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投標是重點項目建設中的重要環節,既要推動重點項目高效交易、快速落地,又要守住公開、公平、公正這條招投標的“生命線”。今年,湖北在全國率先探索建立快速糾錯機制,力促解決重點項目招投標爭議。
“第一、第二中標候選人的資質均不符合投標資格,請調查核實相關情況,依法責令評標委員會予以改正?!?月10日,咸寧赤壁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收到一個招標人的情況反映。招標人審核評標報告發現,第一中標候選人的資質證書不在有效期內;該項目因落實政府采購政策要求,僅限中小企業參與投標,而第二中標候選人為大型企業。
這是一個水利投資重點項目。赤壁市政數局立刻著手核查,認為招標人反映情況基本屬實,隨即啟動快速糾錯機制——
7月11日,赤壁市政數局回復招標人:可在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協助下召集項目原評標委員會,對評標報告中的錯誤進行糾正;
7月12日,原評標委員會對第一中標候選人、第二中標候選人資格審查問題進行復核,確認均不符合資格要求,最終原第三中標候選人被確定為中標人。
咸寧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主要負責人介紹,以往中標候選人公示后,招標人收到投標人異議,發現問題啟動投訴處理程序,處理時長一般是30個工作日,特殊情況下還會延長?,F在,要求招標人在收到評標報告之日起一日內完成審核,如無需糾錯,招標人收到評標報告之日起三日內就要公示中標候選人;如需糾錯,最快兩天即可完成。重點項目招投標效率大幅提升、投訴率大幅下降。
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我省探索快速糾錯機制,根本目的是解決因招標人置身事外、不作為、亂作為導致大量投訴,從而延長項目招標周期等問題。
今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相關意見,明確要求各地建立健全招標人對評標報告的審核程序,招標人發現評標報告存在錯誤的,有權要求評標委員會進行復核糾正。在項目招投標中,我省督促招標人履行主體責任,建立健全招投標事項議事決策、異議處理機制,指導招標人開展招標文件公平競爭審查。但是,在實際操作中發現,招標人不履行評標報告審查主體責任,把大量招投標活動矛盾糾紛推向投訴,導致部分重點項目進度因此受到較大影響。
既要扎緊制度籠子,也要向創新要辦法?!凹m錯是為重點項目擰緊‘安全閥’,快速是為招投標拉滿‘進度條’?!痹撠撠熑吮硎?。
據了解,目前我省多地正積極開展招投標快速糾錯的實踐探索,以咸寧市為代表的一批改革經驗取得初步成效,為下一步向全省全面推廣奠定基礎。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營商環境、政務服務、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據治理、數據要素×專業服務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資源目錄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數據智能評估系統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城市、政府和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