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湖南保靖縣以優化營商環境為抓手,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以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為引領,以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為關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確保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建設美麗家園。

  優化營商環境,加快構建碳達峰碳中和政策體系。堅持對標對表與立足實際相結合,構建目標明確、分工合理、措施有力、銜接有序的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結合“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中長期規劃,制定了《保靖縣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分別作為“1+N”中的“1”和“N”中為首的政策文件,共同構成貫穿碳達峰碳中和兩個階段的總體設計,明確了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h政府27個工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別制定了能源、工業、交通運輸、城鄉建設、農業農村等重點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及科技支撐、財政支持、綠色消費、減污降碳等配套政策措施。

  優化營商環境,積極穩妥推進能源綠色轉型。堅持能源安全保障與綠色轉型并重,推動傳統能源與新能源有序替代。充分利用本縣豐富的水能資源,把水電開發作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支柱來培育,作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路線圖”之一,積極營造寬松的投資環境,堅持“誰投資、誰所有、誰受益”的政策,切實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充分調動了社會各方開發水電的積極性。經過縣委、縣政府的不懈努力,2004年8月建成了裝機24萬千瓦,年發電量7.98億度的湘西州規模最大碗米坡水電廠。至此,全縣已擁有大小水電站37座,裝機27.2萬千瓦,年發電量10.47億度的水力發電生產能力,年發電量占湘西州總量的66 %,成為湘西州的電力生產和供應大縣。

  優化營商環境,大力開發新的水電能源。在鞏固現有水電能源的同時,湘西州首座抽水蓄能電站——保靖縣碗米坡抽水蓄能電站已啟動開工前的前期工作。國家電投五凌電力有限公司、中南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正在實地進行現場踏勘、規劃設計等工作,成立了工作專班,正在組建保靖項目公司,該抽水蓄能電站初步設計裝機60萬千瓦,總投資60億元,年發電量3.24億度。除抽水蓄能電站外,該縣正著手建設新一批水電開發項目,重點開發白溪河裝機1萬千瓦的涂乍一級電站、花垣河支流裝機0.32萬千瓦的臘洞電站等。

  優化營商環境,全面鞏固和發展光伏能源。以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為主要目標,積極推進光伏電站建設,目前,建成46個村光伏電站2760千瓦,每年發電量276萬度。該縣以發展光伏能源作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路線圖”之二,規劃到2030年全縣建成光伏電站172個,總裝機2.19萬千瓦,年發電3.78億度。

  優化營商環境,積極招商引資開發風力能源。將開發風力能源作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路線圖”之四,目前,該縣與北京京城新能源有限公司就風力資源開發項目簽署協議,北京京城公司計劃在該縣復興鎮、野竹坪鎮、毛溝鎮、水銀鄉等風力資源較豐富的地區分四期,每期投資10億元,每期開發5萬千瓦風電場。

  優化營商環境,加快推進湘西州首家智慧共享儲能電站建設。將建設智慧共享儲能電站作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路線圖”之五,2021年11月,保靖縣人民政府與湖南遠景碳新能源有限公司現場簽訂遠景保靖智慧共享儲能電站開發投資框架協議,該縣將與湖南遠景公司共同建設湘西州首家智慧儲能電站。項目總投資約6億元,總用地約60畝,對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具有重大作用。

  優化營商環境,鞏固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堅持系統觀念,積極探索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提升生態系統碳匯增量。開展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強化現有205萬畝林業資源源頭管理,扎實開展森林督查、濕地保護、自然保護區“綠盾”行動等專項行動,嚴格林地使用管控、林木采伐管理和生態資源保護,確?,F有生態系統固碳功能穩定發揮。深入實施1263平方公里山水林草一體化保護修復,持續開展97萬畝國土綠化和森林質量提升,大力開展森林城市、森林鄉村以及鄉村森林公園、小微濕地示范建設,封山育林69萬畝、森林撫育15萬畝,積極推進林業固碳增匯、碳匯項目開發。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營商環境、政務服務、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據治理、數據要素×專業服務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資源目錄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數據智能評估系統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城市、政府和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