,今年以來,已面向不同采購主體開展多次專業培訓,現場受眾300余人,致力推進專業化政采隊伍建設。做好惠企政策的“宣傳員”,面對面向企業宣傳“政采貸”及電子賣場免費入駐等惠企政策措施,全市為中小企業政采貸融資業務已超1億元。
三是聚焦改革創新。以數字技術為支撐,首創政府采購監督管理監測平臺,破解政府采購數字智慧監管難題。截至目前,該平臺監測資金超120億元;實現對全市2000余家政府采購預算單位線上動態監測,平臺監測數據超168萬條;接入“贛政通”服務平臺,實現移動端實時預警,已向超3000個贛政通用戶發送監測指標信息,處理異常指標超173條;圍繞財政高質量發展,梳理提升政府采購工作質效的“金點子”94條,謀劃推進政府采購第三方專業法律服務、“全景式”政府采購服務等升級版營商環境創優新舉措。
四是聚焦監督管理。全方面、多角度、深層次推進政府采購監管改革創新,致力構建公平競爭、規范有序的市場環境。推行政府采購需求范本,規范政府采購活動的“最初一公里”,推動政府采購意向公開全面落實。扎實開展政府采購領域“四類違法”專項行動,抽查全市17家政府采購代理機構89個項目,涉及項目資金2.71億元,對發現違法違規行為及時下達行政處罰、監督檢查決定;推動“紀法”銜接,及時轉辦問題線索,發出監督檢查建議,有力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環境,暢通“中間環節”。開展采購人履行主體責任情況專項檢查,壓緊壓實采購人主體責任;印發政府采購監管基本工作流程,規范10項監管執法內部工作程序,有力提升監管能力,打好“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監管”組合拳。
五是聚焦績效管理。積極推進采購項目績效評價運用,抓實政府采購全周期管理,打通政府采購管理的“最后一公里”。印發政府采購項目績效管理辦法,以6章27條內容明確政府采購績效考核目標要求、實時監控、組織實施、結果運用等內容;將整體績效評價工作清單化、表格化,細分成11個一級指標,18個二級指標,將營商環境考核指標納入其中,建立定期結果通報制度,并強化評價結果運用,將績效評價結果作為檢查采購人落實主體責任,優化政府采購營商環境建設的重要內容。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