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知識產權局近日發布《全國知識產權代理行業發展狀況(2023年)》(以下簡稱《發展狀況》)。其中顯示:國家知識產權局以打通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全鏈條為目標,以滿足創新主體需求為導向,優化發展環境,培育市場主體,拓寬服務領域,創新服務模式,提升服務質量,推動知識產權代理行業高質量發展,為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根據統計數據分析顯示,我國知識產權代理行業呈現以下特點:

  行業發展規模穩步增長。2023年,全國新設專利代理機構855家,備案分支機構875家。截至2023年底,專利代理機構達到5269家(不含港澳臺地區),獲得專利代理師資格證書的人數達到76230人,執業專利代理師34396人;10家外國專利代理機構在中國境內設立常駐代表機構;全國備案商標代理機構35712家。

  行業社會貢獻持續提升。代理機構積極拓展服務領域,深度參與“知識產權服務萬里行”活動,推進專利轉化運用服務對接。啟動建設10個國家知識產權服務業高質量集聚發展示范區和15個試驗區,圍繞區域優勢產業和主導產業發展需求,整合優質服務資源,打造“一站式”知識產權服務集聚載體,提升對區域經濟的貢獻度。

  行業審批服務不斷優化。出臺《專利代理師資格考試理工科資格審核指引》,進一步放寬報考條件;印發《2023年度專利代理師資格考試公告》,將考試時間由11月份第一個周末優化調整至7月份第一個周末,考試實行固定合格分數線。及時更新專利代理行政許可事項辦事指南,修訂《專利代理行政許可事項審查工作細則》,精簡專利代理機構執業許可事項變更和注銷審批流程,取消專利代理機構執業許可證副本發放和回收環節,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

  專業能力建設積極有效。2023年,國家知識產權局指導中華全國專利代理師協會、中華商標協會組織開展知識產權代理從業人員專業能力建設行動,構建形成進階式能力提升路線和培訓體系,開設312門培訓課程,開展各類培訓50余期,累計參加學員3.7萬人。研究建立專利代理人才評價模型。全年向法院推薦4896名專利訴訟代理人和7名技術調查官助理。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營商環境、政務服務、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據治理、數據要素×專業服務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資源目錄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數據智能評估系統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城市、政府和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