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繪地理信息作為重要的戰略性數據資源和新型生產要素,支撐治國理政,賦能各行各業,服務千家萬戶,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具有基礎性、先行性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今年以來,河北省通過推進“多測合一”改革,加快實景三維建設,推動“天地圖·河北”建設和應用推廣等舉措,持續提升測繪地理信息服務能力,助力優化全省自然資源領域營商環境。目前,各項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推進“多測合一”改革

  有效提升審批效率

  6月1日,石家莊“多測合一”信息服務平臺正式上線運行,支撐工程建設項目業務在線辦理、成果在線共享應用,提升政務審批時效。

  “能夠讓企業快速找到對應的測繪單位,消除了測繪委托的顧慮,將多個測繪事項打包委托,大大節省企業精力,現在自己就可以實時查詢成果審核進度,不用一趟一趟往辦事大廳跑了?!闭劦健岸鄿y合一”信息服務平臺,石家莊市某建設單位項目負責人贊不絕口。

  作為工程建設審批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多測合一”是優化自然資源領域營商環境的重要改革內容?!岸鄿y合一”,是將測繪內容相近或屬于同一審批階段的多個測繪業務,整合為一個測繪業務,統一技術標準,實現成果共享。在建設項目審批流程中,這項改革是打破測繪項目行政壁壘,避免重復測繪、多頭測繪,進而降低企業成本,提高測繪效率,持續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的有力舉措。

  近年來,河北省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進一步加強組織協調、落實工作責任,推動建設項目“多測合一”改革,有力支撐項目審批管理,有效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同時,培育出一批“多測合一”測繪服務機構,對所服務的“多測合一”項目承擔技術、質量、安全等主體責任,對提交“多測合一”測繪成果終身負責。

  今年年初,河北省全面完成“多測合一”改革工作,全省11個設區市和定州市、雄安新區實現本地“多測合一”,測繪市場公平開放、測繪事項優化整合、技術標準統一、成果共享互認。目前,全省各地“多測合一”平臺平穩運行,已累計開展1000多個“多測合一”項目,測繪服務良好口碑達到100%。

  同時,省自然資源廳指導各地加強落實從事測繪活動的單位測繪資質審批事項委托下放工作,強化技術培訓和督導,確保下放工作落地見效。省級完成測繪資質審批事項52項、測繪項目備案58項、辦理發放電子測繪作業證709個。

  此外,為做好測繪市場信用評價管理工作,河北省還對測繪服務機構實行信用分級分類管理,在測繪服務機構原有信用度的基礎上,根據其承接項目數量、項目金額、項目類別、合同履行、質量評價及社會反響等情況,形成信用記錄并予以公開,通過信用評價體系建設,壓實測繪服務機構多測數據質量首要責任,進一步夯實測繪成果質量。

  加快實景三維河北建設

  搭建時空數據基礎底板

  實景三維河北是實景三維中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河北省基礎測繪“十四五”規劃圍繞強化基礎測繪保障能力、提升地理信息公共服務能力、提升基礎測繪裝備水平和科技創新能力等任務謀劃開展的15項重點工程之一?;趯嵕叭S河北的自然資源和地理空間數據庫,是河北省重要的基礎數據庫和新型生產要素。

  近年來,省自然資源廳高度重視實景三維建設工作,堅持打牢基礎、優化服務、勇于創新,制定了《實景三維河北建設實施方案(2023—2025年)》,進一步提升測繪地理信息服務保障能力和水平,為建設數字河北提供有力支撐。

  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實景三維河北建設任務包括地形級實景三維建設、城市級實景三維建設、部件級實景三維建設、物聯感知數據接入與融合、在線系統與支撐環境建設等工作任務。預計地形級“實景三維河北建設(2米分辨率)”將于明年全部完成,0.2米分辨率的城市級實景三維河北正在陸續開展。

  今年以來,河北省緊緊圍繞“充分滿足需求、高效保障服務”的工作目標,不斷夯實測繪地理信息工作基礎,全面加強全省測繪地理信息活動管理、地理信息安全管理,夯實時空信息數字基底。特別是在打造實景三維應用場景方面,省自然資源廳謀劃推動實景三維數據與自然資源管理、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促進自然資源在時間、空間上的優化配置,實現以數據換空間,大力支撐自然資源管理,并促進各類生產要素供給和需求在時空上的精準匹配和高效流通,賦能政府決策,助力數字經濟發展,服務數字生態文明建設。

  目前,已建成107個北斗三號省級衛星導航定位基站,設立了3446個國家級測量標志,全時提供精度優于3厘米平面定位服務和優于5厘米高程定位服務,已完成全省范圍0.5米分辨率基礎航空攝影,逐步實現0.2米攝影數據全覆蓋,處于全國領先地位。同時,已完成石家莊、滄州兩市智慧城市時空大數據平臺等為代表的眾多實景三維建設項目,以測繪地理信息技術有力促進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實景三維河北建設將為京津冀協同發展、全省重點工程建設提供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并為國土空間規劃、耕地保護、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提供強有力支撐。

  推廣“天地圖·河北”

  逐步優化地理信息服務

  1月22日,自然資源部地理信息管理司公布了2023年度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省級節點綜合技術評估結果,河北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天地圖·河北”)被評為五星級節點,這是“天地圖·河北”自2012年開通以來連續十一年獲此榮譽。

  “天地圖·河北”由省自然資源廳主導,省自然資源信息中心承建,平臺集成了全省范圍的矢量數據、亞米級影像數據、地名地址與興趣點數據、地理實體數據等,為用戶提供了權威、準確、現勢性強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并在河北省政府決策、重大活動、專業部門服務、公眾服務等領域得到了較好的應用。

  目前,該平臺已在自然資源、人防、文旅、公安、應急、住建、燃氣、藥監、地質勘查等多個省直部門和企事業單位中廣泛應用,平臺(公眾版)日均地圖服務接口訪問量達到2800多萬次。截至今年7月,注冊用戶3萬余個,日均活躍應用數400多個。標準地圖歷史訪問量共計18.48萬次,下載量共計9.4萬次。

  另外,河北省在建設和推廣應用“天地圖·河北”的基礎上,持續發揮基礎地理信息服務支撐作用,通過多項舉措提升成果服務水平,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省自然資源廳每年年初發布年度版河北省地理信息數據資源公告,向社會公開可對外申請的地理信息成果范圍、類型、格式。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共完成涉密測繪成果審批180項,通過多種方式向地質調查、礦產資源普查、水利工程、交通工程、城市建設、海洋生態系統調查、地理信息等領域,提供紙質地形圖1211幅,電子數據71萬余件,控制點1456個,各類地理信息數據總數據量203TB,成果分發服務滿意度達100%。

  與此同時,制定出臺《河北省涉密基礎測繪成果提供使用管理辦法》,優化涉密基礎測繪成果提供程序,簡化申請流程和要件,為進一步提升成果管理和服務水平打下良好基礎。開通涉密成果審批網上申報,申請材料可線上提交,審批結果通過快遞送達,讓申請人更加便利地申請涉密成果。設立“成果申請交流群”,線上及時為申請人答疑解難,更好地服務成果申請單位。完成對11個市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委托下放涉密成果審批工作并持續跟進對各市審批情況的指導服務,盡量讓企業少跑腿,就近按程序申請數據。

  下一步,省自然資源廳將進一步聯合河北省相關單位,推動數據開放共享合作機制,整合相關行業資源,激發數據更新活力,打造協同高效的地理信息服務體系。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