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市政府新聞辦聚焦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營商環境新動態召開發布會。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局級領導干部盛順吉重點介紹了《關于開展公共資源交易評標評審專家市域內多點分散評標的通知》的背景、特點及現階段取得的成效。
公共資源交易市場在全國統一大市場和高標準市場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其規范健康發展意義重大。盛順吉介紹,濟南市按照建強公共資源交易“4個體系”,完善“3項監管、4個協同、若干機制”監管模式,開展了一系列改革舉措并取得階段性成效。但當前公共資源交易領域仍存在專家不“?!?、中介不“中”等問題。
為此,濟南市發改、財政、住建、交通、水務、園林和交易中心等7部門于今年6月聯合印發《關于開展公共資源交易評標評審專家市域內多點分散評標的通知》(濟發改公管〔2024〕184號)。該政策將評標專家由集中評標改為分散在不同區域不同評標室獨立在線評標,以強化專家規范管理,營造更加公平公正的公共資源交易市場環境。
此項政策有四大特色:一是覆蓋范圍全面,涵蓋各類工程建設項目及政府采購項目,形成多部門協同推動合力;二是分步實施有序推進,分2階段展開市域內多點分散評標;三是嚴格加強評標現場人員管理,相關代理機構、招標人代表、見證人員等和評標評審無關的人員一律不得進入評標室,可在評標區服務大廳為評標專家提供遠程在線服務并全程留痕;四是設置特殊項目處理方案,避免“一刀切”。
自該工作開展以來,全市各級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累計改造專家評標工位238個,開展143次現場多點分散評標,交易金額超35.98億元。目前,濟南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正在加緊調試第二階段市域范圍內多點分散評標系統,未來將進一步節約專家參與評標時間和經濟成本,增加圍串標難度,推動市域內遠程異地評標更加常態化、規范化。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營商環境、政務服務、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據治理、數據要素×專業服務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資源目錄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數據智能評估系統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城市、政府和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