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武漢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2024年武漢市政法機關服務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工作情況。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全市政法機關立足法治賦能,打好“組合拳”,提升市場主體獲得感,全市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成效明顯。

  聚焦司法助企 穩定法治預期

  “以‘簡單、管用、有效’為原則,構建具有武漢特點的法治化營商環境指標體系,更加突出涉企案件辦理質量,更加注重統一裁判尺度,著力提供公開、透明、可預期法治化營商環境?!蔽錆h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李雙利這樣介紹道。

  李雙利說,今年以來,全市法院審理涉企案件13.54萬件。為進一步找準司法服務企業的切入點、著力點,該院加強與市工商聯溝通聯絡,召開民營企業家座談會。同時,該院充分運用風險提示、企業回訪等方式,積極引導企業增強法律風險、商業風險防范意識。今年以來,全市兩級法院共發出司法建議71份,努力實現“辦理一案、治理一片、規范一類”的良好成效。

  暢通警企交流 精準助力企業發展

  今年以來,武漢公安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提升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工作要求,堅持做優主動、預防、無感、服務、質效、協作等“六大警務”,服務營造“近悅遠來”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武漢市公安局黨委委員、政治部主任陳孝海介紹,市區兩級公安黨委班子成員分工負責,對口服務轄區億元以上重大項目390余個、規模以上重點企業三千余家,建立“一企一檔”,上門走訪率100%。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和困難需求,提供精準服務。同時,在東湖高新區試點推廣企業園區“定制服務”,為60余家企業海外項目提供出國(境)綠色通道服務,設置高層次人才服務專區,促進引進外籍人才1400余人。

  提升執法質量 支持經營主體健康發展

  行政執法質量是關系法治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晴雨表”。武漢市司法局黨委委員、副局長莫靜表示,在保護經營主體活力方面,武漢市司法局深化審慎包容監管,全面實施涉企行政執法案件經濟影響評估制度,啟動“不予處罰、減輕處罰、從輕處罰”事項清單專項清理,統籌推進市場監管、城市管理等領域率先制定輕微免罰、首違不罰清單。為暢通涉企執法監督渠道,武漢市司法局在全市新建涉企行政執法監督聯系點43個,聘請行政執法監督員62人。

  立足政法職能 提升市場主體獲得感

  據悉,今年以來,全市政法機關圍繞提升、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深入開展專題調研,健全完善工作機制,制定出臺《全市政法機關優化提升法治化營商環境工作措施》、《關于進一步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工作方案(2024—2026年)》等文件,更好地發揮了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

  中共武漢市委政法委員會副書記聶德宗表示,常態化開展涉企犯罪專項打擊整治行動,依法嚴厲打擊侵權假冒、合同詐騙、非法經營等擾亂市場經濟秩序、侵害市場主體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加大反不正當競爭領域執法司法力度,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益。嚴格規范涉企案件辦理,對涉案企業生產經營可能受到的影響進行實質性分級評估,最大限度降低執法司法活動對企業生產經營產生的負面影響。

  聶德宗強調,法治化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下一步,武漢市委政法委將以市場主體的期盼為努力方向,錨定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為武漢建設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持續激發市場主體的活力提供強有力的法治保障。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營商環境、政務服務、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據治理、數據要素×專業服務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資源目錄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數據智能評估系統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城市、政府和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