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海市為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自治區黨委、政府關于優化營商環境決策部署,始終堅持對標先進、更新迭代、升級實施各項改革舉措,從“政府端菜”向“企業點菜”轉變,從“各自為戰”向“協同作戰”轉變,從“人工決策”到“數據決策”轉變,謀劃實施“1+1+N+1”總體思路,全面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突出統籌謀劃,制定1套方案。我市始終把優化營商環境擺在重要位置,對標最佳實踐、科學謀劃、精準施策,出臺《烏海市2024年營商環境質量提升行動方案》,聚焦市場和群眾關切,以創新為主線提出163項具體措施,探索推行群眾辦事“刷臉辦”、企業辦事“掃碼辦”、創新企業“管家”服務模式、“十五分鐘公安政務服務圈”等“小切口”改革,實現竣工驗收線上線下融合“互聯網+一站式”竣工聯合驗收、“人工智能+物聯網+遠程監管執法”等智能化改革,切實為經營主體減負擔、解難題,讓高質量發展動能更強、活力更足。
堅持政策引領,出臺1個細則。完善優化營商環境統籌協調、組織推進、調度通報、督導考核等工作機制,印發《烏海市優化營商環境實施細則》,提出了完善督查考核工作、總結填報經驗、建立指標評估題庫等9項主要工作措施,強化制度建設保障作用,鼓勵各部門在法治框架內探索優化營商環境創新舉措。同時,市紀委監委把護航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的重要著力點,以監督執紀“硬約束”提升營商環境“軟實力”。
聚焦企業訴求,配套N項制度。突出“強公平環境、強政策服務、強要素保障”,配套調研訪談、督查督辦、投訴處理等N項工作制度,極力調動各部門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建立政企常態化溝通協調機制,主動靠前服務,深入企業走訪調研,召開政企座談會,建立“誠信建設投訴窗口”,了解企業真實訴求,系統梳理問題、密切跟蹤回訪,重點解決行政審批、行政監管、公共服務、承諾兌現、政策落實等企業反映強烈的訴求及建議,形成政企間良性互動。
強化政策宣傳,搭建1個陣地。順應融媒體時代潮流,打造沉浸式、體驗式的優化營商環境宣傳陣地。線上在市政府網站上開辟營商環境專欄,采取圖文并茂的方式,集中展示我市優化營商環境改革舉措,動態跟進政策落實效果,邀請相關部門負責人、中介機構負責人、民營企業代表等暢談舉措打算、建議建言、心得感受。線下不斷豐富宣傳載體、創新形式,著力增強營商環境宣傳廣度、教育深度和治理厚度,持續增強市場主體獲得感、滿意度。
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我市將繼續強化營商環境“一盤棋”意識,以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更好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著力打開“烏海方案”、打響“烏海品牌”、打出“烏海旗幟”、打造“烏海模式”,打贏“優化營商環境攻堅戰”,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烏海新篇章。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業服務等領域的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產業協作平臺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運營國脈電子政務網、國脈數字智庫、營商環境智庫等系列行業專業平臺,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優化辦等政府客戶和中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