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環境,優無止境。長沙優化營商環境創新案例再次“走向”全國。

  9月8日下午,第二屆全國“營商環境論壇”在廈門舉行,長沙市“創新打造多維度知識產權保護體系 激發經營主體創新活力”案例成功入選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全國優化營商環境創新實踐十大案例。

image.png

  繼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發布《2023城市營商環境創新報告》,長沙“創新知識產權金融服務 加速產研金資源集聚”創新實踐被作為重點案例向全國推介之后,長沙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再一次走到國家級的“聚光燈”下,這已成為長沙的“金字招牌”、創新的“實力擔當”。

  制度引領

  率先全國省會城市實施“三權合一”改革

  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知識產權亦是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要素。

  如何激活創新主體發展的“一池春水”?知識產權保護是重要一環。

  近年來,長沙圍繞打造全球研發中心城市、民營經濟示范市等重點,推出《長沙市深化對標改革持續打造一流營商環境2024年行動方案》等“1+2”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方案,著眼市場活力提升及企業實際感受,降低綜合成本,推進數據賦能,加快改革創新推動指標提升,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構建多維度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制度引領為先!長沙著力健全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在全國省會城市中率先出臺《長沙市知識產權保護若干規定》地方性法規,健全嚴懲侵權協助維權長效機制。

  長沙還率先全國省會城市實施“三權合一”改革,由長沙市知識產權局負責“專利、商標、地理標志”的集中統一管理。

  此外,長沙以知識產權保護聯席會議機制為紐帶,深化全過程信息共享機制,實現行政司法無縫對接;開展跨區域知識產權協作,會同湘贛邊四縣打造全國首個縣級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協作示范區。

  保護服務

  185家工作站讓專業保護服務直達基層

  保護服務為重,長沙持續營造知識產權良好生態,創新“1+N”全鏈條保護體系,在設立長沙市知識產權局的基礎上,成立長沙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知識產權法庭、犯罪偵查支隊、檢察部,以及人民調解委員會、保護協會等“保護”部門,成為全國知識產權保護機構最為健全的城市。

  長沙推進區縣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試點,糾紛裁決結案周期提速至2個月內;深化糾紛多元化解機制,設立糾紛調解組織143家。

  保護舉措不斷升級!長沙創新開展“知識產權體檢”;支持設立湖南維智知識產權鑒定評估中心;聯合公安機關設立保護知識產權駐企業工作站185家,實現專業保護服務直達基層。

  賦能發展

  圍繞17條產業鏈建立專利專題數據庫

  賦能發展為要,長沙奮力提升知識產權保護效能,持續開展高價值專利培育,推行批量預審審查服務,創新成果獲得法律保護“權屬證書”最快僅30天。

  截至目前,長沙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超7萬件,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66.6件,同比增長近20%。

  圍繞全市17條產業鏈,長沙逐一建立專利專題數據庫,引導企業創新布局;創新開展上市后備企業知識產權專項服務,助推企業上市。

  助力企業創新、發展的步伐不停!今年9月,長沙在全市深入開展“兩重”“兩新”送解優專項行動,通過送政策、解難題、優服務,更大范圍破解一批制約企業發展的堵點痛點難點問題,為企業提供全方位、全過程、全生命周期的支持和服務。

  據悉,長沙下一步將對標對表國家優化營商環境有關工作部署及國際國內先進城市先進做法,以市場主體需求為導向,以健全全鏈條涉企服務體系為重點,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持續激發和增強發展新動能,以一流營商環境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營商環境、政務服務、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據治理、數據要素×專業服務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資源目錄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數據智能評估系統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城市、政府和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wuwenfei