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是穩經濟的“壓艙石”。今年以來,亳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規劃布局、要素保障、政務服務等為抓手,全力助推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科學優化工業布局。以“節約集約用地、提升畝均效益,優化廠房布局、提升企業能級”為導向,基于亳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務會議、亳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管理委員會會議等,科學審定或調整項目規劃設計方案。今年以來,該市已召開亳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務會議25次,亳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管理委員會會議19次,研究完善亳州市南部高質量承接長三角產業轉移示范區單元控制性詳細規劃、古井貢酒釀酒生產智能化技術改造項目工程規劃設計方案等規劃及一大批項目的規劃設計方案,產業布局、用地質效、空間組織、豎向規劃等得到進一步優化提升。
高效保障項目落地。組織召開會商推進會28次,研究解決項目用地問題173個。完成建設用地審批32個批次、面積2345.44畝,完成3個縣級片區土地征收成片開發方案編報審批工作。供應各類建設用地188宗、9427.45畝,總收入價款12.85億元。深入推進土地出讓方式改革,全面推行工業用地“標準地”出讓和帶方案出讓,保障優質工業項目用地需求。今年以來,全市以“標準地”方式出讓土地34宗、面積1912.15畝。深化“用地清單制”改革,對擬出讓的工業用地進行審查,形成項目“用地清單”,最大限度節約項目單位時間和成本,有效助力工業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投產。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深入推進不動產登記改革,穩步推動市縣一體化“一窗辦事”服務平臺建設,目前平臺搭建已完成,大半高頻業務流程已上線。設置企業專窗和“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實行專人受理、辦理、反饋的全程跟蹤服務模式,分類解決了90多家企業的疑難問題。推行工業項目分幢登記辦證、“交房即發證”“交地即發證”“交驗即發證”等服務模式,累計為475家工業企業分幢辦理不動產權證,推動企業融資貸款超56億元,并為52個項目辦理了“三交即發證”服務。同時,開展“科長到一線、訴求我來辦”現場辦公活動,收集企業訴求10余個,并積極協調解決,助力破解影響工業企業發展的“梗阻”。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營商環境、政務服務、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據治理、數據要素×專業服務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資源目錄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數據智能評估系統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城市、政府和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