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的關鍵,也是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的力量源泉。日前,長治市推行環評告知承諾制審批改革,不僅跑出審批“加速度”,更有效提升城市“軟實力”,是長治市持續推進行政審批改革又一新舉措,也正是以深化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具體實踐。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實現資源配置效率最優化和效益最大化,激發全社會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全市各級各部門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用改革思維破解影響營商環境的滯障藩籬,持續深化效能革命,創新優化服務模式,以改革小切口助推營商環境再提升,為推動長治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大力優化營商環境,要聚焦提升服務效能。政務環境體現政府部門為經營主體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和水平,對整體優化營商環境具有帶動和保障作用。近年來,長治市持續深化“一枚印章管審批”“一件事一次辦”“證照分離”等改革,加快推進審批服務全程電子化,努力實現“高效辦成一件事”。但應清醒地看到,當前優化營商環境還存在值得關注的問題,企業對營商環境的期待正逐漸從“少跑路、少走程序、少交材料”等“基礎款”便利,轉變為權益保障更加充分、市場競爭更加公平等“升級版”需求。面對新形勢新變化,我們必須堅持以經營主體需求為導向,在政務服務標準化、智能化、便利化上下功夫,暢通服務渠道,強化數字賦能,推動擴面增效,不斷厚植經營主體成長沃土。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大力優化營商環境,要強化政策支持。良好營商環境需要強大政策支撐,對于企業來說,好政策是“及時雨”,更是“定心丸”。如何推出“立得住、叫得響、真管用”的政策,提高企業獲得政策便利度和實效性?回答好這個問題,關鍵要在精準制定政策、快速兌現政策上下功夫。圍繞政策出臺,要聚焦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的堵點、難點、痛點問題,總結好做法、借鑒好經驗,建立完善企業家參與涉企政策制定機制,圍繞企業需求靶向推出政策,切實增強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和可預期性,更好堅定企業發展信心。圍繞政策兌現落實,要持續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綜窗受理”等重點改革,進一步放寬準入條件、優化涉企服務、規范行政審批,更好助企紓困,持續增強企業發展內生動力。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大力優化營商環境,要堅持問題導向。優化營商環境本質在于馳而不息改革、回應經營主體期待,有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什么問題突出就重點解決什么問題。以問題導向優化營商環境,需要相關部門深入調查研究,廣泛傾聽經營主體意見建議,拿出硬措施、打好組合拳,最大程度減去不必出現的環節、打破不應出現的壁壘、消除不應存在的模糊地帶,將公平、透明、高效、廉潔、開放、包容的環境交給經營主體。以問題導向優化營商環境,需要黨員干部強化責任擔當,錘煉過硬作風,秉承“客戶視角”,瞄著問題去、盯住問題改,以將心比心的態度、馬上就辦的速度、辦就辦好的力度,第一時間回應企業關切,真正做到幫到點、扶到位,不斷提升經營主體滿意度。

  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讓我們打破思維定式,運用改革思維和辦法除積弊、轉作風、提效能,全力培育和保護經營主體,真正使一流營商環境成為長治市高質量發展的最亮“名片”、最好“招牌”、最強“磁場”。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營商環境、政務服務、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據治理、數據要素×專業服務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資源目錄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數據智能評估系統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城市、政府和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